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回宮的路上,坐在公主駕輦里的朱福寧,哭了整整一路。
一旁的朱玉華看呆了——打記事起,她從未見過自己這位活潑爛漫的姐姐哭得這樣傷心。
她手忙腳亂地掏出帕子給姐姐擦淚,可越是這樣,朱福寧哭得越是傷心。
“姐姐莫要哭壞了身子……”朱玉華哀聲求著,她的帕子剛觸到朱福寧泛紅的眼角,就被姐姐推開了手腕。
在懷慶公主手心,靜靜躺著一枚青玉玨。
鹿鳴坡上,吳桐一曲歌罷,朱福寧在他懷里依偎了好久好久。
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前所未有的幸福。
然而理智卻無時無刻都在告誡她,二人身份懸殊,這樣相依在一起的機會,以后恐怕不會再有了。
“先生……”朱福寧伏在吳桐懷里,她緩緩開口,眸子里倒映著明亮的篝火:“你可以……給我一件你身上的物什嗎?”
吳桐沒有答話,他只是伸出手,扯下了自己腰間玉帶帶扣上的那對玉玨。
“其實……我只是想要你折的那枝海棠。”朱福寧見狀,囁嚅著指指吳桐腰間的皮囊。
她當時喉嚨發(fā)緊,話到嘴邊全成了氣音。
吳桐的手停在腰帶上,抬頭時目光像浸了秋霜。
“海棠開不了多久。”吳桐把這對青玉玨中的一個遞進她掌心,溫潤的玉石上,還帶著他腰間的溫度。
他指尖劃過她手心的瞬間,她分明感到他指尖在微微顫抖,他很快縮回手,背在身后攥成拳。
……
車輦飛馳,太醫(yī)院的檐角漸漸縮成小點。
記得初遇時,他總穿著靛青官袍,在深宮廊下走得匆匆。
如今,他腰間空了一枚玉玨,她的心里也空了一個人。
朱玉華沒說話,只是輕輕摟住大哭的朱福寧。
月光漏進來,照見玉玨上的水痕,一時分不清是淚還是月光。
宮門在望,冰涼的玉石已經失去了他的體溫,朱福寧把冰涼的玉玨緊緊貼在胸口上,隔著衣襟觸到心跳的地方。
最貴重的不是玉器,是他遞過來時,眼底那絲一閃而過的痛楚——她攥著玉玨,第一次懂得什么叫“攥得越緊,越是空”。
“姐姐,回去吧。”下車時,朱玉華輕聲勸道。
朱福寧抬頭望去,遠處的坤寧宮燈火未熄。
她這時才恍然明白,原來最痛的不是得不到回應,而是他明明動了心,卻用醫(yī)者的克制,將所有的情愫都熬成了苦藥,留她一人在這無盡長夜里,慢慢飲下……
夜風推開雕花窗戶,闖進了坤寧宮,將滿殿燭火擾動得搖曳不止。
幾個太監(jiān)急忙跑去關窗,生怕涼風夜露刮進殿來,更加催重馬皇后的風寒。
而馬皇后卻是不以為意,她只是伸手緊了緊圍在身上的衣服,微微挪身換了個姿勢,繼續(xù)斜靠在軟榻上,低頭做著手里的針線活兒。
一名值夜小太監(jiān)關緊窗戶后,他呆呆望著這位一代賢后,當瞧見她蒼白的臉色,竟心疼得落下淚來。
“娘娘……”小太監(jiān)的哭腔引來馬皇后慈憐的目光:“您昨兒就一夜沒睡,今兒還這么熬……鳳體怎么受得了哇!”
馬皇后聞言笑笑,她輕聲寬慰道:“不妨事,我做完這點就睡,不必擔心。”
然而,就在這時,她執(zhí)針的手驀然懸在半空。
風聲中,她分明聽見了,殿外的玉階下,傳來一陣急促但輕淺的腳步聲。
隔著重重帷幔,朱福寧單薄的影子透進軒窗,像一株被寒霜摧殘的海棠。
“母后!”
