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甲胄碰撞的脆響在侯府庭院里回蕩,二皇子被侍衛(wèi)按在雪地里,錦袍染了泥污,往日里的矜貴蕩然無存。他瞪著風染霜,聲音嘶啞:“你早就設好圈套等著我?皇后娘娘,你好狠的心!”
風染霜撣了撣素裙上的雪,眼底沒半分波瀾:“二皇子此言差矣。我不過是拿回本該屬于風家的東西,替兄長討回公道。倒是你,勾結郁家、私吞軍糧、謀害忠良,樁樁件件,哪一件不該治罪?”
左御史上前一步,展開手中賬本,聲音朗朗:“陛下已查驗過賬本與書信,郁家與戶部私吞軍糧達三百萬石,半數(shù)流入二皇子私庫,用于招攬私兵。證據(jù)確鑿,二皇子還有何話可說?”
二皇子臉色慘白如紙,癱坐在雪地里,再沒了往日氣焰。禁軍押著他往外走時,他忽然回頭,死死盯著風染霜:“我不會就這么算了的!郁昭儀還在宮里,她定會救我!”
風染霜望著他狼狽的背影,輕聲道:“郁家今日怕是自身難保。”話音剛落,就見遠處馬蹄聲急促,幾名禁軍騎馬趕來,翻身跪地:“左大人,皇后娘娘,陛下已下旨,查封郁府,捉拿郁家滿門,押入大理寺候?qū)彛 ?/p>
左御史點頭,轉(zhuǎn)向風染霜:“娘娘,陛下請您即刻入宮,商議風將軍重葬之事。”
風染霜心中一暖,兄長的冤屈終是昭雪了。她回頭望了眼侯府書房的方向,那密室里的證據(jù),是兄長用性命護住的忠魂印記,如今終于能告慰他的在天之靈。“青禾呢?”她忽然想起什么,問道。
“青禾姑娘已隨禁軍去大理寺作證,稍后會去宮里與您匯合。”左御史答道。
風染霜頷首,隨左御史上了馬車。車輪碾過積雪,往皇宮方向駛?cè)ァ\噹麅?nèi)暖意融融,她卻沒心思歇著,指尖反復摩挲著袖中那枚兄長的印章——銅質(zhì)溫潤,刻著“風凜”二字,是他十八歲從軍時,父親親手為他刻的。
“左大人,五年前兄長被斬后,風家舊部可有消息?”風染霜忽然問道。風凜當年鎮(zhèn)守北疆,麾下有不少忠心將士,若能尋回他們,不僅能為兄長正名增添助力,也能為朝廷保留幾分戰(zhàn)力。
左御史嘆了口氣:“風將軍出事後,郁家與二皇子怕舊部生事,將他們大多流放嶺南,或是貶為庶民,分散各地。不過陛下已下旨,讓兵部核查舊部名單,一一召回,恢復官職。”
風染霜心中稍安,兄長畢生心血都在軍中,若舊部能重歸建制,也算是了卻他一樁心愿。
馬車到皇宮外時,午門侍衛(wèi)早已等候。入宮后,宮道兩旁的宮燈還掛著,積雪壓在朱紅宮墻上,像覆了層白霜。引路太監(jiān)腳步輕快,引著他們往養(yǎng)心殿走去。
“皇后娘娘,陛下已在殿內(nèi)等候,您先進去,老奴去通傳左大人。”太監(jiān)恭敬地說。
風染霜點頭,推開養(yǎng)心殿的門。殿內(nèi)暖爐燒得正旺,香氣繚繞,陛下身著明黃龍袍,坐在龍椅上,見她進來,起身道:“染霜,一路辛苦。風將軍的案子,多虧了你,才得以昭雪。”
風染霜跪地行禮:“陛下言重了。臣妾不過是做了分內(nèi)之事,能還兄長清白,全賴陛下英明,明察秋毫。”
“起來吧。”陛下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身上,滿是感慨,“五年前風家變故,朕心中一直存有疑慮,只是當時郁家與二皇子勢力龐大,朕需隱忍。如今真相大白,風將軍的冤屈,朕定會給風家一個交代。”
他轉(zhuǎn)身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奏折:“朕已命人擬定旨意,追封風凜為鎮(zhèn)國公,謚號‘忠勇’,以國公禮重葬,入皇陵陪葬。風家財產(chǎn)盡數(shù)歸還,恢復爵位,由你承襲風家侯位。”
風染霜心中激動,再次跪地謝恩:“謝陛下!臣妾代兄長,代風家上下,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陛下扶起她,又道,“郁家與二皇子的案子,朕會讓大理寺從嚴審理,絕不姑息。只是京城經(jīng)此變故,人心浮動,你剛回京城,需多留意自身安全。”
