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成員三三五五一起,邊走邊聊。
等胡繼英走遠后,有人才小聲提出自己的看法:
“《科幻文學》上一期的改革很大,全都是科幻小說。封面主打的《流浪地球》擔起重任,而且陸奇另外一篇《冰箱世紀》,也是難得的佳作。給我一種華夏科幻要重新站起來的感覺。”
“其實我對開年第一期的期待很大,結果除了《終結者》續集之外,大都只是及格的作品罷了。最主要的是,《終結者》還是國外的內容,讓我不由深深懷疑之前的判斷。”
“《流浪地球》無論從人文、故事、想象力等角度來看,我覺得比《終結者》這種商業電影好太多。”
另一人偷偷低聲回復:“以前聽社長提過一嘴《科學文藝》的銷量,不容樂觀。或許為了提高雜志銷量,雖然你說的很對,但也不得不承認,《終結者》續集是一部非常好的科幻小說。”
又一人說:“其實你們說的,都只是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若是換成雜志的角度,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做了許多努力。至少科幻俱樂部和筆友交友欄目,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一步棋。”
原先那人反駁:“我還是堅持認為,只有原汁原味的作品,才能促進華夏科幻文學的發展。”
------------
東北,黑省。
姚海君已經看完《終結者》續集的內容,心中對陸奇更加佩服。
不知道作者是個啥樣的人,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知識分子,還是儒雅的教授?知識儲量很大!
從近幾期的作品來看,姚海君認為陸奇進入作家的創作黃金期——作品源源不斷,質量有保證,甚至能寫出一兩本傳世名作!
雖然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他更喜歡華夏風格的科幻作品。
然后在心中產生一個想法,對舍友說:“你們說,我們下一期的《星云》轉載《終結者》續集,咋樣?”
他補充一句:“為了讓更多的人看。”
建議很快全票通過。
小五他們趕著查看,他們的筆友信息有沒有被選中。
結果,很遺憾。
胖子喪氣的說:“海君,我們又錯過一次擴大《星云》影響力的機會!”
姚海君想起陸奇的信,堅定的說:“有機會的。”
“對了,你們的同學回信了嗎?”
瘦子說:“回了,但他們學校沒有科幻社團。”
其余兩人搖頭表示沒有回信。
喪氣過后,小五看著封面,幻想著說:“要是《終結者》續集能拍成電影就好了。我一定去電影院支持!”
胖子嗤笑:“現在國內哪有拍攝科幻電影的技術。即使搬上大屏幕,或許也是米國那邊拍。到時候能不能引進還是個問題。”
瘦子眼睛一轉:“如果真拍了的話,你們說小說到底歸屬于誰?”
姚海君不確定的說:“按道理來說,故事的歸屬權屬于電影方。但現在陸奇又成為續集的作者。如果真拍,或許是以編劇的身份出現吧。反正至少能拿一部分版權費用吧。”
小五興奮的說:“哇,那豈不是創匯了?那可是刀樂啊。”
“續集內容是否被米國那邊發現,還是個問題。”
“不過,要真能賺點外匯,豈不是說明寫國外電影的續集,是一條很好的門路?”
--------------
燕京,時隔大半個月,吳啱春節前最后一次拜訪鄭文光。
鄭文光夫婦對吳啱的到來感到開心。
寒暄過后,鄭文光問吳啱對《終結者》續集的看法。
上次譚凱和吳啱過來拜訪,他自己還沒來得及翻看,沒有和他們進行交流。
吳啱表示:“我雖然不懂電影,但是感覺它若能拍成電影,續集要比第一部更加經典。故事的完成度很高,情節精彩,人物刻畫讓人印象深刻。”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其實很希望續集能被米國導演看中,然后拍成電影。如此一來,它能讓世界快速認識一位華夏科幻作家。”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我還是希望陸奇能創作出更多華夏風格的作品。少寫跟風之作。”
“再說說小說的優點。從未來科技的角度來看,陸奇保持了他一貫的想象力,繼續他對于未來世界方方面面細節的刻畫,很容易讓讀者融入未來的社會背景之中,一點都沒有突兀的意思。”
“從他的作品來看,他很擅長描繪未來世界。有時候我很想給他寫信,讓他好好創作一個未來世界的專輯。”
接著,他又談起校園社團成員對小說的看法:
“在學生群體中,大家都很喜歡這部小說。對創造性的液態機器人感到驚艷,甚至是完美的恐怖。”
“對于T800有一種“代理父親”的錯覺。掛著冷冰冰的表情,在一次次互動與救助中,幫助主角完成成長。”
“還有大家都認可一點,故事的節奏很快,情節非常吸引人。從某種程度來說,應該是出自一位老練的作家之手,但陸奇明明才18/19歲!不可思議!”
鄭文光用贊許的目光看著吳啱,頗為認同。
他遞過來一個小本,里面是他的一些思考。
吳啱一打開,就看到秀麗的字體,不用說,是他夫人的手筆。
“我認為續集是對前部電影的顛覆。特別是T800從一個冷血殺手,變成父親型的保護者,尤其是小說中還加入了“學習人類情感”的設定,慢慢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擁有自主意識的過程!”
“還有一點,我認為陸奇在小說中隱喻了當下冷戰時期對于未來、對技術的焦慮,很有社會批判性。”
“至于續集依舊采用的時間旅行悖論,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回到過去到底能否改變未來?”
“主角約翰的刻畫略顯單薄!不如T800出彩!”
……
吳啱一一看完,誠懇的對鄭文光夫婦說:“鄭老師,我替陸奇感謝你們。這份建議,我能抄下來嗎?我想寄給他看看。”
陳淑芬老師笑著回答:“你直接撕開就行,不用摘抄。”
“其實我也挺喜歡看《終結者》,但小說對于機器人和人類、技術的討論還是過于淺薄。”
“單從電影劇本的角度來看,它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本。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它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