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珺的心似有一瞬不尋常的輕顫,大抵女子在這種事上都是多疑且敏銳的。
方才親吻她后背時的頓住,還有這不該出現的玉佩,叫她很難不往一起去想。
許是瞧著玉珺看這玉佩看的認真,蘭榮也覺察到了玉佩的不尋常,忙岔開話:“娘娘,這沒準是陛下特為您準備的。”
玉珺沒說話,但心中有個聲音在剎那間便已給出了否定。
他知道的,她不喜歡雀梅。
他們是一起長大的,他對她的喜好了如指掌,這么多年來,從來沒送過她不喜的東西。
“娘娘——”蘭榮輕輕喚她,分明是為她擔心,卻還是開口寬慰她,“陛下對娘娘的心,天底下誰不知曉,說不準是哪個宮人落下的,這才叫奴婢給撿了去,是奴婢愚笨,白白誣到了陛下身上。”
玉珺睫羽輕顫,這一個月來,蘭榮一直因她擔驚受怕,知曉她出身低微,生怕她與帝王置氣失了盛寵,她倒是沒覺如何,卻是叫蘭榮一夜一夜睡不安穩。
她扯起一個笑來,將玉佩遞了過去:“確實是專送我的,先拿下去收好罷。”
一夜過去,宮中向來是沒有秘密的。
帝王宿在長春宮的消息,便沒有人不知曉。
但即便是知曉了,也不過是宮人間閑暇時的說嘴,只因后宮之中的主子,僅有一后一妃,多宿一次少宿一次,也不會因恩寵掀起什么腥風血雨。
玉珺由宮人服侍著沐浴穿戴,御膳房的早膳早已送了過來,尚在小廚房溫著。
鳳儀宮那邊派人來傳話,今晨太子會來一起用早飯。
玉珺瞧著鏡中的自己,多少有些緊張,又去將自己親手做的鞋襪都拿出來,等著親自交給他。
一切剛打點妥當,便聽外面一聲通傳,小太子趙儒祈隨著宮人一同進來,走到她跟前,稚氣未脫卻禮數周全地對她躬身施禮:“問母妃安。”
都說兒子肖母,趙儒祈眉眼像極了她,但又隨了趙硯徽的氣度與做派,看著粉雕玉琢卻不好親近。
玉珺每次見自己這個兒子,都是有些局促的。
雖是她親生,卻只在她身邊養了一年,趙硯徽登基后,諸多無奈之下只能送去養在皇后膝下,平日里被看管慎嚴,母子鮮少相見,這種日子至今過了已有四年。
玉珺笑了笑:“不必多禮,快些進來坐。”
她生的本就好看,卻似寒冬的白梅,看似溫順不張揚,但清冷是刻在骨子里的,不過見到了自己的孩子,獨屬于母親的溫柔從眼角眉梢流露出來。
可趙儒祈見了卻沒什么反應,大抵是他每次來請安見到的都是如此模樣。
她笑,他卻不愿對她笑,小小的人板起臉來,開口吐出見到她后,除了問安的第二句話:“母妃終于想通,不與父皇起爭執了?”
玉珺一怔,還未等說話,趙儒祈便繼續開口。
“母妃,您何時能明白,前朝的事后宮不該插手,父皇想要殺幾個犯上的朝臣,這又算得什么大事情,連母后都未曾多言,您這又是何必?”
玉珺不由得覺得心口沉悶悶的,她竟不知儒祈小小年紀,何時起竟將殺字說的如此隨意。
但她想孩子還小,她這個做母親的,得慢慢教才是。
她耐著性子解釋:“他們是舊臣、功臣,是一路互送你父皇登基故友,不過是一時的政見不和便要殺舊友,過往情分皆不念,豈不是要叫人說天恩薄情?”
趙儒祈坐直了身子:“可母妃是后宮女子,后宮不得干政,即便父親真的做錯了,前朝自有人來進言,又哪里要母妃出面。”
他有些不高興,許些日子沒見,他不知攢了對她這個母親多少的不贊成。
“母妃與父皇置氣,天底下哪里有這樣的道理?叫母后也跟著受父皇的冷遇,原本的初一十五還會來同母后用飯,因著您,父皇著一個月來連后宮都不曾踏入。”
玉珺心中悶堵的感覺更嚴重了幾分,無力又無奈。
儒祈往日里話不多,大多都是聽著她關切的言語,時不時應上兩句,可今日會同她說這么多,竟還是因皇后的緣故。
怨她與帝王的置氣,帶累了皇后為數不多的圣恩。
她無可奈何嘆了一口氣,卻聽儒祈也跟著嘆氣,聲音分明稚氣未脫,卻擺出一副大人模樣:“母妃,您就不能讓兒子省省心?兒子在母后身邊,也要思慮一番母后的處境。”
說完這話,他從椅子上下來,朝著玉珺走近幾步,玉珺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竟有些緊張,不知他要做什么。
畢竟,他少有主動走近她的時候。
卻未料到,儒祈從懷中掏出一個護身符捧到她眼前。
“太傅還在等著,兒臣不能陪母妃用早膳了,這是兒臣求來的護身符。”
玉珺雙眸終是有了光亮,這一瞬的驚喜沖淡了方才的沉郁。
前幾日法華寺的僧人入宮,他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字都認不全,卻抄了十份佛經,只為替父母求護身符。
法華寺的僧人說,他是為爹娘求的護身符,里面放了他身為人子的頭發。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以子身,護爹娘,最是靈驗了。
當時護身符到手,他當眾給了趙硯徽與皇后,卻未曾看她這生母一眼。
玉珺的笑意更濃,這護身符,竟也給她求了一副。
她抬手想去撫兒子的頭,卻被儒祈躲開,她伸出去的手一僵。
玉珺睫羽顫了顫,維持著面上溫柔歡喜的笑,但手卻轉了方向,拿起被一雙小手捧托起的護身符。
“知道儒祈大了,母妃不摸你的頭。”她扯了扯唇角,將護身符握在手中,“你有心了,快去見太傅罷,母妃不多留你。”
玉珺看著手中的護身符,指腹輕輕撫著,心中歡喜到了極點。
她想,儒祈雖然嘴上不說,但還是記掛她這個娘親的,他長于皇后膝下,總要顧忌皇后不能與她太過親近,今晨本就要去尋太傅,竟還特來見她,只為把護身符給她。
卻陡聽得趙儒祈開口:“如今母妃也有了,這回您能滿意了罷。”
玉珺身子一僵,不解他話中意思。
“母妃想要什么,同兒子說就是,何必叫旁人覺得是母后占了您的東西,好似母后薄待了您一般。”趙儒祈拱手,“母妃先用膳罷,兒子告退了。”
玉珺忙喚他:“儒祈,你誤會了,母妃沒有。”
可趙儒祈卻只是對她再次躬身:“母妃,兒子要遲了。”
玉珺的話堵在喉間,她看著遠去的小小背影,又垂眸看了眼手中的護身符,心中苦澀與被誤解的急迫難以化開,只能重重嘆息一聲,卻泄不出其中煩悶的十之一二。
可是想到他為了自己辛苦抄經又割了發,又有些心疼。
她小心翼翼拆開護身符,卻似有寒意驟然侵襲上心口。
她盯著護身符半晌未動。
里面除了朱砂色的符文,空空如也。
與尋常的護身符沒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