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春涌吳起 耕戰并舉筑根基
一九三六年的春風吹過陜北高原,卷走了冬日的凜冽,帶來了泥土解凍的濕潤氣息和萬物復蘇的生機。雖然溝壑梁峁間仍殘留著去歲的枯黃,但點點嫩綠已頑強地鉆出地面,預示著新的一年勞作的開端。在吳起鎮,這個紅軍獨立團苦心經營的根據地,空氣里彌漫的不僅是春意,更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熱干勁與蓬勃希望。
這一日,團部電臺那略顯嘈雜的電流聲中,艱難地解碼出一份足以讓所有人熱血沸騰的電文。通訊員幾乎是奔跑著將電文紙送到王林手中,臉上因激動而泛著紅光。
“團長!中央急電!東征!是東征的消息!”
王林迅速接過,目光如電掃過字句。政委王光道、剛巧回來匯報工作的幾位營長以及輜重營長林火旺立刻圍攏過來。電文清晰地宣告: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已東渡黃河,正式發起對山西軍閥閻錫山的東征戰役!旨在打通抗日通道,擴大陜甘蘇區,以戰促和,推動全國抗日局面!
“好!干得漂亮!”
“早就該打出去了!”
“這下讓閻老西嘗嘗咱們紅軍的厲害!”
窯洞里頓時響起一片興奮的議論聲,干部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下一刻就要拔槍上馬,揮師東進,與兄弟部隊并肩作戰。
王林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同樣澎湃的戰意,他用指節重重敲了敲桌面,讓眾人安靜下來。
“同志們!”他的聲音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所有目光,“東征!這是中央的英明決策,是北上抗日的重要一步!我們獨立團全體指戰員,堅決擁護,無比振奮!”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每一張渴望戰斗的臉龐:“但是,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清醒!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是什么?是釘死在這里!做西北大門上最硬的那顆釘子!震懾寧夏二馬,鞏固陜北后方!主力在前方劈荊斬棘,我們就要在后方確保家園穩固,讓中央和主力部隊無后之憂!”
他走到墻邊那幅日漸詳盡的軍事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吳起地區。“眼下的吳起,什么是最重要的戰斗?不是出擊,而是春耕!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我們去年的繳獲,除了吃的、送的,剩下的每一粒糧食,都是金貴的種子!是咱們根據地未來的口糧,是支援前線的資本!必須把它們一顆不少、按時按量地種到地里去!這才是我們對東征最實際、最有力的支持!”
會議迅速轉入具體部署。
“陳阿海、黃木生、周志明!”王林看向三位主力步兵營長。
“到!”三人齊刷刷起身。
“你們三個營,首要任務仍是戰斗值班!給我把眼睛瞪大嘍,死死盯住寧夏方向,絕不能讓馬鴻賓、馬鴻逵鉆了空子!但同時,在不影響戰備的前提下,各營要抽出部分非執勤分隊,由教導員或副營長帶隊,協助你們防區內的村蘇維埃和老鄉搞春耕!幫助勞力不足的家庭,尤其是軍屬、烈屬,解決實際困難。記住,一手拿槍,時刻準備戰斗;一手扶犁,幫助群眾生產!”
“是!保證完成任務!”三位營長深知肩上擔子,轟然領命。
“老李!”
“到!”李云龍嗓門洪亮,他負責的南線華池方向,雖然壓力相對稍輕,但防區面積大,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你的四營,任務不變!給我牢牢盯住南線,確保華池方向的安全,同時兼顧對關中方向的警戒,絕不能讓任何敵人鉆進來搗亂!春耕期間,敵特活動可能更頻繁,你的主要精力必須放在戰備上,確保咱們的大后方平安無事!”
“是!團長放心!”李云龍收起大大咧咧的表情,神色嚴肅,“咱四營保證把南大門看得死死的,一只蒼蠅也別想飛進來搞破壞!讓兄弟部隊和老鄉們安心搞生產!”
最后,王林的目光落在輜重營長林火旺和警衛連長身上。
“林火旺!”
“到!”林火旺立刻起身,這個平時話語不多,卻心細如發、管理后勤井井有條的干部挺直了腰板。
“火旺同志,你肩上的擔子最重!團部周邊以及吳起鎮核心區的春耕生產,由你輜重營總負責!”
王林詳細布置:“第一,全團幾千人馬、還有眾多機關和家屬的日常供給,你必須保障好,不能出任何紕漏。”
“第二,倉庫里那些分類存放的良種,小麥、谷子、豆種,那是咱們的命根子!由你統一負責精確調配!與王政委這邊密切配合,制定詳細的分配計劃,確保每一粒好種子都播到最合適的土地里,一顆都不能浪費!”
“第三,農具!大量的缺口!讓你的修械所,還有能請到的本地鐵匠木匠,全部動員起來!連夜趕制鋤頭、鐮刀、犁鏵,修補破損的農具!材料不夠,就想辦法去淘換收集!”
“第四,團部周邊、鎮子附近的無主荒地、熟地的春耕春播,由你輜重營組織人手完成!需要多少人手,你自己統籌安排!”
林火旺神色凝重,迅速在心里記下每一項要求,沉穩應答:“明白!團長放心!糧食供給絕不會斷。種子和農具的事我親自盯著,會后立刻與政委核對需求,全力籌措。團部周邊的開荒播種,我親自帶隊,保證不誤農時!”
