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誠被秦勉召喚,來到刑警隊伍里面。
在小鄭小胡這些刑偵干警眼中,陸誠早就不是區區一名派出所見習民警了。
他所表現出來的天賦和能力,甚至比一些老刑偵都要強。
十一點方向的高坡上,從草木的壓痕判斷,這個地方就是兇手隱蔽起來射擊的位置。
秦勉、蘇清舞幾個人已經在這個高坡上勘查了一陣,技術組也過來采集了一些有用的線索。
陸誠過來之后,秦勉便問道:“陸誠,當時你離兇手最近,說說你的看法。”
蘇清舞、小鄭小胡都看著他。
陸誠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在高坡上轉了一圈,了解情況后,才緩緩開口道:
“這處高坡上的土質松軟,從草木和泥土壓痕的緊實度、還有這塊墊肘石判斷,兇手在這個坡上趴了很久,說明這是一起經過計劃的謀殺案,而不是臨時起意的流竄作案。”
小鄭插嘴道:“你怎么知道這塊石頭是兇手用來墊肘的?”
陸誠淡淡道:“這很簡單,你自己按照壓痕趴一下就知道了,那個位置正好架槍墊肘,如果不是長時間潛伏,不用拿石頭墊。”
小鄭豎起了大拇指,夸道:“牛啊,不愧是你。”
秦勉瞥了眼小鄭:“牛什么?你別打岔,如果他連這個都看不出來,我都懶得叫他過來。”
“陸誠,你繼續說。”
陸誠點點頭,繼續道:“從這個位置以扇形向東西兩邊延伸,有四條鞋印的方向。”
“說明兇手不止一次勘查過現場,他在尋找最佳的逃離路線。”
“所以,兇手很可能熟悉場地,熟悉活動時間,了解參與人員,了解比賽規則……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精準命中目標心臟,再順利逃跑。”
“我詢問了歐陽老板,這次真人CS槍戰比賽,只對俱樂部三年以上的資深會員開放,總共有53人。”
“歐陽老板聯系了這些人,有空或者有興趣來參加的,只有21人。”
“聯系的時候,自然是告知對方活動的時間地點。”
“其余31個資深會員都要一一排查,還有俱樂部所有工作人員。”
陸誠分析完畢,他已經說出了明確的調查方向。
秦勉滿意點頭,分析得很透徹,思路清晰。
蘇清舞則是眸光晶瑩地看了陸誠一眼,他很優秀。
刑警隊的一幫人看著陸誠,眼神駭然。
因為剛才秦勉和蘇清舞,這兩位他們刑警隊的智力擔當,也已經分析過了。
得出的結論和陸誠分析的一樣,就是先要調查俱樂部的內部人員和其余資深會員。
只不過,陸誠的分析依據更加充分。
好家伙,這下他們刑警隊有三個智力擔當了。
小胡心中有一個疑問,忍不住開口問陸誠道:
“你剛才說剩余的31個資深會員都要調查?”
“這不對啊,資深會員有53個,21個來參加活動,53減去21等于32啊,你不會算數啊?”
“還有,活動人數是22個,你怎么說是21個?你信息掌握錯了啊!”
陸誠瞥了眼小胡,解釋道:
“秦隊也是這家俱樂部的資深會員,你難道要把他當成嫌疑人訊問?”
“參賽人數確實是22個,但其中資深會員是21個,還有一個是我,我也參賽了,但我不是俱樂部的會員。”
小胡:“……”
小鄭問道:“你連會員都不是,為什么能參加活動?”
陸誠道:“歐陽老板見識過我神乎其技的槍法,所以邀請我來參加,是因為實力,懂?”
小鄭:“……”
蘇清舞美眸瞥了眼陸誠,神乎其技的槍法?
秦勉看了眼小鄭小胡這兩位臥龍鳳雛,皺眉道:
“你們的腦子能不能多拐道彎?”
小鄭和小胡臉一紅,感覺智商被按在了地上摩擦。
陸誠在這塊區域掃了一圈,系統技能【蛛絲馬跡】并未觸發,便問道:
“秦隊,兇手長時間潛伏,肯定會留下一些細微的痕跡,比如皮屑、汗漬、發絲、衣物纖維等,技術組來采集過了嗎?”
秦勉點了點頭:“找到了一點皮屑和衣物纖維。”
陸誠知道肯定采集過了,否則這塊區域有線索或物證,肯定冒綠光。
現在DNA技術靈敏度很高,即使一點微量生物痕跡,也能檢測出來。
技術組找來了假人,放在尸體中槍躺倒的位置,根據濺射的血跡,子彈射入身體的角度,進行彈道重建。
這是項技術活,通過測量被害人(假人)身上彈孔的位置,高度、角度,結合射擊點的位置,用激光測距儀、全站儀等工具,以精確計算出子彈的飛行軌跡,最終反向定位出最可能的射擊點范圍。
倘若兇手清理了射擊點,這個“原點”是客觀存在的物理位置。
目前射擊點位置已經確定,但彈道重建依然很重要。
結合傷口情況,能精確計算出槍口到目標的直線距離。這對判斷槍支性能、兇手對射程的把握很關鍵。
而彈道軌跡的穩定性、是否有異常偏航等,能反應槍支的精度、膛線狀況、槍管質量等性能特征。
精確的彈道數據,還可以錄入數據庫,與未破案件或未來案件進行對比,判斷是否為同一支槍支作案。
尸體已經在法醫手中解剖,技術人員當然也會對那枚子彈上的痕跡進行深入分析。
從而推斷槍支的制作工藝,可能使用的工具,比如特定型號的車床、鉆頭,材料來源,比如特定規格的鋼管,從而大大縮小嫌疑人的范圍。
秦勉摸著下巴說道:“大概率是自制槍械,光是從子彈上分析,數據還是太少,最好有彈殼。”
蘇清舞搖頭:“兇手的反偵察能力強,從射擊點殘留的極少痕跡就能看出來,他不可能把彈殼留在現場。”
“臥龍”小鄭道:“那他為什么不清理這么多留下的鞋印?”
“鳳雛”小胡道:“草木的壓痕也可以還原,這樣不就掩蓋了射擊點的位置嗎?”
陸誠搖搖頭,解釋道:“鞋印太多,清理的話浪費時間,若是留下‘二次痕跡’,反而麻煩。”
“42碼的戶外鞋很常規,鞋印并不能成為關鍵線索。”
“剛才蘇隊也說了,兇手的反偵察能力很強,所以肯定知道警方會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彈道重建,照樣能找出射擊點的位置,所以沒必要掩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