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領了旨意,即刻轉身安排人手快馬加鞭往京城傳信,又讓人去召集附近的工匠,腳步匆匆不敢有半分耽擱。風澈跟著慕容冷越與風染霜走進安置點,腳下的泥土還帶著雨后的濕黏,偶爾能看到積水倒映出灰蒙蒙的天空,與草原上澄澈的藍天截然不同。
一個穿著打補丁粗布衣裳的小女孩,正蹲在帳篷邊,手里攥著半塊干硬的窩頭,小口小口地啃著。看到風澈一行人,她怯生生地往后縮了縮,大眼睛里滿是警惕。風澈停下腳步,從懷里掏出之前***沒吃完的江南點心,那是用綿白糖和桂花做的,還裹著一層油紙,拆開時能聞到淡淡的甜香。他輕輕遞到小女孩面前,笑著說:“給你吃,這個比窩頭軟。”
小女孩抬頭看了看風澈,又看了看他身后的慕容冷越和風染霜,見他們神色溫和,才慢慢伸出小手,接過點心小口咬了起來。那小心翼翼的模樣,讓風澈心里一陣發酸。他想起在草原上,自己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牛羊肉和香甜的奶制品,可這里的孩子,連一塊軟和的點心都吃得這么珍惜。
“你叫什么名字呀?”風澈在小女孩身邊蹲下,輕聲問道。
“阿……阿雅。”小女孩含著點心,說話有些含糊。
“阿雅,你家里還有其他人嗎?”
提到家人,阿雅的眼眶瞬間紅了,她低下頭,聲音帶著哭腔:“爹爹和娘親……都被洪水沖走了,現在我跟著奶奶住。”
風澈的心猛地一沉,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只能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風染霜走過來,從隨身的錦袋里拿出一塊玉佩,那玉佩是暖白色的,雕著一朵小小的蓮花,觸手溫潤。她把玉佩放到阿雅手里:“好孩子,拿著吧,以后要是遇到困難,或許能幫上忙。”
阿雅緊緊攥著玉佩,對著風染霜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跑回了不遠處的帳篷。風澈看著她的背影,輕聲對風染霜說:“娘親,我們一定要快點幫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能早點過上安穩的日子。”
風染霜點點頭,摸了摸他的頭:“會的,我們和所有將士、百姓一起努力,一定會的。”
往前走了沒幾步,就聽到一陣咳嗽聲。帳篷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正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呼吸有些急促。她身邊的老伯伯,正用一個破了口的陶碗,一點點給她喂著稀粥。慕容冷越走上前,問道:“老人家,身體好些了嗎?太醫馬上就到了。”
老伯伯看到慕容冷越身上的衣著,知道他身份不一般,連忙放下陶碗,想要起身行禮,卻被慕容冷越按住了。“不必多禮,先照顧好老人家要緊。”
老伯伯眼眶泛紅,嘆了口氣:“唉,這洪水來得太突然了,我們家的房子瞬間就被沖垮了,要不是鄉親們幫忙,我們老兩口早就沒了。現在老婆子又染了風寒,這荒郊野外的,連個正經的大夫都沒有……”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是太醫帶著藥箱趕來了。太醫立刻給老奶奶診脈,然后從藥箱里拿出藥材,讓侍從去旁邊的臨時灶房煎藥。“老人家只是受了風寒,加上連日勞累,身子有些虛弱,喝幾副藥就能好轉。”太醫一邊收拾藥箱,一邊對老伯伯說,“我再給您開個方子,平時多給老人家熬點小米粥,補補身子。”
老伯伯連連道謝,嘴里不停地說著“陛下圣明”。風澈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忽然覺得父皇肩上的擔子好重。以前在京城,他只知道父皇每天要處理很多奏折,卻不知道這些奏折背后,都關乎著百姓的生死安危。
安置點的角落,幾個工匠正圍著一張圖紙討論著什么。慕容冷越走過去,問道:“重建家園的方案,你們有眉目了嗎?”