馬皇后剛放下手里的針線,就看著女兒撞開大門,滿臉淚痕地沖到臥榻前,緊接著一頭撲進自己懷里。
朱福寧的眼淚如同斷線珠子,噼噼啪啪砸在錦衾上,洇出點點深色痕跡。
“福寧,你這是……”馬皇后見狀有些驚異,她趕忙屏退宮人,伸手將小人兒摟進懷里,撫摸著她顫抖的脊背。
“母后……為什么我是公主!”朱福寧哭喊著,她把頭深深埋在馬皇后懷里,嘶啞的哭音震得馬皇后心尖直顫。
“連喜歡一個人……都要算著身份!隔著宮墻!”她用力攥著馬皇后的中衣,聲音由一開始的啜泣哭到撕心裂肺。
馬皇后的手停在女兒發(fā)間,輕輕撫過她哭得發(fā)紅的耳尖,眉宇間滿是心疼。
她想起自己年輕時,跟著朱元璋從鳳陽到應天,直至問鼎天下。這期間在戰(zhàn)火里九死一生,在朝堂上替他駕馭群臣,卻從未像女兒這樣,把心事說得這樣直白。
“福寧啊,”馬皇后嘆了口氣,輕輕說道:“從古至今,皇家的殊榮,都是拿自由換的。”
朱福寧倏地抬頭,正望見母親鬢角的白發(fā)在燭火下泛著銀光。
她不由又想起在鹿鳴坡上時,吳桐把這塊和田青玉遞進她手里時,對她說:“只有石頭能放得住百年。”
玉石恒久,可我想要的,哪里是塊千年不化的冷石頭!
這個赤腳起舞,春心萌動的少女……想要的是活生生的你啊!
“女兒不想要殊榮,也不想要公主封號!只求……!”她哭紅的眼睛里滿是哀求,抓住馬皇后的手腕,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不等她說完,馬皇后就輕輕掰開她的手。
那力道雖然輕柔,卻堅定得不容置疑。
“托生帝王家,乃是你的命數(shù),你沒得選,娘也沒有。”馬皇后扶起哭泣的小人兒,一邊替她拭去眼角淚珠,一邊柔聲說道:“福寧,有些路,連娘都替你走不得。”
朱福寧緊緊攥著那枚玉玨,垂頭咬著嘴唇,唇角在銀牙間都滲出了血。
“當初胡惟庸案發(fā),你父皇直至今日仍在清洗胡黨,牽涉人數(shù)已達三萬之眾。”
馬皇后嘆息一聲,她聲音輕得像飄落的錦緞:“可沒人知道,兩年前胡惟庸死的那天,你父皇回宮后就把自己鎖進了乾清宮里,對著功勞薄偷偷掉了兩個時辰的眼淚。”
“皇家的情分,從來都是粘在刀刃上的。”
突然,殿外傳來紛亂的腳步聲,緊接著就是一聲嘹亮的唱喝:
“圣——上——駕——到!”
馬皇后身子微僵,連忙幫朱福寧抹去臉上的淚痕,可即便如此,也抹不去她眼周的通紅。
寒風涌進殿內,吹熄了半側燭燈。
朱元璋邁著大步走了進來,他寬闊的身軀裹在十二紋章龍袍下,像道鐵閘轟然截在母女二人跟前。
“陛下今晚不是該在武英殿批閱奏折么,怎么來了臣妾的坤寧宮?”馬皇后起身整理衣襟,笑著問道。
朱福寧望著母親起身時晃動的東珠耳墜,忽然懂了她欲言又止的苦澀。
父皇走進來的剎那,她攥著袖中已經被握得溫熱的玉玨——原來最無奈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不敢提,不敢要,甚至連哭都要算著時辰,怕壞了宮規(guī),怕驚了圣駕,怕動了天顏。
在這深宮里,連眼淚都要釀成蜜,喂給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
偌大皇城,冰冷得像一座永遠逃不出來的樊籠,這份情愫就算如此隱忍,依然連在磚縫里發(fā)芽的機會都沒有。
“哭什么?”朱元璋的聲音從頂上壓來,像塊冷鐵。
忽然間,她什么都不想說了——有些話,在皇家的威嚴里,注定說不得。
馬皇后適時的遞來一盞茶,扶朱元璋入座。
她看著母親仍帶病容卻笑意和煦的面龐,心中浮起難忍的痛苦。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又傳來一陣腳步聲,在這稍微有些虛浮的步伐聲中,仿佛還夾雜著……拐杖噠噠觸地的聲音。
韓國公李善長從門外走進,他一見到馬皇后,立馬就要跪拜行禮。
馬皇后上前扶住他,轉過頭對朱元璋笑道:“韓國公年歲已高,重八,天色這么晚,何不快些放人家回去歇息呀?”
朱元璋沒有答話,只是輕輕掃了朱福寧一眼,驚得小姑娘渾身一個顫栗。
李善長躬著身子,他的目光也轉向藏在馬皇后身后的朱福寧。
老人呵呵笑著,對朱福寧一拱手:“老臣今日前來,是特意向小殿下道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