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的事兒由陳嘉俊負責,內(nèi)銷的活由劉豪劉經(jīng)理管理。
沒錯,劉豪升職了,從助理又變回了劉經(jīng)理,工資從一百五直接漲到了三百,在廠子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室,比從前的更大更好,都在廠子工作,和宋明言匯報工作也十分方便。
但他的情況比較特殊,人事關系不屬于廠子,只負責于宋明言。
大家都開始忙碌,宋明言反而閑了下來。
想去找老太太說說話,發(fā)現(xiàn)老太太白天忙著上班,晚上忙著去夜校進步,天天干勁十足。
能陪他到處閑逛的,居然只有茍富貴這個閑人,保鏢不算,保鏢本來就跟著他走。
他帶著幾人在縣里的各大商店逛了一圈。
所有的供銷社,國營商店,包括友誼商店,全部都鋪上了華奧二代手表。
去買手表的幾乎都是沖著華奧手表去的。
按照大家的說法,買華奧手表就是支持南濟電子手表廠,支持宋明言宋先生。
再一個,華奧手表也是出口香江的牌子貨了,不比其他手表差,又有牌面,又能支持自己人,必須買呀!
在香江449港幣的電子手表,按照這時候的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在二百二十六七人民幣左右,宋明言取個吉利數(shù),直接按照199售賣,也算是給內(nèi)地的一個福利。
當然,這樣一來可能就會有人鉆空子,但是能賺的也有限,規(guī)定不允許大批量采購,一人頂多買五塊。
他剛想問問外地鋪貨的情況,曲縣長便找到了他。
按理來說,曲縣長升任正縣長,有些活就不歸他管了,但宋明言是他一力主張拉來的外商投資者,廠子是他全力促成的,這是他的政績,他本人又和宋明言比較熟悉,所以他還是會單獨負責宋明言的一切情況。
兩人找了一家小飯店坐下,最近開店的人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
曲縣長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飯店生意不錯,他眼含笑意:“多虧宋先生開了手表廠,手表廠把咱們整個南濟的經(jīng)濟都帶起活了。”
“工人手里有錢就舍得花,這一花出去,其他人就有的賺,做小買賣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宋先生,我代表南濟人民感謝你。”
曲縣長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宋明言就喜歡跟這種人打交道,他道:“曲縣長言重了,如果不是你大力傾斜資源,恐怕廠子也做不到現(xiàn)在這樣。”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曲縣長擺了擺手,“不管怎么說,整個南濟都應該感謝宋先生。”
“前不久的手表帶編制工作,切切實實的幫助了不少各街道的孤寡老人困難戶啊。”
他從沒懷疑宋明言的能耐,想要一臺編織機器,肯定能買來,長久的算下來肯定是買機器更劃算,但他分給了縣里的人制作。
“宋先生,說來慚愧,你幫助了我們這么多,可是外地鋪貨的事,我實在是沒法子。”
說到正題,曲縣長一臉郁悶:“齊省沒問題,外省也能多多少少讓人賣點面子,但是海市和京城這兩個地方實在沒辦法。”
這兩塊地方幾乎代表了內(nèi)地的流行趨勢,一個是首都,一個是經(jīng)濟大城市。
“省里的領導也幫忙了,但人家不給面子,只答應給一個放貨的地方,不愿意給專柜。”
這還是看在手表在香江火爆的前提下,要不然,兩個地方的國營商店負責人根本不能搭理他,都不是一個部門的,誰管你呀。
宋明言大概了解,這時候什么都要論資排輩,其實到后世也差不多,越是這種國營企業(yè),越是論資排輩。
“多謝曲縣長,我相信你肯定盡全力了。”
“不能給專柜的話就暫時不在外地鋪貨了。”
華奧手表在香江可是中上等的貨,沒理由來了內(nèi)地反而成為了落灰的壓箱貨,連專柜都沒有,賣出去平白貶低了檔次。
至于海市和京城代表內(nèi)地流行風向?他們的風向不都是從國外從香江傳來的嗎?完全不用擔心。
曲縣長以為他是置氣,忙勸阻:“宋先生,你別沖動,其實能幫忙鋪貨也不錯,要是能賣得好,以后他們肯定能答應給柜臺。”
“曲縣長,我的貨物并不缺人買。”他只是想賺聲望值。
“我不能為了賣貨降低品牌的檔次。”
宋明言抱歉道:“就是浪費你的苦心了。”
曲縣長毫不在意,雖然他為此低聲下氣,求爺爺告奶奶到處找人幫忙,但在他看來,與宋明言對南濟的付出相比,這些都不值一提。
“這本來就是我該做的,你的東西賣得越好,對咱們南濟也更好,能幫到的我肯定都會幫。”
生意上的事兒他懂得不多,但宋明言說了不需要,那就這樣吧。
他頓了頓又問:“那我就跟他們回話了?”
宋明言點頭。
他心中盤算著是不是得想辦法開個自己的商超。
要不然每次鋪貨都要通過身邊人的人脈,既麻煩,效率也不高,還得欠人家人情。
開個商超,內(nèi)地第一家,不僅能為各種貨物提供銷售處,還能提供大量工作崗位,賺到大筆的聲望值,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產(chǎn)品進入國內(nèi),掌握了銷售渠道,對那些不講究的,他還能下個絆子。
宋明言越想越覺得合適,得好好計劃一番。
宋明言想起他還攢了一波聲望值,準備來一回大的。
“抽獎開始。”
“恭喜宿主獲得舊金山中型連鎖超市-GlObal NeighbOrhOOd Market,環(huán)球鄰里。”
環(huán)球鄰里?名字倒是不錯,不用再修改。
環(huán)球商超換主人的消息第一時間在舊金山傳開,想和商超續(xù)簽的各類商家都在想辦法聯(lián)系商超的新主人。
雖然他們得到的消息是已簽訂合同的按照合同執(zhí)行,但是總得為后續(xù)的簽訂做準備,要想賣得好,貨物擺在什么地方都是有講究的!
環(huán)球商超在舊金山屬于中型商超,雖然不如大型商超那么高端,但它數(shù)量多,是不容小覷的銷售渠道,是舊金山居民最愛去的商超之一,大部分商家都得靠它賣貨。
宋明言想著是不是得去一趟舊金山學習一下開商超的經(jīng)驗,他在國內(nèi)開商超是為了自己掌握銷售渠道賺取聲望值,要是商超開一半倒閉了,多影響他個人聲譽。
這時候的商超模式和后世可不一樣,沒有那么多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