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糖果、鋼筆、墨水、活頁紙后。
恩尼便馬不停蹄蹬車回到了家。
家中洗完衣服、制作完水果罐頭的瑪麗,正坐在客廳中,一邊用鉛筆在賬本上規劃著家庭開支,一邊在聽收音機播放的《丹·哈丁的妻子》。
跟喬治不同,大多數時候瑪麗不會太關心歐洲戰爭態勢,而是更愿意聽NBC推出的肥皂劇。
這類肥皂劇通常以家庭生活、情感糾葛為主題。瑪麗似乎能從中找到一些共鳴,或者就是單純的消遣,來幫她忘卻近在咫尺的戰爭。
見到恩尼回來。
記錄賬本的瑪麗立刻抬頭看過來,帶著希冀的目光問道:“恩尼,你拿到了多少工傷賠償,至少也要有兩周的薪水吧?”
她想著恩尼的兩周薪水,就是24美元,能夠貼補一大筆家用,她就能去商場買一些蔬菜和水果,制作更多的罐頭了。
雖說瑪麗不相信美國會加入戰爭,但未雨綢繆,多制作一些易于儲存的食物,在這個動亂的時候總沒有錯。
“呃……”
“很不幸,媽媽,我獲得的賠償只有可憐的三分之二周薪。”
恩尼摸了摸鼻子。
“啊?”
“萬惡的資本家!”
瑪麗扯著嗓子,發出一聲嚎叫,像是有人扯住她內衣的橡膠帶后猛然松手。
“我買了糖果、鋼筆、墨水和活頁紙。”
“一袋糖果花費了75美分,一支威迪文低端型號的鋼筆,花費了1美元10美分,100張活頁花費了20美分。”
“好消息是,購買鋼筆時,老板看我長得帥氣,白送了我一瓶墨水。”
恩尼打趣說著,想要緩解下氣氛。
“你的確是個帥小伙,這點隨我。”
瑪麗笑了笑,眉頭才算是逐漸舒展開,在賬本上記錄下恩尼的花銷。
在這個蕭條的年代,持家的關鍵就在于“記賬”,這能為一家人省下很多錢。
也是出于瑪麗的持家本領,一家四口才能靠有限的收入吃飽穿暖。
“不過,你買這么多活頁紙做什么?”
瑪麗倒不是摳門,只是恩尼以前從沒有過在文具上面的花銷。
“這個嘛,我也想著偶爾學習學習。”
恩尼不動聲色的撒了個小謊。
這讓瑪麗有些誤會,不知道恩尼只是想“背著大家偷偷變成一個大作家”。
她嘆了聲氣,有些慚愧地說:“等熬過這段日子,讓喬治看看能不能在工廠重新找一份工作。那樣,或許就能讓你繼續上學了。”
真·再苦一苦喬治。
“媽,我也沒有讀書的天賦。”
恩尼知道是誤會了,從紙袋里取出一塊糖果遞給瑪麗。
瑪麗將這些煩惱放進心里,含著糖果,繼續做賬本、聽肥皂劇。
恩尼將剩下的糖果倒進玻璃罐里,之后就進了房間,以“寫簡歷”為托辭,閉門開始創作。
細數下來,他一天能夠用來創作的時間也不多。
畢竟她的妹妹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了,差不多四點就會回到家里。
而大劉的《朝聞道》一共有1.6w字左右,按照1比1.5的通用比例計算,就是說他寫完這一篇的單詞總數在2.4w個左右。
而他用鋼筆手寫的時速,一個小時也就是500個詞上下,還不算上思考的時間。
所以要想快點寫完這篇故事,他必須爭分奪秒。
好消息是,大劉的故事厲害的地方在于故事性,而不是文學性,所以他也能按照故事脈絡,寫一篇差不離的故事出來。
而最方便的地方在于,大劉那種冷峻的文筆用英文很容易體現出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這個時候還沒有“真空衰變”的理論,所以需要在故事中進行下理論的闡述。
想到這里,恩尼忽然有了明悟……看來他以后文抄的方向,需要以故事性為主,而不是文學性。
不過嘛,寫小說不就是寫故事嗎?
在如今這個以文學性為主流的文壇,他這種故事性強的小說,會成為一匹黑馬殺出來也說不定呢。
坐在臥室中唯一的一張書桌前想了一陣,恩尼已然完全進入了狀態,開始落筆。
文字如流水般從腦海淌出筆尖,洇成斜體的字跡:
【“有一句話我早就想對你們說,”約翰對妻子和女兒說,“我心中的位置大部分都被物理學占據了,只是努力擠出了一個小角落給你們,對此我心里很痛苦,但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他的妻子琳達說:“這話你對我說過兩百遍了。”
十歲的女兒莉莉說:“對我也說過一百遍了。”
約翰搖搖頭說:“可你們始終沒能理解我這話的真正含義,你們不懂得物理學到底是什么。”
琳達笑著說:“只要它的性別不是女就行。”
這時,他們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輛時速高達五百公里的小車上,行駛在一條直徑5米的鋼管中,這鋼管的長度約為三萬公里,在北緯45度線上繞地球一周。】
大劉的故事在背景方面,倒是很好替換,所以恩尼很輕松就將元素和當下的這個時代進行了對齊。
并將整個故事背景,更改成了“同盟國戰勝了軸心國”,并在統治地球后,開始以“征服太陽系”為目標,將所有人類資源都整合起來,專注于突破科技上。
于是,“赤道加速器”便應運而生。
想到這,恩尼自己都笑了下,感覺像是在寫《高堡奇人》一樣。
時間一直到了中午,直到瑪麗喊恩尼吃午餐。
恩尼才從故事中抽出思緒。
他揉了揉手腕,看著布滿字跡的紙張,心中頓然生出某種滿足感。
果然,每個喜歡寫作的人嘴上都是喊著“碼字苦碼字累”,可這種事對于熱愛寫作的人來說,就跟傳統手藝活一樣。
縱然傷身,但卻無法自拔。
“在房間做什么呢,待了一上午時間。”
“怎么還揉著手腕……”
瑪麗說著說著,忽然頓住,手上端著的一盤通心粉,都凝滯在了空中。
她看向恩尼的目光,變得有些不對勁。
難道……兒子終于長大了?
也是!都是十八歲的小伙子了!
要知道有的孩子在十四歲的時候,都被父母帶著去法院結婚了!
“來,兒子,多吃點肉。”
瑪麗想著,臉上露出一個飽含深意的笑容,回身從廚房多拿來了一只午餐肉罐頭。
“媽,什么事心情這么好。”
恩尼有些好奇,今天吃得也太好了吧。
“沒,沒事。”
“對了兒子,你喜歡什么樣的女孩,媽看看能不能從教堂給你物色物色。”
恩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