王林點點頭,看向警衛連長:“鄭水生!”
“到!”
“你們警衛連除了負責團部日常警衛和首長安全,也要抽出部分兵力,協助輜重營完成團部周邊的春耕任務!特別是那些需要強勞力的開荒、挖渠等重活,你們要頂上去!”
“是!保證完成任務!警衛連打仗是拳頭,生產也是硬手!”
王林繼續對林火旺說:“還有第五件事,火旺。我考慮了很久,光靠種地還不夠,要改善生活。我打算在團部后山那片向陽的緩坡,搞一個養殖場!養豬,養雞!”
他詳細解釋道:“去年繳獲里有不少陳糧雜豆,人吃口感差,但做飼料正好。豬和雞養起來,肉和蛋可以補充營養,豬糞雞糞是上好的肥料,能肥地。這件事,也交給你來牽頭辦。你心思細,做事穩當,搞養殖需要的就是這份耐心和細致。”
林火旺眼中露出領悟和贊同的光芒:“團長這個主意好!長遠看確實利益極大。我立刻挑選幾名心細、負責任、最好有點喂養經驗的戰士,組成養殖班。同時去請有經驗的老農當技術顧問,盡快把場地圈起來,爭取這個月內就把豬崽和雞雛引進來!”
“好!就這么辦!”王林對林火旺的沉穩和周全很是滿意。
“王光道政委!”王林看向自己的老搭檔。
“到!”王光道早已做好準備。
“光道同志,群眾動員和組織工作,是你的主戰場。立刻通過我們剛剛建立起來的各村蘇維埃、農會,把東征勝利的消息和春耕生產的重要性宣傳到每一個老鄉!要組織起互助組、變工隊,把全村的勞動力都高效地調動起來,搶農時,保春播!各營部隊下去幫助生產,也要由你們統一協調,和村蘇維埃對接好。”
“放心吧,老林!”王光道信心滿滿,“我馬上召集政工干部和蘇維埃負責人開會。一定讓老鄉們都明白,搞好春耕,就是支持紅軍打勝仗,就是保衛自己的好光景!讓軍民魚水情,實實在在地化在今年的春耕汗水里!”
作戰命令變成了生產號令,迅速傳達到獨立團的每一個角落。這臺剛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鋼鐵機器,迅速而精準地轉換了模式,發出新的轟鳴。
廣袤的黃土高原上,前所未有的景象出現了。在邊境地帶,戰士們警惕的目光依舊銳利;而在相對安全的內地,則是紅旗招展,歌聲嘹亮。
在吳起鎮周邊,林火旺展現了出色的組織能力。他將輜重營的戰士和能夠抽調的警衛連士兵混合編組,劃分片區,責任到人。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挽起褲腿,和戰士們一起踩在泥水里,揮舞鋤頭。倉庫院里,各類種子被仔細地再次篩檢、分裝,貼上標簽。一隊隊來自各村蘇維埃的代表,拿著批條,在這里領取珍貴的種子。林火旺拿著賬本,親自核對,反復叮囑:“張主席,這是你們村三百畝地的麥種,顆顆飽滿,回去趕緊組織人種下,千萬別誤了時辰。”
另一邊的修械所和臨時工棚里,爐火熊熊,叮當聲不絕于耳。老師傅帶著徒弟和戰士們,日夜不停地鍛造、修補農具。損壞的鋤頭被重新淬火打磨,卷刃的鐮刀被更換木柄,嶄新的犁鏵被打制出來。
而團部后山,林火旺抽調來的幾名細心戰士,已經在一位聘請來的老農指導下,開始用碎石和黃土壘砌豬圈雞舍的矮墻。一個規整的養殖場雛形初現。
各主力營的防區內,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在排長、指導員的帶領下,戰士們利用執勤間隙,幫助老鄉耕地、送糞、修整田埂。他們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干活卻舍得花力氣,深受老鄉們的歡迎。村頭巷尾,蘇維埃組織的互助組、變工隊也高效運轉起來,鄰里相幫,強弱互助,以往春耕時節的愁容被歡聲笑語取代。
王光道政委組織的宣傳隊更是活躍在各個角落。他們用快板、歌聲、簡陋的活報劇,宣講東征的勝利消息,講解春耕生產的重要性,傳播農業知識。“搞好生產,支援前線!”“多打糧食,吃飽肚子打鬼子!”等口號深入人心。
王林帶著參謀們,騎馬穿梭在各處春耕現場。他看到林火旺在田間地頭忙碌指揮,汗水浸透了軍裝;看到警衛連的戰士們在荒坡上喊著號子拉犁;看到三營的戰士幫老大娘把糞肥送到地里;聽到列寧小學里傳出的稚嫩讀書聲;更看到后山養殖場的圍墻一天天增高…
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吳起地區的溝溝峁峁間,忙碌的不僅是春耕的身影,更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在涌動。獨立團一手緊握槍桿,震懾西北諸馬;一手揮動鋤頭,深耕腳下土地。他們用另一種方式,響應著遠方的東征炮聲,在這片厚重的黃土地上,扎扎實實地筑起著中國革命的堅固根基。
王林站在坡頂,望著眼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知道,這個春天播下的,不僅僅是糧食的種子,更是未來的希望。而像林火旺這樣踏實肯干、心思縝密的干部,正是這一切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這個春天,吳起根據地必將更加根深葉茂。
等春耕完,獨立團得動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