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編輯室里少了三個人,氣氛都顯得活躍不少。
李老爺子下印刷廠。
楊霄拿著連夜趕出來的匯報材料,找省科協去做匯報。
譚凱沒有休息,直接“跑路”,與蓉城、其他城市的二渠道溝通。
他信心滿滿,認為明年一月刊肯定可以開門紅!
暗暗定了一個目標:發行量至少五萬冊!
只因《終結者》的內容,比《流浪地球》更容易得到讀者的喜歡。
雖然很多人并沒有看過這部商業大片,但其魅力不可小覷。
蓉城本地的二渠道才看了譚凱帶的樣刊,立即將數量又多增訂了50%。
他們看到編者按上的話:
本文為米國電影《終結者》續集……
從影迷的角度來看,續集比《終結者》精彩!不容錯過!
又看了開頭,僅T1000液態機器人的設定,足以讓他們下定決心。
觥籌交錯之間,書商們又詢問《流浪地球》圖書出版事情。
譚凱沒有明說,而是說需要往后推遲幾個月,請大家安心等待。
跑到外地后,特別是山城,他特意到幾所大學里參觀,看科幻社團的風潮是否流傳到這里。
可惜沒看到有學校組建科幻社團,倒是打聽到有學生處于蠢蠢欲動的狀態。其中最多的還是筆友消息。
兩個城市,同學好友之間的書信往來,讓筆友這一消息有點風靡趨勢。
消息一度讓譚凱打了雞血。
要是山城的大學都掀起科幻社團的旋風,那就意味著直接復制蓉城模式,科幻的根基再次添加一層土壤。
譚凱各地“路演”的效果非常好。
二渠道書商對一本書、一部小說的市場潛力看得很準。
《終結者》續集一亮相,眾人拜服,訂單暴漲。
--------------
三天后,楊霄帶著好消息凱旋而歸。
“上報到省科協后,他們對舉辦國際性會議非常感興趣,我剛匯報完WSF會議策劃,他們就表示原則上同意。不過需要再往上匯報。”
“到了省科技廳,領導們同樣興趣濃郁,認為一個專業性的國際性會議有助于提高蓉城、乃至川省的國際聲望?!?/p>
“給省里做匯報后,省里高度重視,特意找我了解具體情況?!?/p>
“他們聽說協會里有諸多國際科幻名家,對此更為重視。對于舉辦時間和地點,包括外賓的接待等并無其他意見,只是讓我等待省里討論的結果?!?/p>
雖然還沒有出結果,不過楊霄臉上蕩漾著喜色。
陸奇知道,主編心底肯定有幾分把握,所以才如此放松開心。
席問舉不知從哪里得知楊霄回國的消息,跑到編輯部詢問情況。
得知WSF通過華夏舉辦年會的申請后,他表現得和眾人當初一樣的興奮。
“楊老師,省里啥時候能給個答案?”
作為一名記者,他深知該新聞的重要性。
楊霄:“等消息確定,我給你打電話?!?/p>
席問舉堅定的認為:只要年會能夠在蓉城舉辦,一定可以推動華夏科幻的發展。
---------------
1987年的元旦,陸奇一個人在出租房里度過。
有一段時間未見兩位老人,心底有些掛念。
得等過年時再回去探望了。
1月2日下午,消失一早的楊霄滿面春風回到編輯室。
“同志們,省里做出批復,同意1988年的WSF年會!”
陸奇、向紀純、莫書清、徐開洪、李里等老少一齊歡呼。
“目前初步決定,由省ZF外事辦和省科協主辦,《科學文藝》雜志社協辦。屆時以省人民ZF的名義發出邀請,開會地點暫定在蓉城錦江大禮堂?!?/p>
“日程中包含考察臥龍熊貓基地,都江堰等名勝古跡?!?/p>
“這些初步擬定。具體日程還會變動,到時候再說?!?/p>
“你們有什么建議,也可以提出?!?/p>
從同意大會地點,就能看出省里的重視!
陸奇立即提出問題:“主編,WSF年會期間,是否有科幻主題相關的其他活動?比如說,華夏科幻圖書展,同時舉辦第二屆銀河獎,或者其他科幻主題的征文活動?!?/p>
楊霄眼睛一亮:“銀河獎在我的計劃之中,科幻圖書展示會倒是可以舉辦,可以申請一塊地方即可!我先記上?!?/p>
“征文活動可以聯合國家科普作協、文化部少兒司、甚至是科技部等共同舉辦!這事我好好琢磨一下?!?/p>
話剛落下,兩人相視而笑。
科幻圖書展的目的性很明確!
現在不是收緊科幻書籍的出版嘛,那打著世界科幻年會的旗號,是否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審批的力度?
李里老爺子建議:“盡量邀請老中青三代科幻人參加,他們才能代表整個華夏科幻?!?/p>
聽到這里,陸奇突發奇想:“要不要請一些科幻迷代表參加?”
楊霄稍加思索做出否定:“不妥。WSF是專業性質的科幻大會,不適合科幻迷參加。”
陸奇點頭,心里嘆息:
老姚,不是我不給你機會啊!
他本想借WSF年會的名義,邀請姚海君過來參加。等會議結束后,再將其留在雜志社。
名正言順!
向紀純建議:“主編,我嘗試收集一批國內與科幻相關的科幻漫畫、插畫、配圖、連環畫等等,看能否也在會上展示?!?/p>
他聽楊霄說,當時參會的還有漫畫編輯,遂產生想法。
楊霄:“建議很好,我先記著?!?/p>
陸奇聞言,嘆道:“可惜我國的科幻電影不多,不然可以額外增加科幻電影展?!?/p>
楊霄搖搖頭:“數量太少,湊不夠數量展示?!?/p>
其實早在1958年,國內由燕京制片廠拍攝了包含科幻元素的的電影《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1962年,魔都科教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科幻電影《小太陽》,片長僅為正常電影的一半。
1980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屬于一次科幻長片的完整嘗試,因為改編自同名小說備受關注。
今年也有一部機器人題材的電影《錯位》,但上映時沒有標明“科幻”類型標簽。
總而言之,科幻電影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有影響力的作品!
陸奇再次感嘆:“科幻電影需要大量的特技,不然很難呈現效果。以國內目前的環境和電影技術,確實很難啊?!?/p>
說著突然靈光一現:“若是改為科幻動畫呢?”
楊霄聞言頓時笑了:“如今國內也沒幾家動畫制片廠,聽說日子過得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