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師現在淡定得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道:
“就是她的估分呀,當時我還想好好說道一下孩子的,這不是校長您當時叫住了我,讓她鉆了漏子,溜得太快了。”
“還有這事兒?”
校長一臉懵,擰著眉頭想了想,問:“我咋不記得了?”
羅老師:“當時您忙著盯劉春夏填志愿,我后面還去過幾次齊詩語同學的家里,都沒碰到人。”
校長嘆了口氣,無力地擺了擺手:
“等最后結果吧!”
說罷,隱晦地看了眼這位運氣爆棚的羅老師,若是他沒猜錯的話今年鄂省的狀元和榜眼都在他們學校,還在同一個班,而且兩人的分數咬得還挺近!
不然招生辦的能搞那么大的陣仗找來江大的教授幫忙復核?
省招生辦這邊,幾個負責人看到江大的教授猶如救命稻草一般:
“大佬們,您們可算來了,快看看,這倆可愁死我們了!”
“快幫忙看看,單看單科成績,沒覺得有問題,個有偏差嘛,誰知道一算總分還弄出來一個并列第一?”
“可不嘛!我們就怕弄錯了,核算了好幾次!更妙的是這倆考生還出自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
……
王玉珍帶著3個教授,才到辦公室還沒來得及緩一口氣就被招生辦的人團團圍住了,聽著他們東一句西一句的,好奇地鋪開了兩份試卷;
好巧不巧王玉珍拿到了是語文試卷,一看字跡清秀,挑了挑眉:
“還真是并蒂蓮呀!”
“可不是!”
一人接茬,笑著感嘆了一句:
“還真是應了大領導的那句婦女能抵半邊天,現在的女同志可不容小覷喲!”
王玉珍笑笑,視線回到試卷上面,一個108分,一個114分,挑了挑眉,拿起那張108分的試卷;
主要看扣分的地方,并沒有哪里有問題,又看了看后面的作文,扣分也挺公正的……
“劉春夏,語文108分,確定無誤。”
王玉珍說完這句話后,再拿起另一份,看過了扣分點后,又去看后面的作文——
喲!
小姑娘文采不錯,象征性扣了2分,若是放在平時大概率會給個滿分……
兩張試卷這么一看,這個分數挺公正的。
王玉珍點著頭,視線回到了姓名欄那處,道:
“齊詩——”
言語驟停,瞳孔猛地一縮,再次確認了上面的姓名后,嘴角不禁裂開,眉宇間止不住的喜悅激動往外溢出,抬頭問招生辦的負責人:
“這個學校,這個班級里面有幾個齊詩語?”
“這個班級?”
好巧不巧,這個人正是負責整理齊詩語學校成績的那位,他記憶深刻,道:
“他們那個學校還就她這么一個姓齊的!怎么?這個名字有問題?”
王玉珍臉上的笑容加深,臉蛋兒泛著紅光,連上面的細紋都淡了幾分,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這是遇到喜事了!
還不待他們的疑惑問出口,她笑著道:
“我可能得避嫌。”
“怎么講?”
王玉珍與有榮焉地解釋道:
“讓你們見笑了,這個齊詩語好巧不巧還真是我家那個小侄女。”
眾人:“?!”
“快快快,今年高考我們省出了一朵并蒂蓮,還是經江大教授復核過的!”
消息沒捂好,這嗓門也夠大的,洪亮的聲音穿透式,從里到外碾壓一切嘈雜;
這下子不止是留在前面大廳等消息的各個學校的老師,就連被攔截在外面公告欄處的新聞工作者們都沸騰了!
并……并蒂蓮?!
縣一中的教導主任頓感一陣恍惚,只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老王,你沒事兒吧?”
扶著他的是隔壁二中的主任,兩人來自一個縣城,算是一起抱團取暖的。
“沒事兒,我緩緩。”
天旋地轉也就在那么一瞬間,王主任看了看熱鬧得跟菜市場有的一拼的大廳,咽了咽口水,不禁攥緊了他的手,聲音顫抖,道:
“并蒂蓮……我們學校的劉春夏和齊……齊詩語就她們倆的成績沒放出來……”
“保……保真嗎?”
隔壁二中的主任不禁咽了咽口水:那可是千年一遇的并蒂蓮呀,極有可能出自他們小縣城……
一旁偷聽的老師耳朵動了動,忙扭過頭來,盯著縣一中的王主任看了看,狐疑地道:
“老哥,我記得你是XX市一中的吧?!”
“就西河村的那個小縣城是吧!”
本地學校的一位老師也過來搭了一句,他跟風去過西河村,那里的確有點東西!
又問:
“你剛剛說你們學校有兩位同學的成績不在大名單里?”
王主任雖說是一名教導主任,但挨不過是一個小縣城的,城市GDP還有點偏后,來到大城市多多少少會有點受冷遇;
冷不丁的,被一幫同行們給熱情地圍住了,里面還有來自各個大學里面負責招生的老師……
“你剛剛說并蒂蓮是你們學校的劉春夏和齊詩語?”
名單還沒正式公布呢,半場開香檳可要不得!
王主任的理智歸位,搖頭:“有可能是我看錯了,還是等名——”
“貼出來了,高考狀元來自XX市一中的齊詩語和劉春夏,高考總分666分,并列第一!”
招生辦的負責人也將兩人各科的成績張貼到外面公告欄處,隨著分數的公布眾人可算清楚了今年的高考狀元姓甚名誰,來自哪個地方,哪所學校……
“主編,快看!是齊詩語,詩詩老師,她是今年的高考狀元!!!”
秦文靜個子小,被人左右推過來擠過去的,還把自己擠到最前面一排去了?
她是最能看清楚公告欄上面信息的人,逮著張貼出來就酷酷一陣拍,拍了之后返回去檢查膠卷的時候才驚覺這個名字她熟哇!
詩詩老師……
這個詩詩老師不會是這一段時間鬧得風風火火的新人畫家吧?
就在眾人還在疑惑的時候,秦文靜默默地從人群中退出來了,和劉長江一起偷摸地往車站的方向。
跟著他們身后退出來的還有那位總臺的吳記者,他帶著自己的隊伍也往車站的方向去了;
其他兄弟單位什么時候能反應過來,他就不知道了,好巧不好奇他還真知道這位高考狀元!
也虧了那次江大的王教授拜托他的時候,跟著跑了一趟!
一步慢,步步慢;
等其他報社雜志的弄清楚狀元的相關信息之時,劉長江和秦文靜,還有總臺的記者帶著吃飯的家伙已經坐上了前往小縣城的大巴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