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雅也沒多想,迅速的將其中一件玉佩放到物品交換區(qū)域,意識退出來。
躺在床上,開始開始思索著這二日的事情。
經(jīng)過今日晚上,她給那王信寶妹妹的藥的事后,看來過二日再去一趟那王家店鋪。
到時候就可以開始給他安排一些任務(wù)。
不過這事兒倒不急。
她空間中可還有這20余件的物品,一時半會兒,空間倒沒那么快能消化完。
但畢竟這老物件可不是常見之物,還是得讓那王信寶早些慢慢尋摸起來。
第二日一早,曹學雅起床后吃了個早飯,就回學校去上課。
接下來的兩日,曹學雅生活作息極為規(guī)律,學校、家中,兩點一線。
并沒有再去其他地方。
這日中午一回到家,就見家中她舅舅坐在客廳中與她爸說著話。
曹學雅見狀熱情的和他舅打了個招呼,就回屋放下書包。
程丹陽最近一段時間在市里其他地方參觀、學習各類近期需要采購的物品,因此已經(jīng)有多日未來姐姐家吃飯。
今日過來,也是心中有事兒。
程丹琴中午見到弟弟過來,又多做了兩個菜,等到幾人坐上餐桌開始吃飯,程丹陽才開始陸續(xù)說起店里的事兒。
店里的裝修已基本完成,因是開面館,并沒有裝修太豪華,只是進行簡裝。
另外店中常用的用具,如桌子、椅子、各種面館需要用到的物品,均都采購齊備。
特別是廚房需要用到的一應(yīng)用具,這些天以來,程丹陽在市里溜達,主要也是參考其他家店鋪廚房物品。
他們都是第一次做,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并不清楚,需要花些心思去琢磨。
這幾日下來,程丹陽基本已完成。
但他現(xiàn)在最著急的卻是其他。
他今日過來,也是想和姐姐、姐夫及外甥女商談一番。
吃完飯后,幾人坐下來,程丹陽繼續(xù)開口說到正題:
“姐姐、姐夫,店里的用品都采購齊全,隨時可以開張,只是店里具體賣什么,還是得商量一下。”
他之前只聽外甥女提到要開面館。
開面館就是要做面條,但就他這些天在省城其他店鋪所了解到的,大多開面館的一般不僅僅只做面條。
他們這地方是南北交匯處,吃面的人有,但吃米飯的人可是更多。
若是只做面條一項,他心中琢磨著,可能這賺頭就沒那么大。
既然將店開起來,他還是希望能夠物盡所用,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店鋪的作用與價值,適應(yīng)更多的人的口味。
只是這只是他心中所想,這店鋪在他私心認為,還是得姐姐、姐夫為主,他只提參考意見。
聽到他如此詢問,程丹琴一時也沒頭緒,轉(zhuǎn)眼望向女兒曹學雅。
曹學雅聽到他舅舅的詢問后,倒也沒猶豫,直接開口回復(fù)道:
“舅舅,這問題我考慮過,咱們店鋪只賣面,其他一律不賣。”
這個問題曹學雅一開始就思考過。
第一,面條方便,更方便且更容易將稀釋后的靈乳摻入到老湯中。
其二便是,若是兼顧著經(jīng)營其他,那實在是太累。
而且她想將她的這個店鋪做出口碑,口碑的主打便是面食。
并不準備摻和著其他。
而且這畢竟是他們第一次經(jīng)營店鋪,得邊經(jīng)營著邊總結(jié)思考不足,為后期做其他項目提供參考價值。
程丹陽聽到外甥女如此說,張了張嘴,有些欲言又止。
程丹琴也是連忙點頭同意,道:
“對對對,聽雅雅的,我們做面館嘛,那就先做面,至于其他的,那得先看看再說。”
程丹琴見女兒在聽到弟弟的問話后,立刻回復(fù),就知女兒之前對這個問題思考過,有過準備,并不是臨時起意。
因此這才在女兒回答過后,不假思索的連忙支持女兒的建議。
曹德明在旁也是微笑著點點頭。
其實他們家并不是缺錢,但女兒既然要賺錢,那他們做父母的只會大力支持。
而且女兒既然如此說,一定是有她的想法。
程丹陽本來還有心想再勸勸姐姐、姐夫。
畢竟這店鋪開起來了,若是能夠因經(jīng)營種類多,吸引來更多的客人,那對店鋪也是好事。
但沒想到他這外甥女話一出口,姐姐、姐夫兩人便無條件的支持,弄得他一時倒不好再說什么。
只能沉默的點頭應(yīng)是。
接著曹學雅低頭略微看了他舅舅一眼,這才開口道:
“舅舅,這店鋪里的面條可得你親手制作,這可是個體力活...”
她話還沒說完,程丹陽就臉上的笑容就綻開,忙不迭的點頭應(yīng)是:
“放心吧,雅雅,你舅呀,這些日子在家里,可是每日苦練呢。
放心,包在舅舅身上。
只是這面條十分簡單,只是有個問題...”
說完后他看了看姐及姐夫,其實這問題他放在心中已是多日。
這幾日他一直在省城的各個大街小巷,沒找到機會來到姐姐、姐夫家詢問。
這面條好做,畢竟熟能生巧。
他在家里試做過多次,倒不難。
只是這開面館的,最重要的可是湯。
若是這面的湯不行,那其他再好都是白搭。
而且他看他姐姐、姐夫,好似并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心中一時焦慮不已。
畢竟這店鋪既然開了,在他看來,那無論如何都得做好了。
因為這湯的事,他這些日子在家里可是琢磨了許久,深知這湯的關(guān)鍵,實在無法,店鋪已裝修完成。
不得已這才來到姐姐家,想聽聽姐姐、姐夫的意見。
聽到他如此詢問,曹學雅微微點了點頭。
看了一眼舅舅的面色,知道他這舅舅估計是已經(jīng)擔憂了這湯的事許久。
舅舅作為在省城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各個大街小巷也都極為熟練,自然知道若想將一家面館開成功,這湯可是靈魂。
而曹學雅既然當初提出了開面館,就一定是考慮過這個問題,看到舅舅回答后,自是當即點了點頭,回他舅舅的問話,道:
“舅舅放心,這問題我已經(jīng)考慮好了,等這周日你把舅媽和兩個表弟都帶過來,到時候咱們兩家先試吃一番,若有不滿意的再調(diào)整,大家也給些意見。”
聽到她如此說,幾人這才開心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