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我們算是將宗教人士得罪死了!”
雖然教會部分人士看似屈服了,但理查顯然很清醒。
羅根聳聳肩,不以為然,“本來就尿不到一個壺里去,得罪死就得罪死了。”
羅根更加清醒。
以他的折騰勁兒,教會那幫人日后對他只會有一萬個不待見,就算這次放他們一馬,難道還能讓對方記下恩情?
“現在這樣,教會跌倒,太陽報吃飽,就很不錯了!”羅根笑得像個十足十的大反派。
理查想嚴肅一下來著,但沒忍住,也叉腰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波,太陽報確實是吃得飽飽的。
任何全國性報紙,與地區性報紙的區別,就在于其調動公眾爆發情緒的規模和頻率。
比如說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與那些改變國家命運的歷史事件相比,一些只能算是花絮的事情,經由全國性報紙報道,就能引來無數人關注的目光,讓上百萬的人心存希望和恐懼。
經此一役,太陽報與自由之音的名聲響徹全美,可以說打好了通往全國性媒體的基礎。
很多商人也發現了這個新勢力,尤其是風靡全國的自由之音,可以使得廣大美利堅人的注意力迅速聚焦在一件事情上。
不少精明的商人們都開始琢磨怎樣利用這種機會,把自己的商品推廣出去。
可以說,太陽報的未來也是大好。
甚至于,連隱藏在身后的唐納爾都分到了好處。
他趁機插足了芝加哥的殯葬業——現在芝加哥人對于跟教會有牽扯的殯儀館沒有絲毫信任,整個市場都在渴望更“干凈”的殯葬業新人。
死人生意可是門好生意啊!
世界的悲喜并不同步。
比如教會,相比之下就確實很慘了,現在還在忙著與愛德華變態進行切割呢——教會宣布愛德華已經不是牧師了,就是一純變態。
至于廣大民眾,是悲還是喜,那就不好說了。
這年頭的美利堅老鄉還是比較淳樸的,被太陽報這一波大面積污染,瓜是吃到了,人也不干凈了。
而且吧,愛德華變態的炸裂操作還啟蒙了不少恐怖小說作家,他們都在摩拳擦掌,準備以愛德華為標本,創作一系列恐怖小說。
老鄉們還將可持續地被污染。
更杯具的是一些虔誠的信徒,在這一波驚天大瓜中完敗,信仰都要崩壞了。
以前他們身為普通信徒,教堂組織哪些活動會讓他們立刻說出,“太棒了,即使連夜排隊我也要參加!”
現在,即使勉強去教堂參加活動,腦海里也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里面是不是還有更多的愛德華變態,排著隊要對尸體那啥?”
這樣一想,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種情況在芝加哥地區尤為明顯。
嗯,羅根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這些被愛德華變態禍害得不輕的芝加哥人。
……
不久后,有段時間沒上線的馬甲“韓索羅”出現在了阿爾卡彭面前。
“黑暗原力洞悉了這座城市的迷茫!”
“韓索羅”聲音里充滿奇異的悲憫,如同布道,“你們的靈魂,蒙上了污穢的陰影。”
阿爾卡彭嘴角抽了抽,無言以對。
說實話,他一個黑幫老大,說自己不干凈了似乎有些矯情,但這段時間確實也被愛德華那變態惡心得不輕。
殺人放火他都不眨眼,但對尸體那啥啥,實在是讓他都難繃。
特別是,他們卡彭家族也有親人去世找教會禱告的習慣——幸好卡彭家族沒有搬來芝加哥,不然他當場就要掏出沖鋒槍將那愛德華突突成篩子了!
“韓索羅”莊嚴道,“黑暗不是變態,污穢也帶不來任何秩序。”
他手一揮,一堆酒憑空出現,
“這是黑暗原力洗練過的‘凈化圣水’,它將滌蕩恐慌,凈化憤怒,讓靈魂重歸平靜!”
“天選之子,后面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好吧,這其實就是純正威士忌。
但是羅根參考后世一款伏特加包裝設計,從加拿大定制的新酒瓶。
用一段原木一般的木頭,取代了通常的玻璃瓶子,而瓶口,則在“原木”的一根“枝椏”處,旋下瓶塞,就能開懷暢飲。
整個酒瓶細腰瘦身,木材的紋理與質感讓人在喝酒時倍感溫暖與親切。
酒瓶中間只有一個顯眼的標志:“pure”!
這個酒瓶比酒的價格還要高。
但阿爾卡彭會在意嗎?相反,他的眼睛當即亮了起來。
不愧是能洞察人心的黑暗尊者,在這個時間點,沒有什么比“凈化圣水”更受芝加哥人的歡迎了!
阿爾卡彭會毫無芥蒂地接受黑暗原力的引導,就是因為其在引導“建立黑暗秩序”過程中,總能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偉大的黑暗原力啊,勝過那虛偽教會百倍、千倍!”
阿爾卡彭甚至用上了詠調,“我阿爾·卡彭,必將竭盡全力,讓芝加哥每一個痛苦的靈魂,都沐浴在黑暗原力神圣的凈化之中!”
當然,得加錢!
隨后的唐納爾亦如此表態。
很快,掌管芝加哥南北地下酒吧酒水供應的兩大幫派,推出了一款“真神賜福”的“凈化圣水”。
價格牌上的數字,是同等量私酒的兩倍有余。
地下酒吧甚至允許外帶,畢竟,這么精致的包裝,誰敢說它是酒瓶?
而驚人的是,這昂貴的“圣水”甫一露面,便引發了近乎瘋狂的搶購。
只能說,芝加哥人受到的精神污染太嚴重了。
包裝圣潔的“凈化圣水”經由酒客、普通人之手,以驚人的速度流轉。
特別是自責痛苦的家屬,飲下“圣水”后,痛苦的表情漸漸被一種奇異的、近乎迷醉的解脫感取代。
“啊……”他們長長地、滿足地嘆息一聲,眼神迷離地對著空瓶子喃喃自語,“干凈了…我感覺自己…升華了…”
——一醉解千愁,你就說有沒有用吧!
而因為“圣水”的包裝不同于任何酒瓶,甚至發展到芝加哥人光明正大地在迷醉里尋求救贖。
于是乎,在教會丑聞引發的全美信仰之殤中,處于風暴中心的芝加哥卻奇異的平靜了下來。
對此,太陽報大為贊頌:“盡管被教會深深傷害,但我們芝加哥民風淳樸,民眾表示情緒穩定,個人素質有了極大提升……”
而太陽報的同行,看著滿街抱著疑似酒精“噸噸噸”的芝加哥人,臉上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