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的美利堅,到電影院去看電影成為了一種時尚,每天晚上,都有數百萬人走進遍布全國的電影院,觀看熱映的電影。
紀錄電影《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1》的上映堪稱火爆!
這不是什么劇情精彩的好電影,甚至都不能說是電影,但架不住跟現實熱點太貼近了。
報紙的內容很多,但畢竟是文字;廣播實時性很高,但畢竟需要想象力。
而電影,是用動態的畫面,似乎將戰爭拉到觀眾身邊!
更不要說這電影的信息量也堪稱炸裂!
如果說,禁酒局大戰黑幫還在人們的想象范疇之內,那么美軍單挑歐洲十幾個國家的士兵,在美利堅本土爆發一場迷你版的“世界大戰”,實在是讓人繃不住!
而最繃不住的,還不是美利堅,而是歐洲佬。
當芝加哥的“擂臺戰”傳入歐洲大陸時,歐洲人先是陷入了一種集體性的失語,隨即爆發出幾乎要掀翻屋頂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上帝啊,這是何等的美利堅精神!他們真是……真是永遠能給你整出點新花樣!”
“認真的嗎?禁酒就很幽默了,用擂臺戰來反抗禁酒?沒想到美利堅還能出口這種級別的幽默!”
“可以,這很美利堅,現實簡直比戲劇還要精彩!”
而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1》紀錄片引入歐洲,歐洲佬簡直要笑出了眼淚!
自從那些坐著運兵船來的美利堅大兵帶著一種“老子救了世界”的倨傲態度踏上歐洲土地,又帶著鼓鼓的錢包和“世界第一”的錯覺回家后,大家不爽那幫新大陸的暴發戶很久了。
好了,現在歐洲組建“聯軍”暴揍美利堅大兵,實在是大快人心啊!
同盟國陣營的士兵還好說,好歹在戰場上揍過美軍,協約國陣營的大兵可沒有這個機會。
現在可算是逮著機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1》紀錄片里出現過的歐洲各國退伍兵,都成了各自國家的“英雄”,得到了全國上下的支持!
“勇士們,好樣的,將美利堅大兵干趴下!”
只有一個小小的爭端:
德國佬認為喜歡跳反的意大利佬不算同盟國陣營,應該去跟英法組隊;
大不列顛人和高盧雄雞則嫌棄意大利佬的戰斗力,將其開除出協約國陣營。
意大利佬:……
但這只是歐洲內部小小的不和,對上美利堅,大家還是團結一心的。
這年頭,世界輿論還是掌握在老歐洲手里的,當歐洲燥起來后,全世界各國的記者,甚至包括東方神秘古國,都紛紛派出記者趕往美國,親眼見證“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的富豪們動作更快,跨洋郵輪的頭等艙瞬間被預訂一空。
貴族、工業大亨、社交名媛……一個個都要親臨現場,觀看這場前所未有的、真人實景的、火力加強版的“新世紀羅馬角斗士”表演。
芝加哥一時成了舊大陸精英圈層最時髦的旅游地。
不,應該說是全世界精英們最集中的旅游地。
在美利堅本土,普通人也大量涌入芝加哥,通往芝加哥的火車票價格翻了幾番依然售罄。
公路上的汽車排成了長龍,加油站和旅館迎來了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這一波“戰爭景氣”,讓芝加哥的生意人笑得合不攏嘴,所有的消費價格都翻著跟頭往上漲。
太陽報在“擂臺”附近開發的“VIP觀戰臺”,每個位置漲到了一萬美元依然供不應求!
但你以為太陽報只靠這個還有報紙電影什么的賺錢?
那你太小看資本主義國家的“變現”能力了!
包括黑手黨和愛爾蘭幫付出那么大代價去雇傭歐洲退伍兵,都只不過是宣傳手段!
真正賺錢的,是太陽報和唐納爾、阿爾卡彭合作開的賭盤!
賭博,真的是人類很難戒除的一種習慣。
尤其對于美利堅人來說,萬物都可賭。
美利堅現在還沒有什么正規賭場,只有黑白灰三道開的地下賭盤。
而這樣的地下賭場又怎么可能放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盛事呢!
在芝加哥人的投票結果出來后,唐納爾都不知道接待了多少身份不明的人物,進行了多少見不得光的py交易——莊家要想贏,首先得操好盤。
用唐納爾的話來說,如果不是他不需要,坦克飛機都有人送到他手上。
而在py交易后,明里暗里,各種勢力都幫忙推動宣傳這場“世界大戰”了。
因為只有宣傳到位了,才能有更多賭狗入場,他們才能賺到更多錢啊!
而這些黑白灰勢力的影響力和渠道也確實是廣。
對現在的美利堅人來說,最讓人感覺到愉快和有趣的就是看著芝加哥的大戲,然后在地下賭盤下注發財了。
他們關注“擂臺”的信息——南北區的“擂臺”都是兩棟毗鄰的兩層樓房倉庫,背靠河流,左右均是鋼筋水泥倉庫,極大地加強了防御一方的便利,讓進攻一方幾乎只能正面上!
“擂臺”倉庫已經堆堵門窗,加固墻壁,外圍的路口已經有幾道由鐵拒馬和沙袋堆砌的防御工事……總的來說不好攻,但也不至于說是“絞肉機”。
交戰雙方的參戰人員和武器裝備也都被各顯神通的媒體扒了出來。
守方不用多說,都出紀錄片宣傳了,參戰人員清一色的歐洲退伍老兵,武器是之前已經暴露的沖鋒槍、輕機槍、手榴彈等。
進攻方,也即禁酒局拉來的隊伍,更是差點連內褲都被華盛頓的報紙扒出來了。
最終確定支援禁酒局的隊伍,出自美利堅陸軍第91步兵師下轄的第361團。
要人數,禁酒局直接拉來了一個營(約500人),對上每個“擂臺”的200歐洲退伍兵;
要經驗,361團參加過一戰的默茲—阿爾貢戰役,經受住了德軍血戰的考驗;
要火力,這個營除了擁有與守方對標的單兵武器,還攜帶了重機槍……
總之就一個字,強!
這一點也從各地下賭盤給出的賠率可以看出來。
“美軍贏”的賠率是所有賠率中最低的,達到了一百賠一的比例,也就是投注一百美元,贏了才能賺一美元。
“美軍橫掃”、“美軍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內攻堅成功”這些才是主流押注選項。
隨后,芝加哥幫派又宣布,只要禁酒局隊伍攻進倉庫,守軍就會投降,讓賭狗們進一步調低了對守方的信心。
歐洲報紙還交口贊嘆芝加哥幫派,“頗具人道主義精神……”
甚至于,連發起該“擂臺戰”的太陽報似乎都沒有對守方有太大的信心。
在開戰前夕,太陽報刊登了羅根撰寫的雄文——
《歐洲聯軍有十敗,美軍有十勝!》
“歐洲聯軍語言不通,配合困難,此為一敗;”
“歐洲聯軍客場作戰,信心不足,此為二敗;”
“歐洲聯軍裝備處于劣勢,此為三敗……”
“而反觀美軍,他們是無敵的美軍,此為一勝;”
“再者,他們是無敵的美軍,此為二勝……”
“最后,他們是無敵的美軍,此為十勝!”
“歡呼吧!且看天下無敵的美軍,暴打一眾礙眼的歐洲佬!”
如此雄文,讀者都看呆了!
——你要是被美軍綁架了就吱一聲。
但不管怎么說,到處是這種輿論引導,極大地影響了押注傾向。
大多數“我也可以愛國”的美利堅賭狗,紛紛把賭注押在了美軍大勝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