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珊見鎮國公夫人來了,放下手中的筆站起來,叫了聲“母親”。
鎮國公夫人眼神從小兒媳臉上掃過,心中不禁酸澀,她居然從二十六歲小兒媳身上,看到了‘枯寂’二字。
人心軟了,就會生出憐惜之意,也會想到那人的好。
鎮國公夫人亦不例外,她想到了以前在晉州時,大兒媳、二兒媳出自軍中武將之家,平時性格火爆,最喜舞刀弄棒,不愿陪在她身邊,只有小兒媳,會安靜的待在她身邊,聽她說話,幫她處理家中的事,沒有絲毫不耐煩。
越想,鎮國公夫人越心疼文婉珊,沒做任何鋪墊,把剛才商量的事一股腦的與她說了,然后等她做決定。
丈夫去世,她突然不知道做什么,生下丈夫的遺腹子,每天機械的重復著一樣的事,看孩子,抄經書,誦經,聽不進周圍的話,也不愿與人打交道,只想著過一天少一天。
紀書楷,文婉珊已經是七年沒聽過這個名字,自從成婚后,她刻意把這個名字遺忘,今兒突然聽人提起,是既熟悉又陌生,有種恍然若夢的感覺。
聽了母親的話,死寂的心終于有一絲波動了。
但也只是機械的開口說道:“他怎么這么傻。”然后,又不再說話了。
鎮國公夫人有種預感,繼續如此下去,她這個小兒媳會把自己活活折磨死。
于是勸說道:“紀書楷對你一片真心,你與他又不是沒有感情,嫁給他很合適,你父親說了,你就算再嫁了,依舊是孩子的母親,想看孩子隨時來,也可以帶孩子去小住,我們也會把嫁妝歸還于你,我和你父親還會為你添一份,讓你風風光光的從鎮國公府出嫁。”
“你家中我們也會去溝通,不會有人為難你們的。”
“母……母親。”文婉珊抬起頭,她不敢相信林家會放她離開,還事事都為她考慮周全了。
鎮國公夫人向前一步抱住快要碎了的小兒媳,溫柔的說道:“婉珊,我們不是逼你離開,具體如何全在于你,你不要著急,慢慢想,想好了再來與我說就是了。”
說完,鎮國公夫人就退到屋外,還貼心的把門帶上了。
鎮國公夫人離開,文婉珊蹲下,雙手抱膝,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般往下落,開始是無聲的哭,后面成了嚎啕大哭,未走遠的鎮國公夫人也隨著流下眼淚。
文婉珊不知哭了多久,哭到都沒有眼淚了才停下來。
去年丈夫離去時,她肚子里懷著孩子,所有人都勸她不要哭,她也沒多哭,今日這場眼淚,為書楷流的,也有為死去的丈夫流的。
她與書楷很早就認識,書楷比她大三歲,是他姨母夫家的侄子,父母早逝,養在姨母膝下,與她從小一起長大。書楷讀書很好,她的詩書很多都是書楷手把手教的,家里人見此,也笑著說等她及髻后就讓她與書楷定親。
他和書楷早就兩情相悅,聽到時喜出望外,他們都以為會結為夫妻恩愛一生。
然而,在她及笈的第三天,母親告訴她,她與書楷不可能了,家里已經答應了她與鎮國公府三公子的婚事。
她當然不愿意,與家人僵持了整整一月,可是看著母親脖子間的勒痕時,她再也無法堅持了。
她最后見書楷是在成婚的前一夜,彼時書楷已經二十歲了,她勸書楷把她忘了,重新娶個好姑娘,書楷說好的,說等她和丈夫去了晉州,他就成親。
她刻意不去打聽書楷的消息,所以直到今日才知道,書楷根本沒打算成親,他打算孤獨終老。
平賀是在成婚前三天回的寧州城,新婚當天,她第一次見平賀,她以為平賀會是粗魯的武將,見面發現除了黑了一點,其余的更像一個文官。
溫和有禮,新婚之夜對她說不要怕,會對她好的。
她也就認命了,告別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和林家人一起去了晉州。
初到晉州,一切都不習慣,天氣、吃食等都讓她苦不堪言,到晉州第二天就病倒了,斷斷續續,小半年才好。
后來,也就慢慢習慣了。
鎮國公府的人,除了小妹都很好相處,甚至她過的日子,比在寧州城時還要自由許多。
婆婆耳根子軟,偏心小妹,可小妹是女孩子,偏心些正常。婆婆又不插手他們房中的事,也不需要兒媳晨昏定省伺候著。
大嫂二嫂脾氣火爆,但對她一直都是和聲細語的,妯娌之間沒有齷齪。
平賀真如他所說的,一直對她很好,房中干凈,連通房都沒有。即使軍中事務繁忙,一有空閑就會回府陪她,知道她喜歡詩書,就托人從寧州城給他帶喜歡的書籍,她說任何事,他都說好。
來晉州的第二年,她生了郅兒,終于,她有了些歸屬感。
平賀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如果不是先遇到的是書楷,她一定會愛上平賀的吧。
為了報答平賀的好,她會細心照顧他的生活,甚至比照顧兒子還仔細,他們之間沒有太大起伏,平靜的如一汪無風時的湖水,平靜、安寧。
她以為會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但是,婚后第四年,她懷了續兒,西夏戰事爆發,平賀上戰場之前,還摸著她的肚子說,回來為孩子取名字。
沒想到,她等來的會是平賀的尸體,鎮國公府被悲傷籠罩,她為了肚中的孩子,不敢過于傷心。
可是,也是從那時起,她迷戀上了抄經書,抄了燒,燒了又抄,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候都在抄著經書,好像這樣,能找到支撐的點。
生續兒難產,她想放棄的,就這樣去了也好,是郅兒撕心裂肺的哭聲讓她堅持了下去,她那時才突然明白,她還有孩子啊,她不能不管孩子。
續兒平安出生,她回到寧州城,除了看孩子,還是習慣抄經書,很多時候,她都想不通自己為什會這樣。
實在想不通就不想了,過一天是一天,至少要看著兩個孩子娶妻生子,也算是對得起平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