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起得早,野獸也起得早。
還沒走多久,就遇到一群野豬出來覓食。
又餓又乏的他們,只能爬樹躲避,避免消耗體力。
等十幾頭野豬嗷嗷著走開,才下樹趕緊跑。
出了伏牛山,到另一座山后面找到藏在巖洞里的馬匹。
趙良送他們回到官道上,“鄭二姑娘,且去多加小心。”
回京稟報后,這事會引起怎樣的震蕩,難以想象。
“你也一樣,如無意外,我應該很快又會來山原縣,希望我來時,你安好無恙。”
若無玄門法術之事,所查到之事稟報上去無需她再操心。
但有法陣在伏牛山,她就避不開了。
鄭離驚知道這事一旦揭開,山原縣必會天翻地覆。
希望趙良在天翻地覆前沒暴露自己。
兩人話別,各走一道。
快馬跑了半日,路過一處市集時,采購了些吃食帶著,喂飽了馬才繼續趕路。
路過宜化縣沒做過多停留,繼續追趕自家馬車。
跑到馬累人乏,才在一處村莊借宿過夜。
大晚上的有人叩門借宿,溝口村的李老大點了燈起身。
待看到是兩個年輕男子和一個姑娘來借宿,李老大有些為難了。
“我家只有一間空房,可沒有多的房間。”
鄭離驚連忙遞出去一角銀子,有二兩,“麻煩盡量多給個房間,實在不行,柴房也得。”
她不是隨便找個人家投宿,這村子也就這個方位的宅子會干凈些。
李老大看到銀子,臉色從為難到驚喜,“那行,既然你們不嫌棄我家中簡陋,那就進來吧!”
他連忙把婆娘叫起來:“快去給客人弄點吃的,這大晚上定餓著肚子。”
“吃的不用,我們有吃的,若是能給我們的馬弄點草料就最好不過。”
李老大連忙點頭:“有草料有草料。”
把人請進了院子,馬兒也牽了進來。
李家人聽到動靜都起身出來幫忙。
李家婆子燒熱水給客人,李大郎替了父親去拿草料喂馬。
李大郎的媳婦收拾屋子給客人入住。
李二郎聽從父親的安排,把自己的房間騰讓出來。
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在屋門后頭好奇的伸頭看。
一家人頗為殷勤的想讓來借宿的人“賓至如歸”。
能大方給出二兩銀子借宿一夜的過路人,他們是第一次碰到。
安頓下來,坐在燒了火塘子的堂屋,護衛把吃食拿了出來。
小姐吃的是素菜餅子,他們吃的是肉菜餅子。
餅子用炭火一烤,香味就飄了出來,引得屋門后頭的孩子咽口水。
鄭離驚給護衛使了個眼色。
護衛拿了個餅子塞給那孩子。
“不用給,你們吃,他吃過夜飯的。”大郎媳婦試圖攔住。
但餅子已經塞到孩子手上,那孩子愣愣的接著,有點不知所措。
“斧頭,快謝謝貴人。”沒能拒絕的大郎媳婦,只能讓兒子道謝。
斧頭低聲的道了謝,抱著餅子躲進了屋里。
鄭離驚不在意的笑笑,農家孩子多數都是見生人就害羞。
特別是窮苦人家,更是膽小生怯。
吃完兩個素菜餅子,李家婆子卻端了三碗雞蛋湯給他們。
“你們吃餅子干巴了些,喝碗蛋花湯暖暖胃吧!”
一個油汪汪的肉餅子說給就給了她家孫子,光燒熱水不足以表達待客之情。
只能把家里藏的雞蛋煮了給客人享用。
鄭離驚看著冒熱氣的蛋湯,再看看這家人樸實的面容,道了聲多謝。
但她沒喝。
而是讓給李家媳婦喝:“看小娘子氣色不大好,你來喝。”
面容有些瘦削的大郎媳婦驚訝,連忙擺手:“貴人您喝,我不餓。”
但鄭離驚把湯碗放到她手中,告訴她:“我不吃雞蛋,不要浪費。”
竟然有不吃雞蛋的人。
大郎媳婦捧著湯碗看向自己婆母,有些不知所措。
李家婆子聽到外人都說自家兒媳氣色不好,她只好讓懷孕已經四五個月的兒媳喝那碗雞蛋湯補補身子。
大郎媳婦這才捧著碗,小心翼翼的喝著對于她來說相當難得的蛋湯。
喝了一半就端進了屋里,想給兒子喝幾口。
鄭離驚聽到里頭的孩子說話:“娘,餅子好好吃,我吃小半邊兒,這邊兒你吃,這邊兒祖母吃。”
這話讓人聽得心酸。
女子懷孕生娃很辛苦。
家窮,就更辛苦。
但不因窮失仁,也難得了。
填了肚子,簡單的洗了個臉,就倒頭歇息。
昨夜受凍一夜,雖然吃了驅寒丹藥,但疲乏下還是受寒氣影響了身體。
兩個護衛也說話有了鼻音,需得好好睡一覺,明日才好趕路。
戌時中歇下,丑時中卻被院子外一陣拍門聲驚醒。
她沒有立馬起身,而是側耳細聽外頭的動靜。
一夜兩驚魂的李家人,被山響的拍門聲驚醒后都起身。
李大郎率先跑去開院門。
“大郎,我爹剛剛去了!”門外的人哭著訴說自家的不幸事。
把李家人都驚走了睡意。
接著就是亂中有序的安排誰誰誰去幫忙。
李家兩個兒子要去給各村親戚報信,李老大要去喪家幫忙。
李家婆子和媳婦孫子留家。
要是家里沒客人,婆子也要一起去幫忙。
聽清了外頭的事,鄭離驚翻過身繼續合眼。
她知道村里人死,通常都是四鄰協助料理喪事。
這家人很實誠,三個成年男子都去了幫忙。
喪家大概是親近的族人。
合眼想睡到天微亮就起身趕路,然而寅時剛過沒多久,再次被人聲吵醒。
連夜去給親戚報喪的李家二郎,摔傷腿被人背了回來。
家里都炸開了鍋,沒法躺了。
沒睡好的鄭離驚無奈起身正經算一卦。
看昨夜投宿前那掐指一算到底是哪里出了紕漏。
竟然接連不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