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禎,你即將前往上界,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屆時,我們再次見面應當是很久以后了。”
沈知秋臉色難得變得正經起來,他來回踱步,收起了水晶劍,遞給李懷禎,道:“我知道,在此之前你有一件心事放不下,我也知道你去上界前不做完這件事你絕對不會心安的。”
說到這,沈知秋猶豫了很久,道:“可我還是得提醒你,許夙鳶就是長生殿的人,你找到她,也未必能得償所愿,屆時你還是第一個人灰溜溜回來,你去了上界,勢必這件事成了你的心中抑郁,難以平復。”
“聽我的話,安心與時知雨穩定下來,別去···”
李懷禎打斷他,喉嚨發干,接了一杯水,開始不緊不慢泡了一杯茶,輕聲道:“你既然了解我,何必多此一舉,我是一定要去找她的,菩薩臨走前給我了一塊印章,里邊藏有一張字條,正是許夙鳶在的地方,我待會就去了。”
“還有!”李懷禎猛地上前,然后松了一口氣,一抹無奈之色浮現臉上,“你是不是又看了姜青黎給我的信,不然你怎么知道我要去上界,你呀,真是···”
說罷,李懷禎收拾東西,準備前往一處島嶼,正是長生殿某處的據點,菩薩有好生之德,恐怕對李懷禎徹底失望了,日后也不大可能來引渡李懷禎修佛了,不知道李懷禎日后會不會后悔?
“等等!”
李懷禎去而復返,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我覺得此行兇險,不如你跟我去,路上也有個伴,你意下如何?且不說長生殿的神秘,單是島嶼的奇特景觀,你恐怕沒見過幾次吧,不心動嗎?”
“不去!”
沈知秋眼見李懷禎非去不可,也是無可奈何,抱頭痛哭道:“兄弟,此去十死無生,不如今天我就為你送行,為你奔喪,來些中都北都的名貴人士,吃好喝好,送些心意,也算你給我時知雨妹妹的唯一念想了。”
“屆時,她也能憑借這點財物買些胭脂粉,去改嫁給中都的某位少爺亦或是宗門首席了。”
李懷禎捂住臉,臉上上浮現一絲絲猶豫,他也不清楚這么做對時知雨公不公平。
在李懷禎心里,時知雨重要嗎?
重要,至少他這么認為,倘若二者之中選一,他怎么選?
李懷禎明白了,他誰也不能放棄,道:“倘若這次在島嶼的是時知雨,我也去救。”
沈知秋不說話了,他臉上的悲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凝重。
“好吧,此去兇多吉少,你帶上水晶劍,此外,你修的心法不入流,修我的凝神術好了,另外我再教你一套劍法,境界上我為你講解一次大道,助你突破六品境界,也算是有點手段了。”
“你的相位刃很好,至少我認為這門奇術大成后能抵擋住它的人沒有幾個,哪怕是在上界也算得上一流,我仔細琢磨這應當是當年神族流傳下來的一門奇術,封天神宗,有個神字,也許跟神族有幾分沾染。”
隨即,沈知秋講解了一下凝神術。
心法凝神術的修煉境界通常與“煉神”階段密切相關,共六層境界。
第一層凝神靜氣。
初窺門徑,初步掌握凝神之法,能夠靜心斂神,排除雜念。
精神力有所提升,可感知周圍微弱的靈氣波動,但尚無法主動操控。
練成第一層后能夠進入深度冥想狀態,但時間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第二層凝神內觀。
精神力進一步凝練,可內視自身經脈和靈氣運行,感知體內細微變化,能夠感知并引導靈氣在體內循環,有助于修煉效率的提升。
練成第二層后內視清晰,靈氣運行更加順暢,初步具備“內視”能力。
第三層凝神定心。
精神力達到一定強度,意志力顯著增強,外界干擾難以動搖心神,可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修煉速度大幅提升,同時增強對心魔的抵抗力。
練成第三層后外界干擾對修煉的影響大幅減少,精神狀態穩定。
第四層:凝神化虛。
精神力與靈氣融合,達到“化虛”境界,可感知并影響周圍環境。
精神力外放,感知范圍擴大,能夠初步操控靈氣形成簡單的法術。
練成第四層后精神力外放自如,可形成靈氣護盾或進行靈氣攻擊。
第五層:凝神入微。
精神力極為敏銳,能夠感知到極細微的靈氣變化,甚至洞察他人情緒,可精準操控靈氣,施展復雜法術,并具備一定的預判能力。
練成第五層后對靈氣的掌控達到精細入微的程度,法術威力顯著增強。
“第六層凝神合一。”
沈知秋說到這,望著李懷禎,道:“你可知為什么我從未想過突破四品,卻能與三品、四品修士打的有來有回?”
“我的這門心法,絕對稱得上當世數一數二的心法,他已然不能靠上玄大陸的九品境界去度量,修煉到第六層,已然入一品神游。”
“對于境界提升,我不大看重,相反,你突破到四品境界修煉起這門心法直至六品難度更大,只有每次生死轉瞬即逝時刻,我才能參悟這門心法第六重的一二分,如今,再給我點時間,我想必就能入一品神游,雖然希望渺茫,可也不是沒有機會。”
“第六重,精神力與天地靈氣融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精神力無限延展,可調動天地靈氣為己用,甚至影響天氣或環境。”
“此時心神與天地相通,修煉者達到“以神御氣”的至高境界。”
李懷禎思索,《石室天機》中提到的“回光功法”與凝神術有相似之處,強調通過凝神達到“內觀”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丹術中的“煉神”思想也強調凝神靜氣,逐步提升精神力,最終達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行吧!”
李懷禎道:“你到了第五重?”
“能隨意在虛實之間來回轉換,也是不死之身了呀,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