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珺在沙發上坐好,看媽媽把筆記本電腦連接上臥室里面的小電視機,和媽媽一起看電影。
這是一部短片,前面顯示了一下XX電影節最佳外語短片的片頭,然后就直接開始了。
電影一開頭是一對年輕男女在湖濱草坪上談戀愛,看背景里很多外國年輕人的樣子,應該是國外大學校園的意思。
男女主卿卿我我了一陣,男生說了個笑話,把女孩逗樂了,兩個人笑的在草坪上抱著滾了幾圈,下一幕就出現了一個兩道杠的塑料棒棒。
趙珺立即明白了,前面草坪打滾隱喻滾床單。
男主向懷孕的女主承諾回家找父母商議結婚,轉頭飛機劃過就不見人了,留下女主一個人,女主去咨詢醫生,結果醫生告訴她本州法律不讓打胎。
女主絕望地回家,她父母是典型移民,望女成鳳,好不容易供出了一個大學生就指望她了,自然無法接受女主未婚先孕,又把她趕出家門。
女主不得不生下孩子,一邊打工一邊上學一邊養孩子,好不容易畢業了找個工作還得還學生貸款,反正就是過得很慘。
過了幾年,女主把孩子養大了上學了,之前的男友突然出現,想要帶走孩子。
原來渣男是個富二代,玩太花導致無精癥,再也生不出小孩,才想起來大學時候和前女友有過個小孩來搶孩子了。
富二代趾高氣昂想用錢讓女主滾蛋把孩子交出來,被女主一刀攮死。
“啊?”趙珺和趙書敏目瞪口呆,怎么劇情突然進展到這里了?
女主攮死了富二代,自然被抓了,她單身母親獨自撫養孩子,又沒什么錢,只能申請法律援助,律師給她辯護,提供了女主長期精神疾病的用藥證明,女主一直有抑郁癥,后來轉成雙相情感障礙,總之攮死富二代的時候是犯病了。
律師還動用輿論的力量,宣傳女主作為單親母親多么努力養大孩子,為了保護孩子不得不殺了前男友,還讓女主寫書宣傳,為女主吸引了一票粉絲。
也正常,連環殺手在國外都有很多粉絲呢!
最后法庭宣判,判處女主幾個月的社區服務,女主被帶離法庭的時候,鏡頭停留在她嘴角的微笑。
結局是女主成為了暢銷作家,和孩子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劇情發展如脫韁野馬,這個暫且不說,光以一個新人的作品來看,這部短片還是合格的。
鏡頭、配音、剪輯什么的都按做的挺不錯,就是色調稍微有點暗,跟首都霧霾天一樣,不過配這個劇情倒是很合適。
一開始談戀愛的部分有點死板,僵硬套公式的感覺,但是后面跑脫了的劇情就拍得很好,導演放飛自我了以后飛得很好。
是能吸引人看下去的電影,從這一點上看已經合格甚至優秀了。
趙書敏本來打算在電影出現血腥暴力之類的少兒不宜的劇情時擋一下,這種獨立電影嘛,導演很容易就劍走偏鋒。
但是全片沒有任何血腥,連女主攮死渣男那里都是轉換成涂鴉簡筆畫代替了,而且看到這里她太震驚了都忘了要擋。
看一眼,趙珺沒表現出害怕的樣子,還好還好。
“寶貝,我們星期六去試鏡這個導演的電影好嗎?”趙書敏努力調整語氣,她不想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太急切。
她和丈夫確實想要把女兒培養成明星,但又不想強迫女兒去演戲。
這個度很難掌握,趙書敏不能保證萬一女兒真的成功入行以后自己在巨額片酬面前可以堅持自我,尊重女兒的意愿,所以盡力在趙珺演戲只是個興趣愛好賺點零花錢的時候抵制誘惑。
“那我還想去吃肯記!”
媽媽直接答應了:“好,面試完回來就帶你去吃。你每次去就只能吃土豆泥,肯記的土豆泥有那么好吃嗎?”
趙珺用力點頭:“好吃!”