為首的工匠連忙上前回話:“回陛下,我們打算先把被洪水沖垮的房屋清理干凈,然后選用結實的木料和磚石,按照之前的村落布局重建房屋。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木料都被洪水泡壞了,附近的山林里能砍伐的樹木也有限,恐怕不夠用。”
慕容冷越皺了皺眉,沉思片刻后說:“從鄰省調運木料,讓驛站做好銜接,務必盡快把木料送過來。另外,重建房屋時,要考慮到防洪,地基一定要打牢,屋頂的排水也要做好,避免下次再遇到水災時,房屋還會被沖垮。”
工匠們連忙點頭,把慕容冷越的叮囑記了下來。
風澈看著工匠們認真的樣子,忽然想起自己懷里的木劍。那木劍是父皇親手為他做的,上面刻著“守土”二字。以前他以為“守土”就是守護好國家的土地,不讓外敵入侵,可現在他明白了,“守土”不僅僅是守護土地,還要守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讓他們能有安穩的家,能吃飽穿暖。
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安置點里升起了幾堆篝火,百姓們圍坐在篝火旁,有的在縫補衣服,有的在給孩子講故事,還有的在討論著重建家園后的生活,臉上漸漸有了笑容。風澈和慕容冷越、風染霜坐在篝火旁,聽著百姓們的交談,心里也漸漸踏實了下來。
“父皇,你看,他們好像不那么難過了。”風澈指著不遠處正在說笑的幾個百姓,小聲說道。
慕容冷越點點頭,目光溫柔:“百姓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要能有安穩的家,有飯吃,他們就會很滿足。我們做的這些,都是應該的。”
這時,一個手里拿著笛子的少年,走到篝火旁坐了下來。他拿出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揚的曲子。那曲子帶著江南水鄉的溫柔,又有著一絲堅韌,在寂靜的夜晚里,格外動人。百姓們都安靜了下來,靜靜地聽著曲子,臉上滿是向往。風澈也聽得入了迷,他想起在草原上,***曾給他唱過草原的歌謠,那歌謠充滿了力量,而這首笛子曲,卻有著不一樣的溫柔。
曲子吹完后,少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這是我阿爹教我的曲子,他說這曲子能給人帶來希望。以前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我一吹這首曲子,心里就會好受很多。現在我把這首曲子吹給大家聽,希望大家也能快點好起來。”
百姓們紛紛鼓起掌來,篝火旁的氣氛變得更加溫暖。風澈走到少年身邊,說道:“你吹得真好聽,我能跟你學吹笛子嗎?”
少年愣了一下,然后笑著點頭:“當然可以,等明天我教你。”
第二天一大早,風澈就去找少年學吹笛子。少年名叫阿澤,他耐心地教風澈怎么拿笛子,怎么運氣,怎么吹出不同的音調。風澈學得很認真,雖然一開始吹出來的聲音斷斷續續,很難聽,但他沒有放棄,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
到了中午,從京城調運的糧食和衣物終于到了。百姓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有序地領取糧食和衣物。風澈也跟著幫忙,他把糧食遞到百姓手里,看著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還甜。阿雅也在隊伍里,她領到糧食后,特意跑到風澈面前,笑著說:“謝謝你,風澈哥哥,我和奶奶有糧食吃了。”
風澈摸了摸她的頭:“不用謝,以后我們都會好起來的。”
下午,鄰省調運的木料也送了過來。工匠們立刻開始清理廢墟,搭建房屋的框架。百姓們也主動過來幫忙,有的搬木料,有的和泥,有的遞工具,大家齊心協力,干勁十足。風澈也想幫忙,可他年紀太小,搬不動沉重的木料,只能幫著遞遞工具,或者給大家送點水。
慕容冷越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十分欣慰。他對風染霜說:“你看,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風染霜點點頭:“是啊,百姓們的心齊了,重建家園就指日可待了。”
接下來的幾天,安置點里每天都充滿了忙碌的身影。房屋的框架一點點搭建起來,百姓們的臉上也露出了越來越多的笑容。風澈每天早上跟著阿澤學吹笛子,下午就去幫忙,晚上則和慕容冷越、風染霜一起,聽百姓們講述江南的故事。他知道了江南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花,夏天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秋天有金黃的稻田,冬天有飄落在白墻黛瓦上的雪花。他暗暗下定決心,等重建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好好看看江南的四季。
這天下午,風澈正在幫工匠們遞釘子,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爭吵聲。他好奇地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兩個百姓在為一塊木料爭吵。一個百姓說那塊木料是他先看到的,應該給他家蓋房子用;另一個百姓則說那塊木料是他先搬過來的,應該給他家用。兩人互不相讓,吵得面紅耳赤。
風澈連忙跑過去,說道:“你們別吵了,木料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再去搬,沒必要為了一塊木料吵架。”
其中一個百姓瞪了風澈一眼:“小孩子家家的,別多管閑事!這木料是我先看到的,就該是我的!”
