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新鮮的蘋果,放一晚上,就爛成了黑色,一卷剛剛拆開包裝紙的卷紙,一夜過去,就碎成了細屑。
這就導致,幸存者們不得不像上班似的,每天都得定點去搜集物資,面對街道上的尸潮和駐守在物資點附近的擬人。
陳凱也是十分郁悶,自己變成了一棟大樓不說,還被困在了一個末世箱庭里,他手里的劇本不是輻射76,而是生化危機6,他能用29層樓的高視角看到城市邊緣的景象,每到夜幕降臨,哈蘭市一河之隔的機遇城燈火璀璨,軍隊的營地燈火在岸邊閃爍,空氣墻外就是文明世界。
在兩個月前,發生了兩件事,讓本來已經逐漸麻木沉淪的陳凱受到了沖擊,并找到了一絲轉機。
第一件事算是悲劇,樓里有一個悲傷的母親,在一個夜晚,受到了擬人變化出的兒子的蠱惑,偷偷關掉了紫外線燈,頓時,大量線條狀擬人涌入大樓,展開了屠殺。
幸存者們用手持的紫外線燈和樓內部分改造過的紫外線燈過道,勉強殺掉了半數擬人,但也是死傷慘重,而且,在激戰中,槍聲吸引來尸潮,殘余的幸存者們不得不選擇放棄這個據點。
第二件事則是拜第一件事所賜。
當幸存者們殺死這些擬人之后,陳凱居然感受到了某種力量的存在,這股力量被大樓的墻壁和天花板吸收,轉換成了某種他可以使用的能量,而那些殺不死的擬人,仿佛是被他吸收了。
隨后,他覺醒了一種能力,可以用這種能量,將大樓里的幸存者制作成某種替身,就像是自己造出來的擬人亞種,同時,還能制造出大部分大樓內存在過的武器和物資,比如軍警們使用過的AR15步槍、格洛克手槍、軍刀、背包等等。
但悲催的是,他制造出的擬人并不具備自主行動能力,且無法長時間存在,最多只能維持50分鐘,而他創造出的那些物資和武器,也是如此。
就在他苦思冥想,這能力的意義何在之時,陳凱又發現,自己居然可以憑空侵入原本世界的網絡空間,通過散布模因,來發送消息。
于是,他便有了一個想法,制作一款手機游戲,在QQ群里傳播,讓那個世界的玩家們,操控自己創造的擬人,在哈蘭搜集物資,擊殺偽人,充當自己的手腳,不斷壯大自己,并尋找轉機?
陳凱穿越前,不僅是一個資深玩家,還在一家游戲公司任職策劃,變成大樓之后,運用這股神秘的力量來制作游戲,根本不需要編碼,只需要考慮設計。
他先是將這股能量進行量化,然后取名為“生存幣”。至于游戲的類型,以擬人50分鐘的持續時間和哈蘭目前的現狀,他決定采用塔科夫的搜打撤為主要玩法,日后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的變化,再做修改。
游戲的載體并不是網絡小說里常見的“VR擬真游戲頭盔”,而是隨處可見的手機。
因為就他穿越時的年代來說,原本世界的科技水平也就停留在了“屏幕時代”,而他在現階段也沒有能力把玩家傳送過來,所以選擇手機這個保有量最多的載體,是最合理的。
幸存者們在陳凱這里生活了一年,里面的每一個人他都十分熟悉,所以他挑選了七個比較有特點和戰斗力的人進行擬人化。
并且,陳凱還根據這些幸存者們外出搜索的經歷,從他們的記憶之中得到了一些地圖作為參考,率先框定了以哈蘭購物廣場為中心的一片區域作為游戲的第一張圖。
這個區域距離遠光公寓也就1公里不到,他可以遠遠的看到高架橋下的購物廣場,還有一片低矮的居民樓。他現在的能力,足夠把自己生成的擬人投放到那里去。而從玩家角度來看,那便是出生點了。
陳凱也試圖加強這些幸存者,把角色強度做成毀滅戰士或士官長,但很可惜,以他目前的能力,只能保證100%復制出同樣身體技巧和體能的復制體,并不能給他們開掛。
