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月和太后在洪縣的日子過的特別的快樂,在這里認識她們的人也不多,可以經常私服出去到處逛。
除了皇上幾日一封信問太后和周瓊月什么時候回去之外,沒有什么好煩惱的。
至于想給袁博樺送美女的,自從袁博樺當著一縣縣令的面,把縣令的嫡女一腳踹飛了之后,就再也沒有人敢往袁博樺身邊湊了。
往榮親王那邊使勁的人就更多了,畢竟榮親王還收了兩個,就算是不收,也不會要人半條命。
最后發展到榮親王出個街,都有美女往榮親王身上撞。一時間來洪縣安家的富商女眷都多了不知道多少。
連知府都來洪縣置了房產,家里的嫡女庶女都在洪縣居住。
逼的榮親王最后也走了袁博樺的路線,踹飛一個非要湊上來的貴女,從此世界就徹底安靜了。
眾人也從這場豪賭中清醒了過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不可能成事。
就算爬上了榮親王的床能怎么樣,人家不認,只是多搭一條命而已。
這日周瓊月又陪著太后去茶樓聽說書,太后突然問道:“最近怎么沒有看見康兒?他在忙什么呢?”
按太后的意思,就應該把袁朝康也送到育賢書院去讀書。那個孩子是聰明的,只是月兒和福安太由著他了而已。
身在他們這種人家的,哪里有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周瓊月就算跟太后親近,也不會把袁朝康要做生意的事情跟太后說,人性經不起選擇和考驗,“康兒跟一群新認識的朋友出城打獵去了。”
“要不你跟福安還是把康兒送到育賢書院去讀書吧!你們要是沒有門路,我來想辦法。
他這個年紀正是需要好好讀書學本領的年紀,每日跟一群紈绔子弟亂晃以后怎么辦?”
太后是真操心袁朝康,主要是這半年接觸的多了,袁朝康每次姑婆前,姑婆后的。見面三分情,相處的多了,情分自然也就有了。
太后能從袁朝康的眼里看出他的孝順,不像宮里的孩子,叫她一聲皇祖母,恨不得立馬就能在宮里橫著走。
在太后這個年紀,最喜歡無所圖/單純 的孩子了。
周瓊月親密的挽著太后的手,表情甚是輕松隨意:
“姑姑,我知道你是為了康兒好,可是王府已經有昌兒了,袁朝康也已經是郡王了。
一門倆爵位本來都是風光到不行的了,要是袁朝康再很優秀,月滿則虧。侄女只想兩個孩子都能平安到老。
就讓康兒隨心而活吧!況且康兒學業也沒有落下,就不用去學院掙那些虛名了。”
太后愣了一下,欣慰的看向周瓊月,“還是月兒想的周到,我終究是老了啊!看得還沒有月兒清楚。”
周瓊月也不虛偽的說太后沒有老,“姑姑,人是越老越有智慧的。您現在可是我跟五表弟的大靠山。”
“好,一直給你們倆靠。”太后見侄女這么哄著她,她也很高興。
這些日子在洪縣,看多了很多普通人艱難的日子,太后心胸也開闊了很多。
人心情好,精氣神也會好很多,身體就差不了。
周瓊月和太后他們在洪縣待滿一年的時候,皇上已經從幾日一封信到了一日一封信。
皇上從開始的好好玩到隱晦詢問歸期,到直白的詢問歸期,到威脅他們再不回,皇上要親自南下接太后。
太后只能上演拖字訣,最開始說南邊陰雨綿綿不適合趕路,后來太后又說她病了,后來又說太陽太曬了等涼快,等涼快了太后又說天冷了 ,皇上總不能下圣旨讓太后在雪天下趕路吧!
皇上在元安東西砸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太后表妹和大舅舅依舊沒有回來。
特別是皇上每日收到暗衛遞上來的太后和表妹的行程,他的內心就像是泡在酸水里一樣。
前幾日來信說病了的母后,還和表妹一起出城打獵了,還親自烤了一只兔子給表妹吃。
皇上······他都沒有吃過母后親手烤的東西。
皇上倒是真的很想親自去洪縣請母后,但是皇上出行那可是真正的興師動眾。
國庫沒有銀子,肯定要他私庫出。自從皇上的私庫暴露之后,現在干點什么,大臣就盯著他的私庫霍霍。
他私庫的存銀還真是不多了。
更何況他每日政事繁忙,根本抽不出時間搞南巡那一套。
皇上倒是有辦法逼太后回來,但是皇上也怕太后回來了發火啊!
并且太后年紀大了,要是惹母后生氣,萬一在路上或者洪縣氣出個好歹,難過的還是他。
太后不想回來,皇上出不去,這個事情就在這里僵住了。
皇上就只能不停的給太后寫信,然后不停的跑到皇后宮里跟皇后訴苦。
皇后現在都一日三次的按時虔誠的給漫天神佛上香,希望母后能早日回來。母后再不回來,皇后覺得她也要堅持不住了。
皇后第一次覺得珍妃還是死的早了點,皇后只能暗示后宮新進的嬪妃們努力爭寵,分散一下皇上的注意力。
讓皇上少往她的宮里跑幾次,皇后真的不想聽皇上問她,‘母后究竟什么時候能回來?’這句話了。
本來太后在外面一直不回來,皇上心情就比較煩躁,他主要是擔心太后的安危。離的那么遠,萬一太后有個什么事,他也鞭長莫及。
但目前最令皇上煩躁的,還是大公主的事情。
大公主看上了韋國公的嫡長子韋呈彬,皇上覺得也挺棘手。
韋國公其他的孩子都不成氣,這個嫡長子是韋國公唯一的希望。
并且韋呈彬一直都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態度,大公主到處放出風聲聲稱他跟韋呈彬兩情相悅。
韋國公父子倆就告到皇上這里來了,證據都一一的擺在了皇上面前。意思很明顯,皇上不會這樣嫁公主吧!
韋國公為人一向是胡攪蠻纏又不怕事,他和兒子都沒有看上皇上這個大公主。
皇上能怎么辦?只能把那個孽女招來問問。
大公主李世歡聽見皇上御書房召見的時候,她心里就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