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接過話茬,說道“育良書記,事態緊急,咱們先不要討論事件性質的問題了。還是以解決眼下的輿論危機為主。”
“易學習這個人,咱們都很熟悉了,他工作的方式方法,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他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心是真的。”
“這一點我堅信自己的判斷,不會出錯的!”
高育良搖搖頭,從這也能看得出來,這些人是真的著急了。
連話都不讓說完了。
既然是這樣,那他就更不能輕易地松口了,慢慢與他們周旋就是了。
反正急的是他們,拖得時間越久,得到的就會更多。
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想到這,高育良決定給李達康上一節法學課。
讓他長長記性,省得以后總是從自己的主觀意識為出發點。
“達康同志,理不辯不明,要想解決危機,我們必須先理清整件事。否則,我們自己都是一頭霧水,怎么對廣大的人民群眾交代。”
“我是學法學出身的。在普通的民事訴訟中,如果兩個人犯了同一件事,一個是好心辦壞事,另一個是存心干壞事,兩者的區別是什么呢?”
“一般情況下,對于好心辦壞事的案例,法院會酌情減輕刑罰。”
“對于存心犯法的行為,法院會從嚴從重判罰。”
“從主觀惡性程度上,來決定判罰的輕重,能體現出兩者的差別。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量刑差異化,或者動機量刑論。”
“但是,從結果上看,這兩者對于社會的危害,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造成的破壞力也是一樣的!”
“.......”
“我們的政府部門,能以此為判斷依據嗎?有時,某位領導干部,出發點是好的,但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社會破壞力!”
“一道行政命令下達,就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收入以及生存問題。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就是普通人犯法和領導干部犯法的區別,對社會的破壞力是不一樣的。”
“我們省委處理這些事件時,能簡單的堅持唯心論嗎?不考慮這么做的后果嗎?我們的黨紀國法,以后還能不能嚴格執行了?”
李省長淡定的喝了口茶,這種場面經歷的多了。
現在他已經習慣了。
看來,又是躺贏的一天。
剛才,這些話表明的意思是。
如果政府行事堅持唯心論的話,必然會引發嚴重后果。
以此為判斷依據的話。
以后,那些犯了錯的干部們,就都可以說自己是好心辦壞事,也應該得到寬恕。
勢必會造成大的社會混亂,以后領導干部們行事再無顧忌。
沙瑞金聽的有些頭大了。
如果是比拼辯論能力,他們三個人加起來,都不會是高育良的對手。
與法學教授比拼口才和雄辯能力,那純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他決定果斷放棄,這些無用的爭論。
于是,直奔主題,主動拋出了自己的籌碼。
“育良書記,剛才說的很有道理。關于呂州的這起突發事件,我認為主要責任人易學習同志,工作上存在重大失誤。”
“無論其本心如何,造成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是客觀存在的。必須追究其責任,我認為他不適合繼續擔任呂州市市長一職。”
“從這件事,也能反映出,其個人能力上尚有欠缺。所以我提議,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同時讓易學習同志,去省委黨校脫產學習一段時間,補齊自身的短板。”
“關于呂州市長一職,育良書記,你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嗎?”
高育良聽后呆愣片刻,他沒想到沙瑞金會如此沉不住氣。
現在就開始直奔主題,付出的代價,可是不一樣的。
于是,他看向沙瑞金,說道“沙書記,關于呂州市長的職位,在之前的常委會上,我發表過自己的觀點,現在沒有任何意見。”
“王書記是省委常委,兼任呂州市委書記,他對呂州的具體情況更熟悉,最有發言權。”
“我認為他推薦的人選,才是最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的市長候選人。”
聽完這句話,沙瑞金三人眉頭緊鎖,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這個市長的名額,本來就應該屬于高育良、王書記所有。
因為沙瑞金、田國富強推易學習上位,才讓人家白白蒙受了損失。
現在只拿出這個籌碼,是遠遠不夠的,不足以平事。
單單只是這個籌碼,無法打動高育良。
沙瑞金心中毫不意外,因為這個也不是他們的真正殺手锏。
既然大家手上都有對方的人,干脆交換算了。
于是,他給了田國富一個眼神,示意他繼續加碼。
盡快結束這場,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的洽談。
田國富默默地點頭,如果不是涉及到自身的安危,他才不會拿出這么大的誠意。
他看向高育良,說道“育良書記說的很有道理,我也是這個意見。”
“今天咱們討論處分干部的問題,我突然想起了,你的前任秘書陳清泉同志。”
“我聽人說,他最近表現不錯,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陳清泉的問題,現在已經查清楚了,只是犯了個人作風問題。對于這種干部,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還是應該以教育為主,懲罰處分為輔。”
“之前,京州市委給予的雙開處分,仔細想來,有些過重了!”
“我個人覺得,應該給這樣的同志,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所以,我建議,等他拘留期滿立刻釋放,然后給予陳清泉同志,連降三級留用、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
李達康沉著臉一言不發。
這是他親自主持市委常委會,給予陳清泉的處分。
目前的形勢來看,肯定是要被推翻了,這是在打他的臉!
但他只能忍著不出聲。
因為,他們這邊只有這張牌可以打了,已經任何沒辦法了。
沙瑞金接過話茬,驚訝的說道“還有這樣的事?因為個人作風問題,雙開的處分確實過重了!田書記的這個提議很好,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的一貫原則!”
“對了,以前那個雙開的處分,流程走完了嗎?”
聽到這句話,田國富和李達康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高育良。
你不會以為,人人都是侯亮平吧?
那個一天走完處分流程的奇跡創作者,全漢東只此一例而已。
大部分的處分流程都是很慢的,中間還會遇到一些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