“臣妾明白。”風染霜點頭,忽然想起一事,“陛下,張護衛(wèi)乃為兄長案子犧牲,他妻兒至今下落不明,還望陛下能下旨協(xié)助尋找,讓他們團聚。”
陛下頷首:“此事朕記著了,會讓內(nèi)務府與順天府一同尋找,定要給張護衛(wèi)家人一個交代。”
正說著,太監(jiān)進來稟報:“陛下,青禾姑娘與靜塵師父求見。”
“宣。”陛下道。
青禾與靜塵師父走進殿內(nèi),靜塵師父身著灰色僧袍,手持佛珠,合十行禮:“貧僧參見陛下。”
青禾也跪地行禮:“奴婢青禾,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陛下讓他們起身,目光落在靜塵師父身上:“靜塵師父,這些年多虧你暗中相助風家,朕還沒謝過你。”
靜塵師父合十道:“陛下客氣了。風將軍忠勇,皇后娘娘堅韌,貧僧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如今風將軍冤屈昭雪,也是蒼天有眼。”
風染霜看著靜塵師父,心中滿是感激。五年前她處境艱難,是靜塵師父暗中派人送衣送食,傳遞消息;兄長靈柩被棄亂葬崗,也是他讓人悄悄看管,才得以保全。“師父,大恩不言謝,風家定會銘記。”
靜塵師父點頭,從懷中取出一封信:“皇后娘娘,張護衛(wèi)妻兒的下落,貧僧查到了。他們在江南蘇州府,被一戶善良人家收留,如今生活安穩(wěn)。這是他們的地址,您可派人去接他們回京。”
風染霜接過信,心中大喜,連忙道謝:“多謝師父!”
陛下看著殿內(nèi)眾人,笑道:“今日是喜事,朕設宴款待你們,也為風將軍昭雪慶賀。”
宴席設在御花園的暖閣內(nèi),窗外紅梅映雪,閣內(nèi)暖意融融。席間,陛下與左御史商議風凜重葬之事,靜塵師父則與風染霜說起江南的風土人情,青禾在旁聽著,臉上滿是笑意——五年的苦難終于過去,往后的日子,終于有了盼頭。
宴席散后,風染霜與青禾、靜塵師父一同離開皇宮。馬車行在夜色中,青禾忽然道:“娘娘,侯府如今已解封,咱們要不要搬回去住?”
風染霜望著窗外的街景,燈火闌珊,心中卻有了別的打算:“侯府雖好,但滿是回憶,住著難免傷心。咱們先在客棧住些時日,等兄長重葬后,再做打算。”
靜塵師父點頭:“娘娘說得是。眼下京城剛經(jīng)歷變故,侯府雖解封,卻也需派人仔細打掃修繕,方能入住。”
馬車到客棧時,已是深夜。店小二早已等候在門口,殷勤地引著他們上樓。風染霜回到房間,剛坐下,就見青禾捧著個木盒進來:“娘娘,這是從侯府密室里帶出來的賬本和書信,您要不要再看看?”
風染霜接過木盒,打開一看,賬本上的字跡工整,每一筆都記錄著郁家與戶部勾結的證據(jù)。她輕輕撫摸著紙張,仿佛能看到兄長當年燈下記錄的身影——他明知此舉危險,卻仍堅持記錄,只為有朝一日能揭露真相,還軍中將士一個公道。
“青禾,把這些證據(jù)交給大理寺,讓他們從嚴審理。”風染霜將木盒遞給青禾,“郁家與二皇子作惡多端,絕不能讓他們有翻身的機會。”
“奴婢明白。”青禾接過木盒,轉(zhuǎn)身出去了。
風染霜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寒風夾雜著雪粒子吹進來,卻讓她精神一振。遠處的鐘樓傳來三更的鐘聲,落在雪地里,格外清晰。她望著天空中的明月,輕聲道:“兄長,你看到了嗎?害你的人,很快就會受到懲罰;風家的清白,我也會牢牢守住。往后,我會替你好好活著,守護風家,守護這大靖的山河。”
次日清晨,風染霜早早起身,帶著青禾去護國寺。偏殿內(nèi),風凜的靈柩前,她親手點燃三炷香,插在香爐里。“兄長,今日我就去接張護衛(wèi)的妻兒回京,等他們到了,咱們再一起為你舉辦重葬儀式。”
正說著,小和尚進來稟報:“皇后娘娘,左御史大人來了。”
風染霜起身,迎了出去。左御史走進庭院,拱手道:“娘娘,陛下已下旨,風將軍重葬儀式定在三日后,皇陵那邊已開始準備。另外,風家舊部已召回不少,他們聽聞風將軍昭雪,都想來京參加重葬儀式。”
風染霜心中一暖,兄長在軍中威望極高,舊部們的心意,他定能感知到。“多謝左大人告知。舊部們遠道而來,辛苦他們了,我會讓人安排好他們的住宿與飲食。”
