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回家,途徑鹵肉店,果斷買了一斤鹵肉,如此好消息,必須慶祝一下。
兩口子美滋滋地回家。
林慈溪做飯,陳平安繼續干活兒。
存糧這事兒,途徑很多,但多一條途徑,總是好的。
如今不過是出點力氣,不算啥。
林慈溪把一斤鹵肉都燉了白菜,半鍋燉菜,噴香。
主食依舊是二合面的饅頭。
兩人計劃帶上點糧食去齊家,雖然拜師了,但在齊家吃飯,陳平安的飯量屬實有點驚人,這一頓兩頓不算啥,要是天天這么吃,那可不成。
吃過飯,林慈溪又去缸里整了半袋面。
“這是不是有點少啊?”
陳平安看到林慈溪提來的半袋面,想到自己的飯量,感覺提這點面過去,太少了。
林慈溪丟給陳平安一個嫵媚的白眼,道:“這周快過去了,咱家的糧食也快吃完了,等休息的時候,多買點就是了!”
“也行!”
陳平安還真沒關注家里的糧缸,這些事兒,都是媳婦兒林慈溪在管。
不過,這也給陳平安提了個醒,得經常注意一下家里的存糧。
到了廠里,面先放在人事科,陳平安過去鉗工車間上班。
到了車間,就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
所有人都在忙活。
宋釗端著他那“勞動光榮”的大茶缸,美滋滋地坐在角落。
陳平安到了自己的工位,開始干活兒。
鉗工車間可是一直都有生產任務,完成了生產任務,才是私下練習技術的時候。
一下午,跑廁所的人都不多。
所有人,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陳平安估計,這個情況得持續到定級考核的時候,畢竟,這可是關系到以后的收入,是吃肉還是啃骨頭,又或者是喝湯,就看著定級考核了。
除非是傻子,不然的話,誰不得拼一把?
拼過了,才不會后悔。
甭說什么這次不過還有下次!
下次,誰知道在什么時候?
要是一年就考一次呢?
一下午,陳平安也是在爭分奪秒。
身體棒,干活兒的精力就足。
若是有個正規的游戲人物面板,陳平安的耐力條,絕對是整個車間最長的。
快下班的時候,不少人都有些累到了,手上的工作也暫時放下了。
雖然要拼,但也得注意勞逸結合。
宋釗不知道啥時候離開的車間,但這并沒有影響到車間里眾人干工作的熱情。
既定的生產任務早就完成,而且還是保質保量的那種,就連廢品率都降了下來。
練技術,就得專心,可不能吊兒郎當。
放工鈴聲響起,所有人開始整理工作臺,下班。
陳平安也放下手里的工件,收拾工作臺。
一切處理好,沖!
“平安這小子,這體格子,太占優勢了!”
“可不是嘛!”
“快下班的時候,我都沒力氣了,這小子還在那兒唰唰唰地忙活著!”
幾個老師傅看著陳平安一溜煙兒跑出去的聲音,很是唏噓不已。
陳平安可不知道這個,他匯合了林慈溪,帶上面粉,去找鄭燮。
鄭燮瞧見陳平安綁在車后座上的面粉袋子,也沒說啥,但看陳平安的眼神,越發滿意。
懂事兒的徒弟,誰不喜歡?
再者,這徒弟的飯量,是真的太大了!
饒是鄭燮有些家底,也扛不住陳平安這么吃。
早上的時候,王媽才跟他說,這要是陳平安天天跟家吃一頓,家里每個月的糧食得翻一倍才行。
鄭燮只是笑呵呵說了一句“能吃是福”,就想著回頭家里多存點糧,結果都還沒開始行動,陳平安就自己帶了。
“老師,那啥,您別嫌少,家里糧食快吃完了,想著休息的時候去買來著!”
“有這份心就好!”
鄭燮笑笑,“你這飯量,實在是有點嚇人,不會你倆一個月的工資,都吃飯了吧?”
“嘿嘿……”
陳平安能說啥?
目前的確是這樣!
不過,鄭燮也笑了,道:“等你那兩個機器造出來,我估摸著,你的工資會漲一大截子,說不定能拿工程師的工資!”
“真的?”
這工程師的工資,可在八級工之上,起步就是一百以上,用現在錢來講,那就是一百萬以上。
“**不離十吧!”
鄭燮白天去保密車間看了,進度喜人。
陳平安設計的兩臺機器,結構并不復雜,樣品機出來,頂多一個周。屆時,陳平安掛個工程師的名號,誰敢挑刺?
這個時期,真正的唯才是舉。
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上學。
但并不是所有沒上學的人就沒本事!
所以,學歷是一方面,成績又是一方面。
陳平安沒學歷,但有成績。
到了齊家,照舊學英語,陳平安跟林慈溪分別讀了一段英語,陳平安的表現無疑是比林慈溪要好得多,畢竟,有掛,而且上輩子有學過。
但林慈溪的發音異常標準,比陳平安這個開掛的都要出色一些。
這就是天賦怪!
對于兩人的表現,鄭燮十分滿意。
讀音對了,剩下就是記住所有單詞的意思。
這就是個背誦的過程。
而這,更不是問題了!
一摞老舊書籍擺在了夫妻倆的面前。
最上面一本,《英華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08年編著。
然后是《英文文法ABC》,上海世界書局;《英語捷徑》,商務印書館;再就是《五車韻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作為初中課本的英語教材,如《開明第二英文讀本》、《綜合英語課本》!
“這些,就是你們近期要學的,都回去自學,一個周后,再來!”
鄭燮表示,絕對不是因為供不起陳平安吃飯。
主要是怕王媽太累了。
自家這都是些老骨頭了,總不能讓陳平安跟林慈溪過來學習,還得負責做飯吧?
所以,英語讀音入門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學。
語言這玩意兒,會讀之后,就是記憶的過程。
記住了字詞語法,那么,其他的都不是事兒了。
況且,這倆孩子的天賦都這么出眾,也就不用鄭燮見天盯著。
對此,陳平安表示,完全沒問題。
不在鄭家吃飯,他還自在一些。
……
從鄭家出來,兩口子心情十分愉悅。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回家自學,才是最舒服的,想怎么學就怎么學。
可若是在鄭燮面前,那就得規規矩矩,注意儀表儀態,實在是有些不夠自在。
兩口子要說話,還要規規矩矩,生怕失了禮,這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