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摩挲著小金龍,腦袋里想著,怎么補償一幫人。
3000,對楊光樹來說,就是白菜價。
以前,楊光樹是個窮逼。
一心只想坑他們,占便宜。
現(xiàn)在身價不菲,不想再做那缺德事:
“我真心結(jié)交幾位兄弟,3000,我收了!
說實話,這個價格轉(zhuǎn)手我還得虧錢。
但我是留著收藏,不在乎多幾個錢。
誰讓幾位老哥不遠萬里,幫我把大紅袍母樹弄來!”
免費送。
雖說做的事見不得光,但幾人很有誠信。
就目前這交通條件,想來運輸吃了不少苦頭。
做人得懂得知恩圖報。
千里送鵝毛,都得上座。
更何況大紅袍母樹。
“那就多謝楊兄弟了!”
幾人也沒客氣,奔波勞碌半輩子,還窮的叮當(dāng)響。
楊光樹大方,他們也投桃報李:
“楊兄弟,這次搞了一批好貨,量不少。
這幾件宋瓷,送你了!”
“宋瓷?”
楊光樹比田文靜還稀罕。
“對,這一批都是宋瓷。”
好拿不好帶。
光是運送,他們都跑了好幾趟。
路途遙遠,差點跑斷腿。
“大概多少件?”
后世宋瓷,論片賣。
如果真的搞到一大批,那自己的展覽館,堪比皇宮。
明明邊上沒人,李成富卻對著楊光樹耳語:
“不下于1000件。”
“臥艸,這么多?”
干完這一票,這一幫人不會金盆洗手吧?
其實,這一次搞到這么多宋瓷,朱元慶也很意外。
明明是元墓,但偏偏陪葬品以宋瓷居多。
想來,是墓主在世的時候,很喜歡宋瓷。
幾人猜測,也有可能是掠奪前朝之物。
“楊兄弟,你能不能吃得下?”
如果全部交易,將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
楊光樹投資省城批發(fā)市場,工業(yè)園區(qū),在西南已經(jīng)是公開的秘密。
現(xiàn)在一幫人,害怕楊光樹沒實力支付。
“有多少我都要。”
師兄弟幾人,有點門縫里看人。
我楊光樹特么再窮,買古董的錢還是有的。
怕幾人貨比三家,楊光樹先開價:
“宋瓷,稍微稀有一點。
價格方面,比其他朝代普通瓷器略貴。”
幾人點頭附和:“嗯,我們做古董生意這么久,很少遇到宋瓷。”
楊光樹懶得揭穿幾人,你們可是手藝人,吃技術(shù)飯。
做個屁的古董生意。
生意方面,一直是李成富負責(zé)。
討價還價,他最拿手:
“楊兄弟,近兩年古董價格大幅上漲。
普通貨色我就不說了,也就價值個一兩塊,送人都不要的東西。
皇家御用之物,現(xiàn)在最少都是大幾十到小幾百。”
宮廷擺件,用具,向來都受大眾追捧。
這個楊光樹是知曉。
名人之物,才有歷史價值。
俗氣、難聽點,就是值錢。
“李哥,其實你沒必要說這些。
兄弟我懂事。”
宋瓷,市場價本來就不低。
除非是不懂行賣家,賤賣的也有。
要不然,何來撿漏一說。
被點破,李成富也不尷尬。
怕的就是裝傻充愣。
“楊兄弟,你大概給個什么價?”
忙活了這么久,心里有個數(shù)。
“如果都是皇家用品,還跟樣品一個檔次,我給1000一件。
都是老熟人,我們兄弟沒必要來回討價還價。”
楊光樹直接封頂,省的這一幫人有小心思。
“多、多少?”
這個價,把一幫師兄弟差點驚掉下巴。
直接震傻那種。
楊光樹重復(fù)一遍:“1000一件。”
一幫師兄弟,拿筷子的手忍不住顫抖。
量太大,以為楊光樹會打?qū)φ邸?/p>
誰曉得,這家伙反其道而行之。
直接拿錢砸他們。
怪不得這么多人愿意跟他打交道。
“楊兄弟,我們現(xiàn)在就去給你拿貨。”
一幫人酒也不喝了,迫不及待完成這筆交易。
“不急,先喝酒。”
其實,楊光樹巴不得現(xiàn)在把貨送到他面前。
“楊兄弟,酒晚上再喝。”
幾人起身就要離去。
“既然幾位老哥著急,那我叫幾輛車卡去幫忙拉貨。”
“那就多謝楊兄弟了!”
這樣更好,省的他們來回搬運。
楊光樹一個人,喝酒也沒意思。
一碗飯下肚,就去研究大紅袍母樹。
李元英看的著急:“楊哥,什么意思出發(fā)?”
“出發(fā)什么?”
楊光樹把去省城的事,拋之腦后。
“去省城呀!”
“明天再走,沒看我忙著種樹嗎?
去收拾桌子,一天天的只曉得吃,活也不干。”
楊光樹把這大小姐打發(fā)去干家務(wù),省的她啰嗦人。
開車出門。
閃現(xiàn)回后世,買了不少生根粉,營養(yǎng)液。
回到大隊,楊光樹招呼一聲,來了幾個社員幫忙:
“光樹,你栽這樹樁子干嘛?”
“朋友送的茶樹,栽著玩。
先別慌忙移栽,放水里泡半個小時,吸收一下。”
楊光樹把生根粉攪拌均勻,幾人抬著樹,放進大水缸。
“光樹,沒必要這么講究吧?”
“光樹,栽好再澆水也是一樣。”
一幫社員,又不是沒栽過樹。
從未見過這么麻煩。
楊光樹解釋了一句:“這是生根粉,增加成活率。”
泡好,移栽。
楊光樹又掛了兩袋營養(yǎng)液。
社員們看的牙疼:“比照顧孩子還難伺候。”
……
翌日。
李元英開車一路沒踩過剎車。
“英子,開慢點,你嫂子還很年輕。”
幸好,這年代路上半天看不到一輛車經(jīng)過。
“楊哥,我也很年輕,比你還惜命。”
她連男朋友都沒談過,也不想歸西。
楊光樹沒好氣道:“那你倒是開慢點。”
……
一路疾馳,來到大院。
一個急剎,來了個側(cè)方位停車。
“娘,娘,飯做好了沒有?你閨女都快餓死了!”
剛下車,李元英就扯著嗓門喊。
“元英回來?”
回答她的,是幾個中年婦女的聲音。
不是她娘。
有人在她家,李元英并不意外:
“嬸子,你們也在呀!”
自從她到來,曉得她未婚配,家屬院的大娘們就打起她的主意。
家里男人,跟趙忠仁在一個單位工作,覺得門當(dāng)戶對。
“唉,大海今天休息,你娘說燈泡不是很亮,我喊他來幫忙換一下。”
李元英往里一瞅,很是無語。
不止大海,還有幾個年輕人在收拾院子。
此刻的她,好想回小平大隊。
“元英同志回來了?”
幾人更有干勁了。
挽起衣袖,拼命表現(xiàn)。
李明鳳很是無奈,都是老趙同事家屬。
打不得,罵不得。
別人一片好心,更是沒法拒絕。
楊光樹一臉懵逼,李元英是趙忠仁未過門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