左御史點頭,又道:“大理寺那邊傳來消息,郁家與二皇子對罪行供認不諱,陛下已下旨,判二皇子終身監(jiān)禁,郁家滿門流放嶺南,家產(chǎn)充公,用于補償北疆受災百姓。”
風染霜心中大石落地,兄長的冤屈終于徹底昭雪,害他的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太好了!左大人,這都是您與陛下的功勞。”
“娘娘客氣了。”左御史笑道,“這都是風將軍忠勇所感,也是娘娘堅持的結果。”
兩人在庭院里又說了些重葬儀式的細節(jié),左御史才離開。風染霜回到偏殿,繼續(xù)守在兄長靈柩旁。青禾端來茶水,輕聲道:“娘娘,張護衛(wèi)的妻兒明日就能到京,奴婢已派人去接了。”
風染霜點頭,接過茶水,望著棺木,心中滿是平靜。這些年的苦難,終于在今日有了圓滿的結局。她知道,兄長的在天之靈,定能安息了。
三日后,風凜的重葬儀式如期舉行。皇陵外,禁軍列陣,旌旗飄揚,風家舊部身著戎裝,整齊地站在道路兩旁,神情肅穆。風染霜身著素色喪服,手持靈位,走在隊伍最前方。青禾與張護衛(wèi)的妻兒跟在她身后,張護衛(wèi)的妻子抱著孩子,眼中滿是感激——若不是風染霜,她們母子或許永遠都見不到丈夫(父親)的最后一面。
皇陵內(nèi),陛下親自前來祭奠,文武百官隨行。風凜的靈柩被緩緩放入地宮,與風家先祖葬在一起。地宮石門關閉的那一刻,風染霜跪地行禮,眼淚終是落了:“兄長,你終于回家了。風家有我,你放心吧。”
陛下扶起她,輕聲道:“染霜,節(jié)哀。風將軍雖逝,但他的忠勇,會永遠留在大靖百姓心中。”
風染霜點頭,望著地宮石門,心中滿是堅定。往后的日子,她會繼承兄長的遺志,守護大靖的山河,守護風家的榮耀,讓兄長的忠魂,永遠安息。
離開皇陵時,雪已停了,陽光透過云層灑下來,落在雪地上,暖得像兄長當年的笑。風染霜回頭望了眼皇陵,心中默念:“兄長,再見了。”
青禾走上前,輕聲道:“娘娘,咱們回宮吧。”
風染霜點頭,與青禾、張護衛(wèi)的妻兒一同轉(zhuǎn)身,往皇宮方向走去。道路兩旁的紅梅開得正艷,像一團團燃著的火,映著她們的身影,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回到皇宮后,風染霜著手處理風家的產(chǎn)業(yè)。侯府經(jīng)過修繕,煥然一新,她卻沒有搬回去,而是將侯府改為“忠勇祠”,供奉風凜與風家歷代忠烈,供百姓瞻仰。她自己則居于坤寧宮,帶著青禾、張護衛(wèi)的妻兒一同生活,日子過得平靜而安穩(wěn)。
閑暇時,她會去忠勇祠看看,為兄長擦拭牌位,講述京城的變化;也會去江南游歷,考察民生,將風家的財產(chǎn)用于救濟百姓,修建學堂與橋梁。百姓們感念她的善舉,都稱她為“賢后”。
風染霜知道,這是兄長希望看到的——他一生為國為民,如今,她會替他繼續(xù)走下去,守護這大靖的山河,守護這世間的安寧。
春日里,風染霜帶著青禾去北疆游歷。當年兄長鎮(zhèn)守的邊關,如今已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百姓們安居樂業(yè),將士們斗志昂揚。她站在城墻上,望著遠方的草原,仿佛看到兄長當年策馬奔騰的身影。
“娘娘,您看,那是風將軍當年種下的白楊樹,如今已長得這么高了。”青禾指著城墻下的一排白楊樹,笑著說。
風染霜望去,白楊樹挺拔而立,像一個個守護邊疆的戰(zhàn)士。她輕聲道:“兄長,你看,這就是你用生命守護的山河,如今國泰民安,你可以放心了。”
風拂過臉頰,帶著草原的氣息,仿佛是兄長的回應。風染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滿是堅定。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她會帶著兄長的期望,繼續(xù)走下去,守護這大靖的每一寸土地,守護這世間的每一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