而這些擬人,連同他生成的武器彈藥,還有地圖上,他投射出去的那些標明價碼的收集品,都是要實打實的消耗掉自己的能量的,畢竟他沒辦法為現實中的物資標價。
也就是說,玩家控制的擬人帶著一身裝備出門,如果死在了外面的,那對他而言就是純粹的損耗。
但如果,玩家能夠在外面擊殺掉擬人,吸收了它們的黑霧,然后,還能帶回來一些現實世界中的物資,那么他就能獲得能量的提升,還能拿到外界的物資。
這等同于銀行放貸,出現壞賬和賠本是在所難免的,但他就是要博一個幾率,賭一部分安全撤離的玩家所帶來的能量和物資,能跑過其他玩家造成的損失。
外界那些保質期很低的物資一旦被玩家帶回來,就會自動出現在大樓內某個房間里,當然,這些物資也會在一夜過后腐爛消失。
但不要緊,大樓里出現過的東西,他都能用能量幻化出來,包括食物!雖然這些東西在50分鐘之后也會消失,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變出來的食物給真人吃會不會把人吃死……但,只要出現在了公寓內部,他就可以消耗資源不斷的將它們生成出來.
總之,他可以借助玩家們的行動,來擴充自己的物資庫,物資種類當然是越豐富越好。
雖然玩家們直接去獵殺擬人對他而言幫助最大,但他不僅要能量也需要物資,而且作為游戲策劃,他很清楚玩家有多唐。
擬人其實很厲害,作為一個游戲,玩家沒有恐懼,只會一味的往前沖,打不過就再來一把。他的能量是有限的,再說了,這滿城的喪尸也不是擺設。
玩家沖死了大不了再來一把。他損失可是制作擬人和裝備的能量啊。沒有撤離機制,玩家們天天在外面沖,很快就能把他老本掏空。
況且……在大地圖上殺人的游戲可太多了,也不太好玩。游戲需要關卡設計、玩法規則、挑戰、挫折和獎勵,隨意殺人只能爽一時,沒有設計的游戲,畫面再好也無法長久運營下去。
現在最火的游戲就是搜打撤,玩家盤子很大,最容易吸引玩家來玩,而且搜集物資和擊殺擬人的目標也都能涵蓋在玩法里,撤離機制也能讓玩家把東西給他帶回來。
玩家的行為不可控,那些沒標價的真實物資或許不會有玩家愿意攜帶,但只需要后續制作一些類似避難所任務的系統就夠了,當務之急是先把游戲大框架給跑起來,把玩家群體總量跑起來。
至于游戲的畫面表現,則完全不是問題,玩家角色的眼睛就是陳凱的攝像頭,他能通過這些角色的眼睛觀察每一個玩家的表現,也能讓這些擬人看到的東西投射到玩家的手機上。
而陳凱只不過需要設計一套操作規范,讓玩家通過一塊屏幕,就能完成各種各樣的動作,
這一點都不難,因為,根本不需要徹底的擬真,許多動作能讓擬人的神經系統和大腦運動皮層自動完成,玩家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來發送指令。
最先完成操控測試的是渡邊美惠子的擬人,陳凱設計了一種類似半自動QTE的方式來實現她高超的跑酷和攀爬技巧,只要屏幕上出現綠色線條或黃色線條,讓渡邊跑過去,她就能自動攀爬和跳躍。
在逐一完成了武器裝備的生成和操作界面的設計之后,陳凱又根據自己的模樣生成出一個擬人,操控著他來到了當初幸存者領袖所在的房間。
“我是凱爾陳…《最后的光芒》的制作人……”
陳凱根據渡邊美惠子等人最后一次外出搜索行動的記憶,制作了游戲的宣傳片,然后,傳播到了原本世界的QQ群里。
他不需要加入任何群聊,他只需要將模因傳播過去,自然就會有一大群人往自己的游戲群發視頻了,并且,他們都會認為,自己只是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