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書宜在店里忙了大半天。
中午的午飯,她都是叫兩個孩子來店里跟她和員工們一起吃酒樓的外送。
終于在兩個孩子下午散學(xué)前,鋪子全部上架完成。
蓋著紅布的匾也掛上去了。
程書宜把鋪子上下,各個區(qū)域最后檢查一遍。
確認明天開業(yè)沒問題了,她才關(guān)門回家。
在家門口的時候,兩個崽崽也散學(xué)了。
“期期許許,換衣服,跟娘去一趟昌哥兒的家。”
昨晚說好的今天要去沈家拜訪,感謝沈家的救命之恩。
程書宜一直忙到現(xiàn)在才有空去。
昨晚聽沈周氏說喜歡吃水果,程書宜恰好鋪子剛上貨,家里各種水果都有!
應(yīng)季的、不應(yīng)季的,只要她能在拼夕夕買到的。
全都有!
程書宜拿了幾個菜籃子,把荔枝、草莓、水蜜桃、甜李、菠蘿、芒果、楊梅、木瓜等等全都裝上。
西瓜、哈密瓜、菠蘿蜜也都拿上。
兩個孩子一人一籃子,吃力地又拖又拽。
走幾步歇幾步。
程書宜單手把一個二十斤重的菠蘿蜜夾在胳膊下抱著,另一手提著個籃子。
亦是走得很艱難。
但幸好兩家隔得不遠,哥哥一嗓子就把昌哥兒喊出來。
有沈懷昌的幫忙,程書宜籃子里減輕了一個西瓜的重量。
“昌哥兒,你爹娘可在家?”程書宜問。
“娘親在,爹爹還在當(dāng)差,不在家。”
沈周氏是傳統(tǒng)的古代婦人家,成親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成婚后便在宅院中相夫教子。
很少出門。
再加上沈家在朝中有官職,就更要注重這些規(guī)矩。
所以程書宜搬來古代的這半個月,進進出出巷子這么多次。
也僅跟沈周氏打過照面。
其他人她都沒什么機會見一見。
就連附近人家出去買菜,也都是讓丫鬟婆子去的。
沈家也有一個丫鬟、一個婆子,日常伺候著沈家三口。
程書宜手里的東西是婆子接過去的,婆子只抱走菠蘿蜜,她提著籃子走向廳堂。
沈周氏在隔壁廂房里做繡活,聽到動靜才放下針線籃出來。
看到程書宜和她一雙兒女,還有自家兒子手里都提著東西,她趕忙迎了過去。
“程妹子,你這是作甚。”
兩家孩子關(guān)系這般好,她和程書宜又見過幾次,沈周氏便換了稱呼。
而且看這動靜,他們兩家的關(guān)系還會再親近。
在人后,自然可以以姐妹相稱。
程書宜把籃子放到桌上,整理了一下被菠蘿蜜壓皺的衣服。
“周姐姐昨兒個說喜歡吃我家的果子,我?guī)Я诵﹣恚瑱?quán)當(dāng)是謝過姐姐的救命之恩了。”
沈周氏面對一桌子各種各樣沒見過的水果,又喜又愁。
“那也無需送這么多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吃。”
沈周氏煩惱不知道怎么吃的同時,心中也有些擔(dān)憂。
怕被人說他家嬌奢,被抓了把柄。
特別還是在國庫空虛,朝廷缺糧的關(guān)鍵時候。
沈周氏怕連累自家夫君在朝中的名聲,她不得不拒絕程書宜的好意。
“昌哥兒,你帶弟弟妹妹到院中玩一會兒,王嬸,去泡壺茶來。”
沈周氏支走其他人,拉著程書宜坐下。
“程妹子,姐姐先謝過你的好意了,但這些東西姐姐實在不能收,還望妹妹見諒。”
“為什么?”
程書宜不解。
她好不容易抱過來的。
而且水果而已,也不是什么很重的禮,怎么就不能收?
程書宜家的宅院掛的是程宅,但兩個孩子卻姓裴。
這種情況,沈周氏只有一個理解。
程書宜要么是外室,要么是和離妻。
對于程書宜的夫家,因為她不常出門,自然沒見過裴琰禮進出程宅。
沈周氏自然以為程書宜只是個普通婦人,她日常的表現(xiàn)也看不出什么特別的。
至少家中無人在朝中任職。
所以沈周氏可以對她說真話,“妹妹,你是不知如今在朝中當(dāng)值有多難。”
“尤其我家夫君還在戶部當(dāng)值,更需謹慎小心,不可過多享受。”
沈周氏指了指桌上的那些水果。
繼續(xù)說道:“眼下嶺南水患,加上北疆不穩(wěn),朝廷上下全都在湊糧食。”
“此時享受,怕是要遭人詬病,小心官職不保。”
程書宜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
她這些天一直在忙鋪子的事兒,身邊圍著的也都是干粗活的工人。
關(guān)于朝廷的消息,她一無所知。
“朝廷很缺糧食嗎?”程書宜抓到了一個關(guān)鍵詞。
“是啊。”沈周氏苦笑,“如今朝中的這些官戶們都爭相向圣上獻糧,有糧便能在圣上面前討個好,日后升官加品就容易許多。”
“如此這般,我家夫君如何再出頭啊。”
沈周氏自嘲地又接了一句:“要是我娘家也種地就好了。”
只可惜,她只是一個生長在盛京城的染坊家小戶女。
程書宜因為朝廷缺糧的這個消息,感到十分興奮。
她有糧!
有很多糧!
鋪子即便是開業(yè),那也只是一排貨架的糧食。
一天就算能賣一萬斤,量還是太少了。
她需要更大的客戶,一次交易幾十萬、上百萬斤的那種大客戶。
程書宜控制自己呼之欲出的興奮,故作不經(jīng)意道:“我手中倒是有些糧食……”
果不其然。
沈周氏聽到她手中有糧,愁容立變,抓著她的手緊緊不放。
“妹妹有糧?有多少糧?可賣給姐姐一些?”
“姐姐救過我的命,這點小事妹妹自當(dāng)盡力。”
程書宜試探性地拋出自己的家底,看沈周氏的承受能力。
“我來盛京之前種過幾年地,手中估摸著還有兩百萬斤糧,姐姐要多少?”
兩百萬斤對程書宜來說,很好湊,也不算多。
要是送往北疆,十萬大軍一人一天吃兩斤,一天就消耗掉二十萬斤。
兩百萬斤也就十天的量。
真的不多。
但沈周氏的反應(yīng)告訴她,這么多糧食可以讓她家夫君原地再升一品了。
“妹子,你等我兩日、哦不,等我一日,我今晚就回娘家湊銀子,你的糧食可莫要賣給別人!”
為了丈夫的官途,沈周氏豁出去了。
程書宜也有自己的算盤。
既然朝中這么多人想要糧食,而沈周氏又是朝臣夫人。
說不定她還能給她介紹來更多的朝臣夫人們。
這樣她就能賣更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