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著噴香宣軟勁道、裹滿肉湯土豆泥的饅頭,齊躍進忍不住直夸齊老太手藝好。
施老也連連點頭,“寶弟媽手藝確實好,做什么都好吃,我算是跟著寶弟沾光了!”
齊老爺子與有榮焉,“那可不,也不看誰的媳婦兒!
大巧是我們家的大功臣,家里家外都是她操心,我們聽她指揮就行。”
“大巧~(?≧3≦)?⌒☆棒棒噠,”璨璨抱著饅頭啃。
寧思涵戳了下小家伙鼓囊囊的腮幫,“要喊奶奶!不然下次奶奶做了好吃的,我們吃給你看。”
一句話就將璨璨逗的紅了眼眶。
齊老太笑著說:“好了,吃你們的吧。你們喜歡吃,我才愿意做。
明天中午煮紅燒肉!”
她的話一落,滿屋子里的人都高興了。紅燒肉啊,入口即化、百吃不厭吶。
“寶弟、涵涵,你們倆怎么回事啊?家里不缺你們那三瓜兩棗,咋還都接了勤工助學崗?”齊老太有些納悶了。
齊躍進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湊過去問道:“媽,你跟咱們之前的家屬院里的人還聯系不?”
齊老太老臉一紅,笑著說:“聯系啊,我守著電話呢,偶爾吧,給老姐妹們打個電話聯絡下感情。
放心吧,我每次都不超過五分鐘,還是每天上班之前、下班之后,不耽誤正事的!”
“也就是說,咱們那邊的事您知道個七八?”
“那可不,就是不知道,你要問什么,有你方嬸子、葛大娘她們在,我一個電話打過去就能知道了!”齊老太拍拍胸脯。
那可不,算上齊老太,她們是有名的三朵喇叭花,啥消息都逃脫不了她們的眼睛和耳朵。
“咱們那片,除了我們家考上大學,還有誰啊?”齊躍進問道。
齊老太拍了下大腿,笑著說:“你還真問對人了。咱們城里考上大學的不多,都是下鄉的知青們!
他們提前一年多就收到了從滬市發來的啥復習資料,早就準備著了。
對了,有意思的事給他們發資料的人,跟你同名同姓!
很多知青點的人都收到了,幾乎沒有一個落下的。
高考恢復的消息一傳出來,大家本來就復習了一兩遍了,有資料在,一個個鉚足勁地學習,好多考上大學的。
不說其他人,就跟你玩得不錯、還一起下鄉的劉小三就考上大學了!”
寧思涵先激動起來,小聲地說:“媽,不是同名同姓,就是一個人,是進哥。”
這件事她憋在心里很久了,就沒有能傾訴的人。如今她繪聲繪色地跟他們講述,當初她、進哥和親哥去滬市發生的事。
她撿著能說的說,其中就包括了齊躍進怎么說服出版社重新開紙型,怎么籌錢給知青們捐贈復習資料和書籍的。
聽著她說扛著麻袋去出版社,齊老太渾身都哆嗦。
“你們膽子可真大,就不怕遇上搶劫的?那可是一麻袋的錢啊!”
別說一麻袋錢了,就是一麻袋紙都能賣了換錢,有得是人惦記。
可接著齊老太樂呵了,自個兒又有了能炫耀的資本,“咱家寶弟太有本事了。
之前我聽人說,這些考上大學的知青們,還準備聯名登報寫感謝信呢。
回頭我去扒拉下,看看他們啥時候登的,登在哪里了……”
齊老爺子跟著笑,“對,找出來咱們裱起來掛在堂屋里。”
“這確實是個大功勞,”施老點點頭,自家這個干孫兒啊,總愛給人驚喜吶。
齊躍進捏著筷子愣了下,沒想到劉小三偷不到他的錄取通知書,卻仍舊上了大學。
“媽,你知道劉小三去哪里上學了嗎?”
齊老太搖搖頭,“不知道,你們不是玩得好,他沒跟你寫信?”
“沒有,我還是從您嘴里才知道他考上大學了,”齊躍進扯扯唇角,“您幫我打聽下唄?”
“行行行,”齊老太點頭,“明天我就給你打聽。”
齊躍進眸子微轉,低聲跟她說道:“媽,你不如讓方嬸子問問街道辦,正月十五那幾天,都有誰開介紹信了!”
齊老太記下來了。
出了門,寧思涵問道:“進哥,你覺得劉小三沒有能力考上大學嗎?”
“對,準確來說,他吃不了學習的苦,從小到大但凡涉及上課和學習,他都不能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被打斷。
而且我跟村長交代過,劉小三跟趙彩鳳他們一樣,摸課本的機會不多。”
齊躍進很了解劉小三。前世他聽說劉小三考上大學,驚訝的同時也為其感到高興,根本沒有想到劉小三頂替的是自己!
寧思涵點點頭,又跟齊躍進交流了今天查看檔案的情況。
“媳婦兒,他們的信息你記下來,先別輕舉妄動,等我找你的時候,咱們再調查驗證。”齊躍進認真地交代她,“冒名頂替是大事,不僅品德敗壞,還要受到法律制裁!
所以,他們不允許這件事被人發現,否則會做出瘋狂的事情來。”
“進哥,我聽你的,”寧思涵嗯嗯著。
次日一早,齊躍進就拎著國營飯店買來的包子,找八姐了。
齊涵暢背著書包、拎著暖壺下來,急匆匆要去食堂,就看到對面挺拔俊俏的弟弟,笑著跑過來:“寶弟你怎么來了?”
齊躍進將牛皮紙和軍用壺塞過去,“豬肉香菇包和紅糖水!
姐,你們機械學院的時小慧,你認識不?”
齊涵暢啃著包子點頭,“認識,我們機械學院男多女少,一共才二十來名女生,各個都是班花!
這個時小慧長得還可以、打扮時髦,說是她家里是山溝溝里的,通過她自身努力考上華清,有個有錢的老鄉就愛學習好的孩子。
他們認了干親。那有錢的老鄉,管她吃住穿衣和交通費呢。
寶弟,你怎么問起她來了?”
齊躍進扯扯唇角:“因為我懷疑她頂替了其他人的身份。
八姐你可不能跟其他人說,得配合我一起捉住她的尾巴!”
齊涵暢笑著點頭,“那等他們上課的時候,我們光明正大去旁聽,順道了解下時小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