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牛車這樣的累贅,沈寄風和衛驍在傍晚的時候,趕到了西京。
因為要等金釵他們,沈寄風沒著急趕回礦里,帶著衛驍回了王府別苑。
“今日沒什么事,我不出府,不用你跟著了,給你放假,明早回來就好。”
衛驍看看天色,現在趕去干娘家,還能夠得上吃晚飯。
西京城是前朝的都城,人口和面積與汴京城不相上下。衛驍的干娘家就在西京城城邊的香坊街里。
一拐進街口,濃烈的大麻籽油香味便撲面而來,混雜著?豬油特有的焦香,在燥熱的天氣里織成一張無形的網,將衛驍團團圍住。
香坊街的青石板被經年累月的油漬浸透,在陽光下泛著烏亮的光澤。
香坊街,顧名思義,這里以榨油坊聞名西京。街道兩旁,油坊的幌子在熱風中懶洋洋地晃動著,上面用粗黑的墨跡寫著“陳記油坊“、“永盛油莊“等名號。
衛驍順著街道往里走,在“張記油坊”處停下腳步。
此時太陽剛剛落山,落日的余暉仍然慷慨地灑在油坊斑駁的門板上。
門楣上懸掛的銅鈴在晚風中叮當作響,夾雜著一道尖厲的女聲傳到衛驍耳朵里。
“他嬸兒,咱們即將是一家人了,這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油坊你就放心交給阿寬吧,你勞累半輩子了,也該享享女兒和女婿的福啦。”
“阿寬娘。”說話人的語氣慢條斯理,衛驍知道,這是干娘的聲音,“這油坊到我這輩是第三代了,當年兵臨城下,仗打到城門口,都沒耽誤開門做生意。現在國泰民安,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候,怎么能把它賣了呢?”
“話不能這么說呀。”阿寬娘晃著水桶腰湊到張氏跟前,“陳記給的價錢足夠好,榨油又苦又累,何必非得守著它呢,換成白花花的銀子不比這大麻籽油香嗎?趕明兒你家小月嫁過來,沒多長時間你就該抱外孫了,哪有時間再打理油坊?”
張氏伸長脖子看向門口,女兒小月去李家送油了,她不想讓女兒知道未來婆家要賣油坊的事。
“阿寬娘,小月的嫁妝我都準備好了,這油坊經營一日就有一日的營生,老婆子我花不了幾個錢,攢起來的錢將來都給小兩口。趁著我還能動,多攢幾個是幾個。你就別勸我,油坊說什么我都不會賣的。”
阿寬娘背地里翻了白眼,若不是看她家有個油坊能賣幾個錢,這親事她還看不上呢。孤女寡母的,以后什么都得靠著他家兒子!
“他嬸子,我知道你的心思,可你想想,那小月向來是個孝順的,你開著油坊,她少不得要來幫忙,出嫁的姑娘哪有日日還呆在娘家的道理,這油坊在一日,她的心就在油坊一日,不肯踏踏實實過日子呀。”
“你放心,等他們成婚以后,我就再雇個伙計,也不會讓小月日日往這里跑。”
張氏又往門外望了望,沒見到女兒的身影,無形中松了口氣,“這事就這么定了,阿寬娘,你以后不要再提,更不要在小月面前講。”
眼見自己好言好語勸說對方不聽,阿寬娘臉色變了,聲音陡然拔高:“他嬸兒,話可不是這么說!小月今年都十八了,是西京城有名的老姑娘!”她尖厲的指甲敲著油案,“要不是我家阿寬念著舊情,誰愿意娶個整日泡在油坊的老姑娘!”
“不娶就不娶!”張小月從后門走進堂屋,張氏心道壞了,光顧著正門,不知道這孩子什么時候從后院進的家門。
“咱們兩家的親事作廢,明日我自己去找里正。”張小月聲音脆生生的,像釘子似的每一個字都釘在阿寬娘的死穴上。
“你!”阿寬娘把腳邊的一個籮筐踢出門外,“什么玩意!這樣的潑婦我家才不娶,守著你的油坊當一輩子老姑娘吧!”
“呸!”走到門口,還不忘啐一口吐沫在招牌上。
“你這孩子。”張氏嘆著氣,親事沒了,她不難過,她就是心疼女兒,“要不我讓你衛大哥幫你在軍營里物色物色。”
張小月拾掇起屋子里一應物事,“娘,我本來也沒多愿意嫁人,要不是看你著急,這門親事我都不會同意。明明自己家過得不怎么樣,兒子也沒什么本事,還對我橫挑鼻子豎挑眼,憑什么,我才不去受這鳥氣!”
“你也別去麻煩我衛大哥。”張小月抱著一袋子胡麻,輕輕松松扔到了架子上。
“他這些年養著我們家,還有其他將士遺孀,我看他都沒幾件像樣衣服,夠不容易的了。”
“唉。”張氏長嘆一聲,說到衛驍,難免會想到那個早逝的兒子,“你衛大哥給我的銀子,我都沒動,存著呢,他跟個散財童子似的,掙一分花兩分,將來靠什么娶媳婦?人哪,太重情義也不好,像你衛大哥,就是把自己困住了,不得解脫。”
最后一抹余暉消失殆盡,衛驍躲在陰影里,臉色晦暗不明,左手小指的斷指處,隱隱傳來鈍痛,衛驍自嘲笑笑,原來一直不肯愈合的不是傷口,而是自己的心。
屋子里張家母女二人孩子說著話,話題已經轉向了油坊的生意。
衛驍在外面又停了片刻,大步流星離開香坊街。
沈寄風看見衛驍沉著一張臉進門,心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太難得了,平時泰山崩了都不眨眼睛的人,居然知道生氣了。
“吃飯了沒有?”
衛驍拱手道:“回郡主,還沒有。”
只這一句話過后,剛剛那個消沉抑郁的衛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還是那個平日里見慣的喜怒不形于色的郡主護衛。
“你有煩心事?”沈寄風湊過去,“沒關系,人生在世誰還沒點不如意,廚房里有飯菜,咱們喝點,一醉解千愁。”
“郡主,屬下不喝酒。”衛驍拒絕沈寄風的提議。
沈寄風皺眉,大男人不喝酒,不是慫包就是狗。
“我是郡主,你得聽我的,走,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