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翻深曬,可以提高畝產!
一個人當三個人用、一頭牛當兩頭牛用,可以提高耕作效率、擴大耕種面積、加速開墾速度,進而提高糧食總產量!
當今大秦面對的問題多如牛毛,但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匱乏。
而這一副犁就是提高畝產的利器、治療大秦病痛的良藥!
嬴政看向扶蘇的目光頗為欣慰,溫聲發問:“此犁是何人所得?”
扶蘇誠懇的說:“兒臣自幼苦讀先賢典籍,此犁便是兒臣拾先賢遺慧所得。”
早在隋朝時,此犁就已在江東地區廣泛流傳,他也不知道此犁究竟是誰研究出來的,更不可能把那人拉來受賞,只能以先賢代指。
但這話在大秦君臣聽來,卻是扶蘇融合了先賢智慧造出了此犁!
這合理嗎?
這很合理。
扶蘇的夫子已經死光了,沒人知道扶蘇看過多少典籍、看過什么典籍,世人只知道扶蘇在過往三十年間手不釋卷,從中有所學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嬴政看向扶蘇的目光愈發欣慰:“朕只知汝埋首典籍之中,以為汝只知讀書卻不知治世。”
“未曾想,今日汝竟是予朕、予天下如此至寶!”
“此可謂,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也!”
一鳴驚人對于公子而言并不是個完全正面的評價。
因為一鳴驚人的主人公楚莊王之所以不飛不鳴,皆是因其國內政局不穩,所以才佯做昏君積累勢力,直至羽翼已成,便驟然施展鐵血手腕,除盡政敵,一舉掌權!
面對嬴政若有若無的試探,扶蘇略顯歉疚的說:“父皇令兒臣入九原為監軍,教兒臣見民生百態。”
“兒臣蹉跎許久終于明悟父皇的良苦用心。”
“與其手捧典籍文章苦誦先賢之言,不如學先賢之志大利天下。”
“為求君子豹變,兒臣自取字為世民,希望能終兒臣之壽,濟世安民!”
“兒臣率軍破胡便是為安民,兒臣獻上此犁便是為濟世。”
“未經父皇恩準便擅自取字,實乃兒臣之失,萬望父皇恕罪!”
公子扶蘇在朝之際鳴的叫的還少了?
公子扶蘇絕非三年不鳴,反而因為鳴的太擾人被扔到邊疆去了!
孤只是知道了昔日鳴叫都叫錯了,又歷經大變、換了環境,以至于君子豹變,成長成為了更優秀的君子而已!
嬴政暢快大笑:“此犁實乃興國之利器!萬民之祥瑞!”
“吾兒為大秦獻上此犁,朕喜之不及,何罪之有?!”
“世民?濟世安民?”
“善!”
“甚善!”
“是朕無慧眼,竟不知朝中有如此大賢,而此大賢正是朕之子也!”
突然收斂笑聲,嬴政面向扶蘇拱手一禮,認真的說:“朕,代天下萬民拜謝將軍扶蘇!”
這一拜,不是父拜子,而是君拜臣,是社稷之人主拜社稷之祥瑞!
韓倉也趕忙轟然拱手,顫聲高呼:“本官,亦拜謝公子!”
只要再堅持幾年,只要嬴政不再對外征戰、開展新的大工程,大秦的糧荒困境就能得到緩解。
韓倉也不需要再每天都對著空蕩蕩的糧倉和討要糧草的命令抓耳撓腮了!
天知道現在的韓倉有多高興!
緊隨韓倉之后,李斯、馮劫、王賁等一眾重臣大將也趕緊站起身來,拍掉身上污穢后齊齊拱手,振奮高呼:“拜謝公子!”
扶蘇能理解大秦君臣的心情。
他剛接手大唐的時候,大唐總人口比當今大秦的總人口還少一些,如果彼時有人進獻給他能讓耕作效率翻倍的至寶,他絕對會比大秦君臣更激動!
但扶蘇卻不太能適應這一雙雙充滿感激的目光,更不適應嬴政那老父親欣慰的目光。
就算是當年他率軍馳援、破陣護駕時也未曾收獲過如此目光!
而如今,他只是將一個在他看來很常見的造物搬來了大秦而已。
這種沒有付出什么心血就能獲得父親贊許的感覺對于扶蘇而言無比陌生。
但你別說,這種感覺還真挺爽!
扶蘇姿態標準的拱手還禮:“諸位多禮。”
“能為社稷略盡綿薄之力,實乃孤之幸也!”
“若能以此禮物換得父皇歡心,兒臣更無憾矣!”
嬴政笑而搖頭:“汝過謙矣!”
“此犁于秦而言,絕非綿薄之力。”
“朕欲賜此犁名為扶蘇犁,將制作此犁之法傳遍大秦各郡,令大秦各郡廣造之。”
“扶蘇意下何如啊?”
扶蘇、李斯竟是齊齊上前拱手:“不可!”
扶蘇、李斯對視一眼,而后李斯主動后退一步。
扶蘇也不客氣,當先開口:“此犁之所以能現于秦,皆賴父皇洪福。”
“兒臣諫,賜此犁名為秦犁。”
“如此,則天下人使用此犁之際,皆會感念父皇之恩、大秦之德,心向大秦!”
扶蘇不確定嬴政此舉是否還是試探,扶蘇只知他所得民心已經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覺得恐怖的地步。
同為皇帝,扶蘇很清楚皇帝對得民心者的忌憚。
若是他的民心再次暴漲,嬴政還能睡個安穩覺嗎?
嬴政看了扶蘇一眼,沒有答話,而是看向李斯發問:“卿又有何諫?”
李斯沉聲道:“臣以為,陛下并諸位同僚皆發現了此犁的諸多妙用,卻未曾發現此犁最利之處!”
嬴政心生不解,群臣面露詫異。
沒人覺得他們能在短短時間內就發現此犁的所有優勢,李斯能發現他們沒發現的優勢也很正常。
但這個話題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何必打斷嬴政和扶蘇之間的交談再來聊此犁之利?
嬴政知道李斯不是沒眼力見的人,當即發問:“卿以為,此犁最利在于何處?”
李斯肅聲道:“二牛抬犁,便如戰車,雖然勢大力沉卻不便于在崎嶇之地轉向,難以驅使。”
“一牛拉犁,則如騎士,即便是在山巒之中亦可游刃有余。”
嬴政立刻跟上了李斯的思路,聲音轉沉:“南方諸郡!”
李斯拱手再禮:“陛下慧眼!”
“會稽、廬江、蒼梧、巴、蜀等郡不似中原地一般一馬平川,而是多山地、多崎嶇,田畝散落于山巒之間,二牛抬犁于其中耕作開墾多有困阻。”
“但若是以此犁開墾耕作,農人必定能更得心應手。”
“且南方耕牛更加稀少,此犁只需一牛便可拉動,優勢更大。”
“臣以為,此犁于南方諸郡而言,更是至寶!”
嬴政臉上的笑容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顰起的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