“大將軍王那一箭,不是沖著娘娘來的,而是在威脅皇上?!鳖櫷ぱ┱f。
香君煩躁地揉著眉心。
思索著顧亭雪的話。
現如今所有人都在敕勒川,大將軍王在這里可是有十萬兵馬的。
若是大將軍王真的不管不顧地要做亂臣賊子,皇上還真拿大將軍王沒有什么辦法。
之前皇上能拿捏大將軍王,不過是因為大將軍王有底線,權衡利弊,他不可能在北地殺皇帝。
但昨日皇帝設局,要抓住大將軍王的錯處,就已經是圖窮匕見了。
若是皇帝昨日那一局成功了,大將軍王便是名聲掃地,就是皇帝當場處置了他,也無懼流言,對天下百姓也有交代。
只可惜,昨天的事情,因為香君的提醒,皇后娘娘沒有吃皇上預備的食物,保持了清醒,刺傷了大將軍王,也讓皇帝的謀劃破敗。
皇帝沒有當場拿到大將軍王的錯處,便給了大將軍王反應的機會,如今優勢便在大將軍王手中。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有的時候,一個關鍵的時機錯過,攻守之勢就會瞬間變化。
大將軍王這一箭,就是在告訴皇上,別逼他,他瘋起來是真的可以不管不顧的。
所以,皇上思索良久之后,只好又退了一步,開始與大將軍王兄友弟恭起來。
否則,真說不準,大將軍王翻臉要和皇帝拼命,顧亭雪的神策軍和周子都的朔方軍能不能擋住大將軍王的鐵騎。
就算最后能得勝,大齊的實力也會因此元氣大傷。
香君冷哼一聲,氣急敗壞地說:“大將軍王要威脅皇帝,沖著他啊,沖著本宮做什么?”
顧亭雪笑了笑說:“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那是皇上,無論那一箭是真是假,這意圖弒君的帽子便是摘不掉了,弒君這種事情,就是大將軍王那種人,要做也得掂量掂量。若對著皇帝射出那一箭,整件事將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所以,在場的,除了皇上,只有射向皇后和貴妃娘娘您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是啊,從古至今,有幾個敢殺皇帝的?
就是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皇帝只是個擺設,到了最后關頭,也沒人敢輕易動皇帝。
當然,也有殺過皇帝的,可這些人,就算自己的家族問鼎天下,后世子孫也還是被生生世世釘在亂臣賊子的恥辱柱上,時不時被拿出來鞭尸。
既然不能把矛頭指向皇帝,大將軍王自然也舍不得拿皇后冒險,所以就把香君當靶子了。
“罷了,算本宮倒霉。”香君沒好氣地說,又問:“還有一個原因呢?”
“今日大將軍王一口一句周子都對娘娘意,怕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香君神色瞬間就嚴肅起來,“他知道周子都是本宮的人?”
“周子都雖然沒有和娘娘直接聯系,但是多年來一直是和許煥文聯系的,這北地是大將軍王的地盤,他知道了什么,也說不準。而且,從前周子都在大將軍王麾下做先鋒,他那個實心眼的性子,什么時候暴露了也說不準。”
香君心里一沉,但想了想又說:“看出來又如何?本宮和周子都又沒有什么直接的牽扯,他還能抓到實質的證據不成?”
香君如今是兩個皇子的生母,一個是監國的皇子,住在東宮里;一個頂著帝星的預言,還被皇帝起名元祚,寓意著繼承大統。
若是香君出什么事情,這兩個皇子便是廢了,皇帝便也沒剩幾個能培養的皇子了。
所以,只要香君自己不找死,空穴來風的事情,可傷不到香君的根基。
“大將軍王可不是針對娘娘?!?/p>
“針對周子都?皇上也不會因著一點猜忌,就把周子都調走的,他的位置太重要了,大將軍王怕是要失望了?!?/p>
“娘娘錯了,大將軍王的性子,可不會忌憚周子都,他只是單純的想讓皇帝不舒服,皇帝難受,又不能把周子都調走,還要忍著不悅重用一個覬覦自己女人的人,這才是大將軍王的另一個目的?!?/p>
香君無語極了,“這不是損人不利己么?”
“是啊,但大將軍王是性情中人,自己開心爽快最緊要,但凡他能學幾分咱們皇帝的陰損卑鄙,如今做皇帝的,還真說不準是誰?!?/p>
“此話怎說?”
顧亭雪便與香君說起當年皇帝登基之前的復雜形勢。
當年,雖然先帝已經屬意傳位給九皇子周清河,但是朝中還是有不少支持大將軍王的聲音。
咱們皇帝是個耳根子軟的,他愛太后,想要太后的兒子當繼承大統,但是他又尊重大臣們的意見,若真的大臣們都覺得周清河不合適,要推舉周清崇,事情還真說不準有什么變化。
當時大齊邊境和北蒙的摩擦不斷,朝中又沒有能抵御外敵的將領,大將軍王便自請出征,要替先帝平息邊患。
但那時候,皇上的身子已經不好了。
姜太妃自然是希望兒子留在京城,就怕皇帝什么時候忽然駕崩,自己的兒子會錯失先機。
但大將軍王的性子就是這般剛烈,根本聽不進去母妃的話,還是率軍出征,大將軍王勇猛,第一次與北蒙會面就勝了。
照說,有了一次勝利,對于當時還是皇子的大將軍王來說,便已經攢足了政治籌碼。若是這個時間后,他以侍疾的理由回京,對他來說是最有利的。
但大將軍王偏要乘勝追擊,他帶著兵馬深入草原,勢必要與北蒙的主力會一會,接下來便是了無音訊。
皇帝那時候已經是藥石無醫,沒有等到大將軍王的消息,這才留下了那份保全大將軍王后半生的遺詔。
那份遺詔,不僅成全了父子情分,也保全的是一個忠臣良將。
“若是大將軍王早三個月回京,興許事情的結果都會不同?!?/p>
香君不禁有些唏噓,“看來,咱們皇帝也算是有些氣運在身上?!?/p>
人這輩子,最后能站到什么位置,運氣和時機,實在是太重要了。”
“此事也算得上姜太妃自作自受?!?/p>
“為何這樣說?”
“如果當年姜太妃沒有聯合其他人陷害太后,那先帝就不會在北蒙意外受傷,也不會因為愛人分別多年,憂思過度,傷了根基。若是先帝的身子沒有受損,后來就不會早死,就能等到大將軍王凱旋回京,甚至徹底站穩腳跟,以先帝的性子,不會忌憚自己的兒子有軍權,到時候大將軍王有軍權,有民心所向,咱們皇上,怕是還真不一定能贏他。”
是啊,誰能想到,多年前姜太妃做的壞事,多年后卻害慘了自己和兒子。
這世上,只怕真有因果循環、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