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決定孫氏想了兩日。
這兩天她和蕭大石為此事吵個不停,蕭大石說讓林秋然把孩子生下來,蕭尋已經死了,好不容易留下個香火,還能把孩子打了,這是天意,他有手有腳養著孫兒也不成問題。
孫氏自然愿意把孩子生下來,可是林秋然才剛嫁過來兩個多月男人就沒了,她以后日子怎么過。這孩子性子不錯,況且女人生孩子就是走鬼門關,若到時候出了什么事兒,孫氏可真就受不住了。
蕭尋沒了,他們還要好好過日子呢。她四十二,蕭大石今年四十三,真生下來了,他們日后要是走得早,在地底下也惦記這孩子。所以孫氏和蕭大石商量,把林秋然認作他們女兒,操持給她改嫁,也不求別的,日后一年回來看他們老兩口一次,然后為他們送終就行。
蕭大石低著頭不說話,最后點點頭,這事就這么辦了。
林秋然愣了愣,她還以為孫氏會和她說把孩子生下來。她正不知怎么拒絕,沒想到聽到的卻是這些。
蕭大石沒吭聲,孫氏接著道:“這幾十幾年家里攢了七兩多銀子,當初給你家聘禮二兩,置辦酒席花了些,如今還有五兩。我們拿二兩銀子再給你置辦一份嫁妝,剩下的就留我們二老養老,你覺得如何?”
林秋然點了點頭,“爹娘,我既然嫁到蕭家,你們二老就永遠是我的爹娘。”
孫氏又擦了擦眼淚,“你是個好媳婦,好孩子,是蕭尋他沒福氣。”
人死如燈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林秋然寬慰幾句,二人就回屋了。她松了口氣,原身的嫁妝并不多,若蕭家給她置辦一份嫁妝肯定比從娘家出嫁好,聽劉氏的語氣,原身的嫂子并不好相與。
若是她能不要孩子留在蕭家就好了,孫氏性子好,當蕭家的女兒肯定不錯。在哪兒賺錢不是賺錢,可若留下孩子必然得留著。
不成不成。
次日,孫氏和蕭大石去了田里。
人死如燈滅,日子還得繼續過,這兩日孫氏忙著哀傷地也沒下。如今是夏日,地里得時常除草,不然莊稼也長不高。
蕭家有三畝地,種了稻子。兩人吃過早飯就去了地里了,林秋然就在家留著,她起得晚些,鍋里給她留著飯,是三個雞蛋。
她還以為不要孩子之后孫氏就不管她了,也不會日日吃肉,誰知還是和從前一樣。
她打算中午做些飯給倆人送去,她看了看,家里兩只雞已經吃完了,糧缸里還有些米面,后院的菜園子里有青菜,心里大致了解,林秋然就去摘菜了。
她對蕭家村不太了解,但四周環山,這幾日熱,但有山環繞,氣候還算適宜,不過地處南方北方她就不知道了。
蕭家的菜園子在后頭,用籬笆給圍上,菜園子很整潔,孫氏是個過日子的人。
林秋然摘了個小南瓜,又摘了把小蔥和幾個辣椒。然后慢悠悠去井邊洗菜摘菜,如今吃蕭家的用蕭家的,肯定不能光吃飯不干活。
洗菜的時候她看了眼自己肚子,說來這孩子也皮實,原身受驚訝暈了一日,這孩子都沒事兒。
臨近中午,孫氏從從田里往回趕,路上遇見不少給地里送飯的女人。其他人看看她也不敢搭話,還是跟蕭家關系不錯的一個嬸子開口,“妹子咋回去?”
孫氏道:“我回去瞅瞅。”
其實她是回去做飯,但別人聽了肯定說兒媳婦在家不管嗎,村里的女兒,懷孕生子不算事兒,可孫氏舍不得,寧愿自己干。
只不過她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兒,蕭家煙囪也冒著煙。
飯林秋然給做好了,但她不知道蕭家的地在哪兒,幸好孫氏回來了,“娘我做了午飯。”
孫氏吸吸鼻子,心里分外動容,若是蕭尋沒走就好了,有這么個媳婦兒還指望啥呀?
孫氏擦擦眼睛,別過身子說道:“你身子不方便,在家躺著就好了,還用得著你做?”