作為一個演員系統,系統自然是對宿主的身材有所要求的,高油高糖的食物吃了會降低體質點數,但系統也不是那么死板,要宿主天天啃菜葉子,每周系統會給一個放縱餐機會,可以只嘗味道不影響數據。
有這機會當然要吃容易胖平常不敢吃的,趙珺才上幼兒園趙書敏不會給她點炸雞吃,就算去吃快餐也只能吃點土豆泥了。
趙書敏摸不清小盛導喜歡什么風格的演員,也沒辦法給女兒臨時培訓一下,只能在面試那天按照電影據說是鄉村背景,給趙珺穿了比較樸素的衣服,扎倆小辮。
很快到了周六,面試就在中戲校園里面,趙書敏租的就是以前教職工的老房子,很近。
班級群里面的通知是周一面試,但劇組實際上多租了幾天,在周末先面試需要的兒童演員。
趙書敏帶著趙珺到的時候看到了不少帶孩子的家長,有少數臉熟的,但大部分不認識。
趙珺到京城來上幼兒園以后拍戲變少了很多,一方面是京城這邊劇組不如橫店集中,角色本身就少了,另一方面是競爭變大了。
本來兩三歲的兒童演員也談不上什么演技,自然是人脈廣的就能演上。
依靠在家里模仿表演還有偶爾當群演的經驗,趙珺的演技現在是LV.43,還算不上一個合格的特約演員,但已經比她見過的所有兒童演員要高了。
何葉欣和幾個學校的教職人員還有學生志愿者在幫忙組織演員候場,隨機抽簽的時候趙珺抽到了一個中間的簽位,按照順序在禮堂下頭坐好了。
禮堂舞臺的幕布被拉起來了,叫到號的小演員就從舞臺邊上上去試鏡。
趙珺前后的號都是身高差不多的小女孩,一排六個座位剛好坐下。
三家都是媽媽帶女兒。
“小朋友你們幾歲了?”打扮得比較精致的年輕媽媽牽著她女兒,彎下腰來笑瞇瞇地問另外兩個孩子。
“我六歲半了!”個子最高的女孩先回答。
“我也馬上六歲?!壁w珺也回答了問題。
“那和我們逸然一樣大。逸然,剛好這里一個小姐姐一個小妹妹,你們三個可以一起玩?!蹦贻p媽媽推了推女兒,又說了幾句讓自己女兒和同齡人交流,然后就和家長聊起來。
從三個媽媽的對話中,趙珺了解到另外兩人的家庭背景。
年齡最大的女孩邱曉園個子最高,比另外兩個女孩早一年出生,是十月份的,所以沒趕上上小學。她媽媽比趙書敏還大幾歲,專業舞蹈演員出身,三十多歲退役了才結婚生子,她和小盛導的妻子是校友,被母校老師介紹來試鏡的。
邱曉園也在學舞蹈,肉眼可見的四肢特別修長,很有氣質,不過她稍微有點過于活潑了,不太坐的住。
另一個女孩叫韋逸然,上個月剛滿六歲,父母都是985本科top2碩士。她媽媽最年輕還不到三十歲,本科就結婚,懷著孕讀研現在還考試了博士正在讀,學的是教育類,所以感覺稍微有點雞娃。
韋逸然從小學鋼琴,也學舞蹈,各種補習班還上了一堆,她媽媽說她來面試主要是為了豐富簡歷好申請小學。
“申請小學還要簡歷?”邱曉園媽媽和趙書敏都震驚了。
“當然了,上了好小學以后才能上好中學。現在好的小學都要看簡歷的,幼兒園就得學英語、音樂、美術、舞蹈,最好還要有點體育特長,逸然鋼琴考到3級了,但是班上有女孩子都考到4級了,我們還不是最好的,只能多加點社會活動?!?/p>
韋逸然媽媽說完就向邱曉園媽媽打聽:“邱老師有沒有幼兒舞蹈教的好的朋友能推薦一下呀?北舞附中出身的老師都好難約到。我們逸然也不走專業,就是想考級。”
邱曉園媽媽面色復雜地答應了,側頭看了一眼啥也不知道咧個大牙笑的女兒,邱曉園正在向另外兩個女孩展示她的手腕能向后翻到銳角。
趙書敏看著趙珺,也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對趙珺的教育太放松了。
趙珺也有在學音樂和舞蹈,音樂學鋼琴小提琴都有學。
但她學小提琴一個星期兩節課,就在租的小區門口的培訓機構,老師是附近音樂學院兼職的大學生;鋼琴是買了個電子琴趙書敏在家里自己教點樂理,主要是為了陶冶情操;舞蹈是上的大課,一周一次,十來個小朋友也不限年齡,就是讓她增加點運動量活動一下。
不管是在哪方面趙珺都沒有表現出特別喜歡和天賦,趙書敏也就沒有推動她往深入走。
而且趙珺沒有首都戶口,在首都上不到好學校,和韋逸然不是一個賽道的,還不如回老家或者是去橫店附近上學,沒必要這樣啥都學。
趙書敏很快放寬心了。
得知趙書敏是行內人趙珺也有表演經歷,兩個媽媽向她打聽一些行業內幕。
趙書敏耐心地講解,但也不乏一些恐嚇勸退:“兒童演員很不好做,角色很少競爭很大,而且難拍。
再小一點的時候還好,兩三歲嘛,要拍小孩子也就是拍哭哭笑笑或者玩,多花點時間都能拍出來。
到了五六歲就開始不一樣了,角色要復雜多了,孩子理解不了角色怎么辦?就只能換年紀更大的。
讓七八歲的演五六歲的,初中的演小學的,你們看見劇組的試鏡通告了沒?就是只限制身高不限制年齡的。這就要孩子個子矮長得小,有些家長就會不給孩子吃飯,想要孩子長慢一點?!?/p>
韋逸然媽媽皺起了眉:“怎么這樣???一點都不科學。”
舞蹈圈和演藝圈也算是有點關系,邱曉園媽媽大概也聽說過一些:“有這樣的,我們學舞蹈的也要控制飲食呢,光控制飲食還好就是少吃點吃健康點,我聽說有些讓小孩當模特的家長給小孩打抑制生長的藥。
真的是,別人家孩子長不高還去醫院看打生長激素,這些家長孩子已經比同齡人矮了,還去控制身高,想趁著孩子小賺這個錢,都不考慮孩子長大了怎么辦!真是黑心。”
媽媽們連連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