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電影》。
林副主編是唯一一個看過《終結者》續集的人,也是在他的堅持下,《大眾電影》與譚凱達成口頭協議。
他在社長和主編面前極力推薦《終結者》續集,認為它是難得的佳作,且是續集比第一部還要優秀的典范!
為了證明他的眼光,等一月刊上市后,他買來十本,一一分發給社長、主編、各位同事,讓他們看看國內科幻作家續寫米國電影,是何等精彩。
同時也想讓主編將《終結者》續集盡快排到下期內容之中。
因為他知道,《華夏電視報》也加入了轉載的行列。
果然,大家看完之后的反應一如他所預期那樣。
僅僅上半部的內容,讓他們感受到續集的魅力和精彩。
原本第一部的T800本身很出彩,沒想到還能蹦出一個更驚艷的T1000。
作為關注電影行業的專業報刊,他們同樣關注續集情節的緊湊、刺激,還有神奇。
寫科幻的作家,想象力真的不同凡響。
許多在2024習以為常的場景,包括在電影中見過的智能駕駛,讓80年代的眾人大呼過癮,不可思議。
一編輯說:“如果我是卡梅隆,直接將續集改為劇本,直接開拍,票房和口碑肯定比第一部還好!”
另一人說:“問題是,如何讓卡梅隆看到續集的內容?”
又一人說:“《大眾電影》幾百萬的發行量,說不定有外國的讀者呢。”
社長和主編看完之后,與林副主編一起開會,確認《科幻文藝》的影響力和發行量。
等得知僅是一兩萬的小雜志社時,兩人拍板,將其放入春節后連載。
他們認為,以《科學文藝》的體量,能造成的影響也僅局限于科幻迷中。一兩萬的體量,能有啥影響力。
他們《大眾電影》不同。只要作品出色,百萬級別的發行量,足以讓一部小說火爆整個華夏。
主編還有點可惜。
若是他們能早點認識作者,拿到首發就好了!
雜志刊登時帶來一波影響,若是以后被電影導演看中,又能帶來一波天大的流量。
不過,現在也不遲!
----------
《華夏電視報》,編輯部。
與同行一樣,當初與譚凱對接的人,也是第一時間買了兩三本雜志回來,給各負責人看。
雖然憑借著每周的電視節目清單和簡介,發行量躍居全國前列。
但從某種程度來說,內容屬于很單薄的狀態。
恰好有一本與熱門電影關聯度很大的小說,又是國內的作者,本著優質內容是稀缺品的態度,爭取早日進行轉載。
聽說是五六萬的中篇,他們報紙一周一次,也用不了多長的時間。
說不定還能促進報紙的銷量。
還是一樣的反應。
眾人看后對連載的事情不再糾結,并且立即安排下一期進行連載。
雖然下期遇到春節假期,并不影響報紙的銷量。
電視是過年期間最大的娛樂活動。
大寒當天,《科學文藝》分別接到《大眾電影》和《華夏電視報》帶來的電話。
再次確認《終結者》續集轉載的事情,以及時間。
并告知稿費將會在春節之后寄出,轉載的稿費標準竟然給到千字五塊。
兩者加起來,相當于陸奇又多賺到一份與原來差不多的稿費!
雖然還未到發放時候,但加上即將發放的年終獎,1987年的春節應該過得不錯。
按照社里給的高標準,千字12塊。
《終結者》續集約58000字數,共696塊。
兩家轉載的稿費一共為580塊。
相當于這本書,給陸奇直接帶來獎金1300塊的收入。
幾乎是他兩年的工資收入!
如果不是還有外債,那他可以用來改善生活,比如買一輛自行車,在蓉城置辦一套自己的房子,買各種家具電器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鑒于陸奇在1986年的出色表現,楊霄決定將他的工資提高到65元!
漲幅“驚人”!
但同事們一點都不眼紅,反而認為是應該的,甚至更多。
此外,一月份,陸奇還收到兩筆稿費。
一份是《漓江》轉載《蟻人世界》的稿費,不多,千字三塊,也就十幾塊錢。
一份是《津城文學》轉載《冰箱世紀》,同樣是千字三塊,十幾塊的稿費。
兩筆意外的稿費用來改善日常伙食,至少讓他差不多頓頓都吃上肉。
按照楊霄、譚凱的預計,未來幾個月內估計還會有多家期刊轉載,《冰箱世紀》、《蟻素》、《蟻人世界》。
---------------
春節之前,編輯部的氣氛十分輕松。
陸奇每天拆讀者來信,對自己的策略、楊霄的果斷佩服不已。
因為刊登了科幻迷俱樂部招收成員的文章,本期讀者來信里有很多科幻迷響應號召,紛紛加入科幻迷的大家庭之中。
僅蓉城及周邊縣市的讀者來信,都差不多有一百人加入。
經營科幻迷俱樂部,大有可為啊!
其次,就是讀者們對《終結者》續集的反饋。
一個字,好。
二個字,驚艷!
四個字,快出續集!
正是因為上半部的精彩內容,讓許多讀者想迫不及待的看到下半部的內容。
主角和T800如何逃脫T1000的追蹤,又如何將T1000消滅。
其中還有不少人在信中獻策,通過各種陷阱搞定T1000。
第三,則是讀者對于交筆友的熱心。
本期刊登了全國的筆友信息,讓各地的“讀者”看到希望,自薦的信件雪花般飛來!
講究的在信里文縐縐表達一下自己對某部小說的看法,然后才直接附上筆友信息。
直接一點的,上來就是一頓彩虹屁,再放自己的信息。
雖然看各種中二的話語很有意思,看多了就麻木了。
陸奇甚至有點懷念創作時的場景。
過了小年,譚凱抱著一壇酒給陸奇:
“快過年了,我也沒啥禮物送你。這壇好酒,是我給你爺爺的新年禮物。感謝他給我們雜志社帶來那么好的編輯和作家。”
陸奇看到酒瓶外面寫著“文君酒”三字,頓時來了興趣:
“老譚,這是啥酒,我怎么沒聽過?”
李里老爺子笑著解釋:“它是之前我們社里和《智慧樹》共同舉辦的津城筆會專用酒!是川省的名酒,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