林秋然說道:“閑著也是閑著,我做了點南瓜餅又炒了個南瓜,你和爹嘗嘗。”
蕭家一日吃三頓,早上稀粥,中午兩樣面的餅子或兩樣米的飯,摻著的多是薯米薯面,晚上依舊稀粥。
但林秋然這幾日吃的好,中午晚上都是白米飯燉雞,早上吃雞蛋。她不想光吃飯不干活,做點飯也累不著人。
孫氏笑了笑,“成,下回做熟了你就先吃,我裝上給你爹拿過去,飯碗泡鍋里就行,我回來洗。”
孫氏很快帶著飯走了,林秋然也坐下吃飯,早上吃了仨雞蛋,她這會兒還不算餓。南瓜餅是用南瓜白面雞蛋做的,把南瓜擦絲,摻在一塊兒調個味兒,煎出來的南瓜餅脆嫩,也很香。
而炒南瓜里面有臘肉,家里房梁吊著的,她把臘肉切片煸出油,然后盛出來炒蒜末辣椒,之后南瓜臘肉一起炒,聞著香辣很是下飯。
這是按時節才有的菜,南瓜再老一點就不能吃了,只要手藝還在,日后肯定餓不死。
而另一邊孫氏抱著竹筐回田里,里面裝著飯。一路上有人看她,孫氏就說這是兒媳婦做的。
這些日子沒少有人戳蕭家的脊梁骨。要么說兩口子命不好,要么說林秋然克夫,若真克,那他們老兩口豈不克子。再說商議婚事前八字都合過,就會說閑話。
這個時候給人看看林秋然會做飯,日后她改嫁也容易。
到了地里蕭大石還疑惑孫氏怎么來得這么快,孫氏說道:“秋然做的中午飯,快吃吧。”
這兩日倆人都沒咋吃飯,心里難受,根本就吃不下。可孫氏把蓋飯的紗布拿開,蕭大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這兩日沒吃啥,他肚子癟了兩天,這飯菜看著不錯。
孫氏遞過去了雙筷子行了,“快吃吧,吃完還得除草。”
蕭大石點點頭,他夾了塊南瓜餅,入口餅綿瓜脆咸香十足,炒南瓜更好吃,里頭還有臘肉。吃著吃著,他就忍不住哭了,要是兒子還在,兒媳又孝順,他還求什么呀。
孫氏看他這樣心里也不好受,“快別想了,過些日子,給蕭尋立個衣冠冢,請村里人過來。”
蕭大石抹了把眼睛,點點頭。
飯菜好吃,可倆人嘴里沒啥滋味,孫氏吃完把碗在井邊洗了,倆人又除了半日草。等太陽落山,其他地里人都走了,二人才往回走。
蕭家的地遠,在林子旁,回去得穿過樹林,地里黑,孫氏走得小心,走著走著她扯了扯蕭大石的袖子,“他爹你看那是啥?”
蕭大石順著看去,有點子像蘑菇,是橙紅色的,孫氏跑過去看,好像是朵靈芝。
蕭家村附近的山上的確長靈芝,也有采藥人專門采這個,以前蕭尋打獵就見人采過,可是不好找,物以稀為貴,真采到能賣大價錢呢。
孫氏找中午帶飯的簍子,把靈芝摘下來用布包上,這可是好東西。
老兩口心里緊張,又看看左右無人,趕緊往家跑。
林秋然晚上用紅薯和米煮了粥,沒做菜,弄了些咸菜。
孫氏又給林秋然煮了倆雞蛋,她飛快吃完,把白布蓋著的靈芝給林秋然看,“秋然,我和你爹路上撿的。”
林秋然借著燭光看了一眼,紅褐色的傘蓋,還是半圓形,面上很是光滑,有她手這么大,看著不太像真的。
林秋然問:“這是靈芝?”
孫氏道:“就在路上一棵樹旁邊,老遠我就看見了,明兒給賣了去。”
蕭大石咳了兩聲,孫氏回頭,見蕭大石一直給她使眼色。
林秋然也看見了,她低下頭,“娘時辰不早了,我先回屋了。”
其實蕭大石不使眼色她也知道,這是孫氏他們撿的,跟她沒關系。
看林秋然回屋,孫氏瞪了蕭大石一眼,“咋回事兒你。”
蕭大石悶聲道:“你說這多干啥。”
都要把孩子打了改嫁去,他們撿的關林秋然啥事兒,防人之心不可無。
孫氏道:“怎么不能說了,秋然嫁人,那也是從蕭家嫁出去,咱們無兒無女,不對秋然好些,日后給送終的都沒有。這東西我明兒就給賣了去,銀子給秋然當嫁妝!”
*
次日,林秋然醒了鍋里還有三雞蛋,她輕輕嘆了口氣,她打算等娘家來人了,和劉氏說在蕭家改嫁的事。
平心而論,孫氏性子很不錯,只可惜……
中午,孫氏從外頭回來了,林秋然也把飯做好了,今兒做的是青辣椒茄子,茄子是蒸的,辣椒用火烤,把表皮烤成虎皮狀之后撕成條,最后和茄子拌在一塊兒,調料不多,林秋然用的蒜末和小辣椒,最后簡單調了個味兒。
主食就是紅薯面白面做的餅子,但是她也不知二人去了哪兒,只能在家里等著。
孫氏急匆匆回來,到家后把門都給關上了。
孫氏:“秋然,昨兒的靈芝娘給賣了,賣了十兩銀子。這錢你拿著吧,以后嫁了人,日子也好過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