另一個百姓也附和道:“就是,這跟你沒關系!”
風澈沒有生氣,他耐心地說:“我知道你們都想早點蓋好房子,早點有個家,可是吵架解決不了問題啊。如果你們一直吵下去,不僅蓋不好房子,還會傷了大家的和氣。我們現在應該團結起來,一起把房子蓋好,這樣大家才能早點住進去。”
這時,慕容冷越和風染霜也走了過來。那兩個百姓看到慕容冷越,立刻停止了爭吵,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慕容冷越說道:“大家都是受災的百姓,應該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爭搶。木料足夠大家蓋房子用,工匠們會根據每家的情況,合理分配木料,保證每家都能蓋起安穩的房子。”
兩個百姓連忙道歉,說自己不該太自私。風澈笑著說:“沒關系,只要你們以后不吵架,一起幫忙蓋房子就好。”
兩個百姓點點頭,拿起木料,一起去搭建房屋了。風染霜走到風澈身邊,笑著說:“澈兒,你做得很好,知道用道理去說服別人,而不是用哭鬧解決問題。”
風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親,我只是覺得大家應該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快點把家建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南的天氣漸漸暖和了起來。安置點里的房屋也一棟棟建好了,白墻黛瓦,整齊排列,看起來十分漂亮。百姓們陸續搬進了新家,有的開始整理家具,有的在院子里種上了蔬菜,有的則開始準備春耕。整個村落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阿雅和奶奶也搬進了新家。阿雅特意邀請風澈去她家做客,還拿出奶奶做的桂花糕招待他。那桂花糕香甜軟糯,帶著濃濃的桂花香味,風澈吃得十分開心。阿雅拉著風澈的手,指著院子里剛種上的小樹苗,說道:“風澈哥哥,這是我和奶奶一起種的桃樹,等明年春天,它就會開花了,到時候我請你來看桃花。”
風澈點點頭:“好啊,等明年春天,我一定來看桃花。”
阿澤也搬進了新家,他的新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柳樹,風吹過的時候,柳枝隨風飄動,十分好看。阿澤把笛子拿出來,吹起了那首充滿希望的曲子。風澈坐在柳樹下,靜靜地聽著,心里滿是溫暖。他想起了草原上的***,不知道***現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草原上騎馬,是不是也在想念他。
慕容冷越看著江南的重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百姓們也都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便決定帶著風澈和風染霜返回京城。離開的前一天,風澈去跟阿雅和阿澤告別。
阿雅拉著風澈的手,舍不得放開:“風澈哥哥,你以后還會來江南嗎?”
風澈點點頭:“會的,等明年春天,我會來看你種的桃樹,還會來聽阿澤吹笛子。”
阿澤也說道:“風澈,我會把笛子吹得更好聽,等你下次來,我吹給你聽。”
離開江南的那天,百姓們都來送行。他們手里拿著自家種的蔬菜、做的點心,非要塞給風澈一行人。慕容冷越推辭不過,只好收下。馬車緩緩行駛,百姓們跟在馬車后面,不停地揮手,嘴里喊著“陛下保重”“風澈小公子保重”。風澈掀開馬車的窗簾,看著百姓們的身影漸漸變小,心里滿是不舍。
風染霜看到風澈有些難過,便拿出一本書,遞給風澈:“澈兒,這本書里有很多江南的詩句,你可以看看,就像還在江南一樣。”
風澈接過書,翻開一看,里面有很多描寫江南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每一句詩,都讓他想起在江南的點點滴滴。
馬車一路前行,朝著京城的方向駛去。風澈坐在馬車里,手里拿著笛子,吹起了阿澤教他的那首曲子。雖然吹得還不是很熟練,但那悠揚的旋律,卻帶著他對江南的思念,對草原的思念,也帶著他對未來的期待。他知道,不管是廣袤的草原,還是溫柔的江南,都是祖國的土地,都是需要守護的家園。而他,會帶著“守土”的信念,慢慢長大,成為一個能守護這片土地和百姓的人。
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從江南的水鄉,變成了中原的平原,又變成了京城的繁華。風澈看著熟悉的京城城門,心里滿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