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雁玉聽了大家的問題卻答非所問,“今晚學校會組織活動,等會最后一節(jié)課提前放學讓大家回去吃飯,活動七點開始,六點半集合,就在各自的教室里。”
同學們頓時一臉懵,之前也沒有一點消息說要搞什么活動啊?
“戚老師,什么活動啊?”
“對啊,而且還要七點才開始。”
戚雁玉笑笑,“你們不是想知道首都的記者為什么要來采訪陳望嗎?”
幾秒短暫的寂靜之后同學們都不敢相信的瞪大眼睛。
“天吶,真,真的是來采訪陳望的?”
“那,那他就是要上全國日報了?”
“嘶!”同學們倒吸一口涼氣,簡直不敢相信身邊竟然能出一個上全國日報的同學。
“我感覺跟做夢似的。”
“是啊,感覺陳望上省城日報的事都還在昨天,怎么一轉(zhuǎn)眼他就又要上全國日報了呢?”
“所以這次上全國日報是因為什么啊?”
這話一出大家又好奇得不行,“戚老師,你現(xiàn)在就跟我們講吧,我們都快好奇死了!”
“就是,求求您了,現(xiàn)在就跟我們講吧!忍到七點太難熬了。”
戚雁玉嘆口氣笑道:“你們求我也沒有用,不是我不想講,是校長規(guī)定的,耐心點,七點就知道了。”
同學們頓時哀嚎一片。
戚雁玉見狀也只能無奈搖搖頭,她也很想直接告訴同學們這個令人震驚的天大好消息,從昨天知道這個消息開始,她心情就沒有平復下來過,恨不得拉著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炫耀一遍。
但昨天開會時白校長再三強調(diào)了這個消息不能提前泄露出去,之前她還不能理解這么做的原因,但此時看見同學們那好奇又激動的表情時好像明白一點兒了。
所以她本來就興奮的心情現(xiàn)在又多了一絲期待,期待所有人知道這個消息后的反應(yīng)。
——
這邊陳望跟著來叫他的老師出了教室后,徑直去了會議室。
還在門口就聽見了里面的說話聲,一聽人就不少。
帶路的老師鼓勵了陳望兩句后敲響了門,剛敲兩下門就被人從里面打開,“陳望來了,快進來。”
不大的會議室里站滿了學校的領(lǐng)導,陳望一眼就看見了岳邱剛和王振華,兩人笑著對陳望點點頭。
陳望見狀本來還有些緊張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下來,果然重大場合有熟人在就是心安。
“哈哈哈,來,馮記者,這就是陳望,我給你們做下介紹,陳望,這是全國日報的記者,馮夢馮記者。”
白長齊一番簡單的介紹之后,馮夢主動向陳望伸出了手,“你好呀,陳望。”同時也在心中打量著這個讓華科院院長都贊不絕口的小少年,好像跟她想象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陳望從見到馮夢開始就被她脖子上掛的相機吸引了注意,聽見馮夢問好下意識伸出手時才反應(yīng)過來應(yīng)該看著別人說話才禮貌。
于是握上手的瞬間趕緊看向馮夢,“你好你好,馮記者。”
“哈哈哈,陳望既然來了,我們也不耽誤馮記者的采訪時間,我們就先出去了。”
“麻煩白校長了。”
“哪里哪里,不麻煩。”說完就帶著王振華岳邱剛還有一眾校領(lǐng)導們出去了,走之前還拍了拍陳望肩膀,讓他別緊張,就當上次省城的采訪一樣。
陳望表面上點點頭,但心里想的卻是,上次省城日報的采訪可沒有帶錄音機。
這下回答問題可得謹慎小心一些,不然被錄下來想改都改不了了。
等人走了之后,馮夢的助理安排陳望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然后就開始架機器,準備采訪前的工作。
馮夢取下脖子上的相機,在打開錄音機前笑著問陳望,“我看你進來就看著我脖子上的相機,怎么對這個感興趣嗎?”
“嗯,馮記者這臺應(yīng)該是35mm焦平面快門單反相機吧?四軸、橫走式布簾焦平面快門,所有速度采用電子控制,內(nèi)置自拍機,能實現(xiàn)電子自動化的相機。”陳望說完一臉羨慕,他也擁有一臺單反,他還挺喜歡拍照的。
“你怎么知道?”馮夢驚訝不已,她本來是想找個陳望感興趣的話題開啟訪談,沒想到眼前的少年竟然還真的有了解。
他怎么知道?當然是因為小才給的百科知識全書上有啊,大學的百科知識光是分類都是上百種,這種最新款的電子產(chǎn)品不管是國內(nèi)國外的他想了解都有資料。
別說他的電子零件功能特點了,就是基本參數(shù)他也知道。
但就是只能純純過眼癮!
“聽別人說的。”陳望含糊過去。
馮夢作為記者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見陳望不想多說夸了兩句之后便轉(zhuǎn)移的話題。
簡單聊了兩句日常,馮夢覺得陳望應(yīng)該適應(yīng)得差不多了便開口問道:“陳望,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正式采訪了。”
陳望愣了一下,“啊?還沒開始嗎?我以為早就開始了!”那他剛剛說那么多相機有關(guān)的知識不是白說了?
“至少讓記者驚訝到了。”
小才說完又補充一句,“你的見多識廣。”
陳望:……
馮夢聽完也愣住了,很多人接受采訪的時候都會緊張,所以她一般都會先跟接受采訪的人聊幾句題外話放松下心情,然后才正式開始采訪。
沒想到被大多數(shù)接受采訪的人夸過的方法竟然在一個11歲的孩子面前翻了車!
“呵呵呵呵,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現(xiàn)在就開始。”
馮夢趕緊打開了錄音機,深呼吸一口才開始了專業(yè)的采訪,“你好,首先感謝你接受全國日報的采訪,今天想跟你聊聊關(guān)于·····”
全國日報的采訪十分官方,基本都是圍繞陳望的證明論文展開,從什么時候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開始,到為什么想證明這個公式,中間又經(jīng)歷了那些困難,他又是如何克服的,到最后得知證明論文通過審查后心情是怎么樣的結(jié)束。
關(guān)于論文的話題結(jié)束之后才又聊了些日常的話題。
不管是論文還是日常話題,馮夢話題一拋出來,陳望立馬就能接上,兩人配合的十分高效默契。
但直到馮夢問他,“陳望,了解過你的學習經(jīng)歷之后,我個人覺得就算你有極高的天賦但要取得這樣的成果還是跟努力分不開關(guān)系,可你年紀并不大,我想問問能到底是什么推動著你,讓你不放棄,堅持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