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電視臺……不行,目前我的功力不足。”
他第一個想法是走電視臺節目,以那類達人秀節目來擴充影響力,吸引人來打假,反復證明提升名氣。
可首先攔在面前的,便是功力不足。
“韋穆”的確提升了他的功力,讓他略有小成,可這番功力離大規模種氣還遠著呢,他目前最多只能給三十多人種氣,而且種氣不是說把種子撒下去就行了,這如同農民種地,需要時時呵護與澆灌,要把“爐鼎”提升到可以自行修煉的程度,少說要讓他們“氣機壯大”才行。
而這已經是修行的第三個等級。
不得不說,雖然很兒戲,“韋穆”給劃分的等級的確讓人一目了然地判斷自身修為。
第二個讓他否決的是,在世人面前展現超凡力量,小心起見,必須保證自身的實力可以保護自己。
那么略有小成的他,可以在現代社會保護自己嗎?
若是不公開化,保護自身綽綽有余。
可若是公開了超凡力量,面對各國的國家機器,他不認為能保護好自身。
那么在目前的實力下,就不能盲目擴充名氣,俗話說廣積糧緩稱王,他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有底氣迎接四面八方的挑戰。
悄悄發育,等實力提升!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公開了超凡力量后,受到全世界矚目,成為頂尖大人物,走到哪兒都是最高待遇。
但以防萬一吧,等他再熟悉下這番力量,不管哪種選擇都有余力,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確定這個行動方針之后,韋穆撿起一張A4紙,凝視了片刻,按照“韋穆”傳遞進入腦海的法訣要門,鼓氣凝神片刻,“真氣”涌入手臂與A4紙。
原本軟塌塌的A4紙,立即在真氣的作用下變得堅硬如鐵,猛地豎直如刀刃。
“這‘氣’太神奇了,是類似電磁力一樣的力嗎?”
韋穆看著產生了奇特變化的A4紙,更加堅定了追求超凡之力的心思。
“颼!”
他隨手一抖,手中的A4紙頓時如同脫弦利箭,流光瞬息之間射出,如利刃切入豆腐似的,插在了木門之中足足一半。
韋穆深吸一口氣,仿佛把周圍的冷氣都吸入了體內,起身走過去,發現插入木門的A4紙已經重新軟化,可不能否認的是,這張平平無奇的A4紙真的插入了木門,來了個對穿。
他把紙張扯下來,可惜插入木門之內的紙卻撕裂開來,無法再從里面扯出。
“區區一張紙就有這般威力了。”
“略有小成和粗通皮毛差距太大了,明明只是一個等級之差。”
“韋穆”在一個月前為了取信他,其實已然給他灌注了功力,當時調侃他說這叫“粗通皮毛”,不值一提,現在看來確實不值一提,兩者之間對真氣的應用以及真氣外放,就形成了天差地別。
“略有小成都這么厲害了,下一個登堂入室呢?”
韋穆心思火熱,幾乎快迫不及待去種氣了,還好經過一個月思索,他很快沉靜下來,打開手機,發現靜音的手機有好幾個未接電話。
其中一個是“鄭氏太極館”來的電話,而第二個卻是陌生人的電話。
韋穆稍一思索,就知道第二個電話來自于“嚴老師”,即鄭氏太極館的主人“嚴景煥”打來的。
獅城華人居多,練習太極的人數自然也不少,這個市場被嚴景煥的父親看中,半個世紀之前就來獅城布局,迄今為止,傳承到嚴景煥手里,鄭氏太極館已然頗為有名,其主人嚴景煥也被稱呼為獅城太極第一人。
當然,在如今的韋穆看來,嚴景煥的太極也就看看罷了,就像絕大部分太極練法,毫無實戰效果,也就稍微比廣場上的太極好一點,他的名氣更多來自于弟子的配合。
沒錯,太極要想練得好,沒有幾十年的徒弟配合很難練好。
韋穆微微一笑,也不急著去回電話,專心做自己的事,到了歇息時間,洗漱上床睡覺,養足精神第二日再說。
第二日一大早,凌晨五點鐘之時,韋穆雙眼猛地一睜,起床洗漱。
自從一個月前被平行世界的他傳功以后,以往那種起床后的疲憊早就不見了蹤影,每日只需要睡上五個小時,第二日起床精神百倍,雙眼炯炯有神。
“韋穆”傳功給他,不止傳了秘法如何修煉,還傳一套打法,但這種打法和傳統武術的套路打法很不一樣。
這套打法講究的是潛意識而動。
說白了,就是跟著感覺而走,讓氣來觀察對方,讓氣來控制身體,依靠身體各個部位的條件反射來行動,不需要大腦浪費時間思考,但又要保持表意識的判斷形勢。
很特別的理論,韋穆仔細琢磨了半晌,雙手雙腿意動而行,緩慢打著一套鄭氏太極,看起來比那些年老者打得還要緩慢,可下一秒,速度陡然加快,疾風而驟動,整個客廳狂風撲面席卷,直吹得桌椅嘩啦啦作響。
“有點意思,可惜很難把握住那個度。”
韋穆驚嘆的不是這套自在極意功,而是驚嘆“韋穆”居然能把這套武功頃刻傳給自身,這灌頂的秘法才叫可怕,讓一個完全不通武功的常人,瞬間踏上武道之路不說,還能領會到許多難以用于語言解釋的秘訣。
打完收工!
韋穆覺得要把這套自在極意功完全領會熟練,需要徹底的內心平靜,心無雜念,回歸自我,那也不是短時間內能達到的境界。
這種打法是受益無窮,隨著功力的增長有無限的可能性。
他看了眼手機時間,收拾了下東西,提著一個背包走出了組屋,前去一個華人開的包子店,買了包子慢慢吃。
如今是八月中旬,距離畢業典禮已過去一個月,而正巧,國立大學那邊是八月第一個星期開始上課,此刻已有許多華人留學生起來吃早餐,準備前往學校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韋穆曾經認識的同學都畢業回國了,想留在這兒工作的人也早就離開了,此刻看見那些國大一年級的學生,都是不認識的新人。
他又何嘗不是新生眼中不認識的“新人”。
真氣入體,對人的精氣神提升堪稱天翻地覆。
韋穆整個人走在路上,與普遍人們的亞健康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清澈的眸子仿佛有光存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