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的父女倆都一時無話。
一旦查證為實, 朝堂必將大震蕩。
“父親,您任職鑾儀司,此事您方便管嗎?”鄭離驚問父親。
武安伯沉默。
他當然知道自己無權去管,就連查也無資格。
只能將此事上達天聽。
但若是無實證,光憑趙良的說辭就上達天聽,缺乏可信度。
一旦朝廷沒有及時做出反應措施,趙良就會有被滅口的危險。
軍中舊兵器能隱秘流出,并運到山原縣進行冶煉重造,一般人可做不到。
大量私制兵器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不用深想,都知道事關重大。
卷入這種事的呂將軍,說死就死了。
他們武安伯府雖說要比將軍府厚實些,但也不是推不倒的牢固。
“此事父親不宜出面。”鄭離驚很快做了決定,“我去核實,我親眼所見,陛下一定會信我。”
本以為自己是拉了伯爺入坑的趙良,聽了鄭二姑娘的話頓時佩服。
不愧是忠良之后,膽色過人。
“父親只要做好表象,就不會有人懷疑到趙家。”
武安伯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
女兒在陛下面前,確實比他有面子。
而且女兒的能力,也非他能比。
“那你千萬要當心些。”
“父親放心吧,我只是看一眼證實有此事,不會驚動任何人。”
冶煉場地在一處深山,聽趙良說出城要走四十里地。
進山查探,于她來說不是事。
三人商定了方案,歇息一陣,準備出門去當地一處名勝古塔游玩,以證“地主之誼”。
安哥兒和善若在小院子很無聊的看著池子里的幾條魚。
“這池子這般小,魚兒游幾下都要撞到岸了。”安哥兒小聲的嘀咕。
善若給他使眼色,讓他別嫌棄別人家的小魚池。
趙家幾個年紀相當的孩子陪著他們在院子里看魚。
聽見了伯府小公子的話,趙家大郎不由問:“公子府里的池子應該很大吧?”
沒等安哥兒回應,趙良的兒子趙二郎就說道:“肯定很大,比方家的都大。”
“你又知道。”趙大郎撇了嘴,“你都沒見過。”
“沒見過也知道,肯定比方家的大。”趙二郎很自信自己的判斷。
他爹說了,伯爺比方老爺官大,那伯爺家肯定比方老爺家大。
安哥兒倒好奇了:“你們說的方家有多大?”
趙大郎搶先回答:“方家很大,是我們縣最有錢的人家,他家養魚兒可不是池子,是湖,很大的湖。”
他接著問了句:“公子家里養魚的也是湖么?”
這問得讓安哥兒眨巴了幾下眼睛,自己家里的魚池子是湖么?
好像,大概,應該算不上是湖。
他家最多算是魚塘。
于是他很老實的搖頭:“我家里沒有湖,只有魚塘。”
善若聽得噗嗤而笑。
笑得眉眼彎彎的樣子讓趙大郎看呆了眼。
他就沒見過這么漂亮的女娃子,比畫本子上的人兒都好看。
善若笑是因為安哥哥把家里的碧水蓮池喚作魚塘。
云泥之別的稱呼,讓府里變成田園地。
趙大郎眼睛打直的看著善若的樣子讓安哥兒很不喜,他把善若拉到自己身后。
“你好無禮,怎能這般盯著姑娘家看。”
半夏也走過來擋住了小姐,心里暗嗤半大的二愣子,眼神兒都沒點規矩。
被護著的善若紅了臉。
趙家大姑娘也一直盯著安哥哥看,她卻沒有斥她一句無禮的勇氣。
只敢在心里翻白眼,暗自嘀咕真不害臊。
另一邊的趙良,被大哥趙忠拉了去說話。
“你帶貴人他們去雁山古塔游玩,把大郎二郎和大姐兒也帶上,他們能跟伯府的小姐公子交上朋友是好事。”
“對對對,這么好的機會,阿良你可要多為孩子們著想。”趙家大嫂劉氏說得更明顯。
心底壓著大事的趙良,被大哥大嫂的異想天開給氣笑。
他不明白他們哪里來的自信,居然想攀上伯府家。
就像大伯一樣,話里話外都是想跟伯爺攀上關系,好給他那一房添點光彩。
沒點自知之明,真是丟死個人。
他坦言:“伯爺是提攜過我的上峰,你們別亂打主意,要是惹惱了他,別說你們,就是我也吃不了兜著走。”
趙忠頓時不滿:“什么叫亂打主意,這叫把握機會,不爭取,你怎知沒有機會。”
劉氏也不悅:“就是,做人不能光想著自己,得為孩子們張羅張羅。”
她還舉例:“方家原也不是大富人家,人家憑著一個女兒抓到機會入了王府做個小妾,就此飛黃騰達起來,難道你不想我們家也有這么一天么?”
伯府那二姑娘瞧著年紀不小,輪不到他們家了。
倒是那尊貴小公子和那長得很不錯的小姑娘,說不定有機會。
兒子女兒任憑誰撈到一個對上眼,都是極好的跨越之路。
聽得大嫂以方家為榜樣,趙良嗤了一下:“武安伯府不是什么人都攬的恭王府,你們別異想天開。”
他透過花窗看向小院方向,即使聽不清孩子們說什么,但他能看清自家兒子在拉他的堂哥走開。
而伯府的小公子護著那位漂亮小姑娘,怒目瞪著大侄子。
還惦記高門貴小姐,人都給得罪了。
若不是避免被人懷疑多想,他絕不會大張旗鼓的把伯爺往家里邀請。
讓他們住在驛站,他在酒樓設宴款待才合適。
“人家不傻,京都門當戶對的人多得是,有什么理由會看上你們的兒女,是大侄子比京都那些貴公子出色,還是大侄女比京都那些小姐漂亮?”
趙良看著想入非非的大哥大嫂,不禁搖頭:“人貴在自知之明,別得罪了人還不自知。”
他投軍十年,回來發現家里生變,人心也變了。
怪不得母親會那么心灰意冷,話都不想多說幾句。
安哥兒拉著善若回屋,見到父親和二姐就說要回京都。
現在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