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仙翁的一番解釋,頓時讓姬昌也徹底明白帝辛的意圖。
不得不說,給關城改名,讓其族群守衛,的確是一個極其厲害的策略。
這件事,也沒有在去深究。
姬昌見南極仙翁說的淡然,自然知曉,這些事不算是大事,故而姬昌便開始繼續養賢。
大商祖廟之內,香煙裊裊,莊嚴肅穆的氛圍彌漫其中。
殷子煜與帝辛并肩而立,祖廟的燈光在墻壁上映射出兩人凝重的身影。
面對成湯歷代人皇的排位,大商的未來,卻在兩人的一念之間。
帝辛轉過身,目光殷切地看向殷子煜問道:“皇叔,寡人登基已近一載,如今我大商國運昌盛,氣運蒸蒸日上。祭祀女媧與上古人族一年,并無見圣人有任何動作,依皇叔之見,當下能否為軒轅劍更名?”
帝辛的聲音在祖廟內回蕩,帶著一絲急切。
當上人皇之后,感受到人皇的桎梏,才讓帝辛內心越發的憤慨。
殷子煜聽聞,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此事干系重大,貿然更名,卻缺少一些根基,也就沒有理論根基,一旦如此宛如點燃一場燎原大火的火星。
沉吟片刻,殷子煜緩緩開口:“陛下,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此刻更名,猶如貿然對圣人所定秩序宣戰,恐將招來難以估量的災禍。做好師出有名,依臣之見,當下我等尚有一事可為。”
“何事?”
帝辛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殷子煜抬眼,望向南方,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我等如今需做到三思。”
“三思?”
帝辛面露疑惑,重復著這個詞,顯然對殷子煜所言的“三思”感到詫異。
殷子煜鄭重地點點頭,解釋道:“不錯,三思,即思危、思退、思變。陛下與臣,如今已然察覺到危機四伏,此為思危。若局勢當真發展至我等力不能支的地步,即便陛下與臣決心以死殉國,亦需為后人謀求出路,此乃思退。再者,唯有懂得適時退下,方能靜候時機,洞察天地間的變化,有變化就有機會,此為思變。現今我大商雖氣運鼎盛,如日中天,然盛極之時,卻已危機四伏。當務之急,應先行布局退路。一旦事有不測,便成成王敗寇之局。無論如何,趁我大商如今仍能威震天下,有一事當速速施行。”
帝辛聽后,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認真說道:“皇叔但說無妨,寡人定當全力而為。”
殷子煜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當為遁入南疆煙瘴之地的九黎一族平反。九黎族乃巫人族后裔,亦屬人族之列。陛下為人皇,理應還其公道。以陛下與臣之眼光審視往昔,九黎族所作所為,并無過錯。如今當為其平反!”
“不管如何,如今你我君臣的選擇,都要自救,而自救,就必然冒犯根源,既然如此,那就直接為九黎平反吧!”
三皇五帝其實,從黃帝開始往后是一個秩序時代。
伏羲,神農屬于是上古人族的復蘇期。
當復蘇之后,人族應該走什么樣的路?
那么,這個時候有了兩個選擇,一個是九黎族走洪荒霸主的路線,但是這是圣人所不允許的。
一個是走圣人安排的秩序。
那么,蚩尤與黃帝,代表了人族的兩個選擇。
若是九黎族獲勝,掌控人皇之位,則必然走霸主路線,如同是帝俊太一一般的洪荒霸主。
而黃帝獲勝,所走的路線,則是所知的一切、
限制人皇掌權時間,限制人皇的去處,必須去火云洞,限制人皇,去了之后不得離去。
這讓人族雖然有人皇,卻無法積累。
那么,這便是為天子,打下了基礎。
如今的大商,氣運提升,則人族凡人都不會重視仙凡之別。
隨著氣運繼續提升,則人族將不再有凡人。
在繼續下去的話,就必然冒犯根源。
如今,帝辛自然知曉,隨著大商的氣運提高,已經到了冒犯根源的邊緣了。
當實力到了,在想沉寂卻已經不可能了。
殷子煜跟帝辛,都知曉,成湯得到天下,乃是闡教拉截教下水。
那么,成湯江山的覆滅已經是圣人所定,封神就是了結之時。
這已經是定數,既然定數已經存在,殷子煜跟帝辛,就必須要選擇自救。
殷子煜的命運,大商的命運,人族的命運,為什么要讓圣人決定?
那么既然如此,必須要自救,既然要自救,就必然冒犯根源。
那么,曾經已經成王敗寇的事,就必須要重新再論。
為過去已經是蓋棺定論的事來舊事重提,并且為其平反,然后隱形的表明了黃帝的路線是錯的,蚩尤的路線是對的。
也就代表了,大商要走洪荒霸主的路。
開始,祭祀上古人族是試探,試探之后,在進一步為九黎族平反。
殷子煜是不會沉寂的,沉寂的等著幾個圣人動手,那是不行的。
再者有一點,當人族的后人,七八成為黃帝后裔之時,其他族裔也慢慢失去任何的話語權。
如今,平反九黎,也為了在扶持九黎,并且氣運給予其他族群,來稀釋黃帝族群的占比。
這是很重要的。
如今,龐大的軒轅族群,還有跟大商不同的統治模式,若是不從根源敲掉軒轅族群的凝聚力,則大商已經有了顛覆之危。
平反九黎,則是敲掉軒轅族群的凝聚力,如此才能讓人皇成為真正的人皇,而不是半傀儡狀態。
再者,九黎平反之后,那么軒轅劍的名字就可以真正的更改了。
帝辛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地回應:“皇叔所言極是。九黎族,實無過錯。如今黃帝所定秩序,致使我人皇在位不過百年,受限頗多,人族氣運則被圣人隨意取用,而九黎族,本走的是人族稱霸之路,只可惜戰敗,淪為成王敗寇。如今,寡人亦面臨相似困境,既然如此,當為九黎族平反!”
殷子煜再次點頭,神情凝重:“我等已無退路,封神大劫將至,大商危在旦夕。趁眼下尚有一線生機,必須做出抉擇。待為九黎平反之事完成后,再為軒轅劍更名,如此一來,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帝辛聽后頓時眼神逐漸犀利。
“既然如此,寡人召集四方諸侯,朝會之中,來論此事!”
殷子煜點點頭:“陛下所言甚是,朝會之中敲定九黎族對錯之分,在進行平反,則軒轅劍更名,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