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一年級,沒參加過任何聯邦的機甲賽事,又沒有名師輔導。
僅有的幾次露臉都是比賽中的驚鴻一瞥。
所以在專業能力上,強倒是強,有多強不好說。
因為他超強的戰力,很多人甚至覺得他應該和時安一樣選單兵戰。
不說8強,16強那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選機甲賽,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加油!”
“你也是!”
他輕輕拍了拍伊萬的肩膀。
伊萬很清楚,作為純純的機甲師,孫千宇都快牛批翻天了。
兩人眼神交流之間恰好被鏡頭捕捉到了。
“咦?伊萬和孫千宇好像很熟啊?”
當然熟了,昨天兩人還熬夜研究改造方案來著。
寬闊的場館里腳步聲、測試儀滴滴滴、金屬乒乒乓乓的聲音響起。
今天比賽還請到了聯邦頂級機甲大師,也是塔納托斯的制作者蕭懷遠。
他這次能來一是因為這屆比賽上不僅有他的機甲,他的弟子伊萬,還有他發現了有人將傀儡術融入機甲做出了十分有趣的東西。
他作為嘉賓坐在臺上,和主持人一起互動起來。
【伊萬面前是一臺3S級機甲,他開始做測試診斷了,從外形上來說,機甲損失在頸部,但這個位置鏈接腦部的控制中樞以及胸部的能源核心,所以診斷就比較考驗技術和經驗了......】
【富察的機甲雅典娜就是出自他自己之手,這個年紀就有能力設計并制作3S級機甲的放在所有軍校也是極少數......】
【許恩恩開始繪制修理方案了......】
再看看孫千宇,他診斷的時間很短很短,幾乎就是看了一眼。
而且......沒有借助任何檢測儀器。
【不檢測的情況下,怎么確定自己的診斷是正確的呢?】
【最早在很多設備還沒出現的時候,是有這種做法的,憑對機甲的熟悉程度,憑經驗來判斷,有的老機甲師準確度還很高。】
【但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現代的學生在星際科技時代下,幾乎都要借助檢測設備。】
【咦?這是什么手法?】
“叮叮叮叮!”
主持人看著視線中央的人拿著著大鐵錘敲敲打打滿頭的問號。
他爆發的疑問和昨天向海蘭看到薛靈靈“煮湯”時是一樣的反應。
【難道傳說中的傀儡術方法都這么復古嗎?】
一般的機甲維修,機甲師根據受損的情況確定修補方案,通過機器輸入參數后混合所需材料,機器會給出所需的零部件,安裝的時候才需要敲敲打打。
【是在打鐵嗎?】
這個操作實在是太原始了,主持人想了很久才從腦中翻出了一個陌生的詞匯。
【.....第十八軍校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也不敢說死啊,昨天比賽薛靈靈的詭異奪冠還歷歷在目呢。
孫千宇準確的判斷出機甲的問題在胸部受到重創后,能量中樞受損,周圍幾處通路也斷了,特別是控制攻擊的右手鏈接出了問題。
現在全身能源無法有效輸出,已經處于斷機狀態。
他需要先修好能源通路,更換中樞,修理好損壞的部分后,應該就可以正常運轉。
但能做的不僅如此,供能的通路設計比較冗余,這臺機甲本身應該就存在能源浪費、靈敏度延遲以及瞬時攻擊低效的問題。
孫千宇決定順手就給它改了。
時間是4個小時,但檢測和方案設計方面他幾乎沒花多少時間,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在改造上。
【這就開始修了?】
【他是要修理能量通路嗎?】
鏡頭拉近,很明顯,孫千宇并沒有沿著原來的通路補充材料,反而是摒棄了一部分復雜的路徑,前后對比很明顯。
【他把通路改了?】
【一般機甲師在戰場上應該不會輕易修改通路吧?】
【是的,這樣做會比較冒險,一是賽場或戰場上條件有限,不方便機甲師施展,如果修理出了問題,很難還原,二是這不僅僅是修理層面的調整,已經涉及到設計方案的改動了,調整后戰士一時適應不了的情況也是有的......】
孫千宇很清楚,但他還是這樣做了。
蕭懷遠越看越感興趣了。
他以為孫千宇只是融合了小部分的傀儡術和機關術,但現場實際看下了,似乎哪哪都不一樣。
他腦中甚至迸發出了一個荒唐的想法--孫千宇使用的是一門全新的機甲技術。
1小時過后,大家幾乎都完成了檢測和修改方案,進入材料制作和修理階段了。
孫千宇把整個胸口的零件拆得粉粉碎,通路被改的面目全非。
【他真的改了,速度還挺快的。】
時間開始接近尾聲,不少學員都開始收尾了。
【好,結束!】
所有人放下工具,測試人員開始對機甲進行檢測。
“時間有點緊張。”
“我覺得我那臺靈活性方面有點問題。”
“我那個瞬時攻擊可能不行。”
“不管了,能用就行了。”
是的,如果是在賽場或者戰場上,機甲維修的意義就是能用,讓戰士們能繼續戰斗。
“出數據了!”
【第72軍校,岳松,速度:67,能量效率:72%,靈活度:75,攻擊力:82,綜合得分:74分!】
“哇!攻擊力不錯啊!”
“岳松挺厲害的。”
“機甲大賽他進了前二十呢!”
【星際戰略軍事學院,許恩恩,速度:78,能量效率:70%,靈活度:72%,攻擊力:85,綜合得分:77分!】
“不愧是種子選手啊,攻擊力好強啊。”
“速度也不錯,她應該能進前十。”
后面的幾位綜合得分都在60多。
“來了來了,是富察的機甲。”
【聯盟和平軍校,富察.阿古拉,速度:80,能量效率:68%,靈活度:75%,攻擊力:91,綜合得分:78分!】
“哦豁!攻擊力拉滿了!”
“效率差了點,耗能!”
學員的數據一組組出,有人歡喜有人憂。
但像機甲師這樣的圈子大家在什么水平心里都有數,能力是不會突然提升的。
從成為機甲師那一天開始,一步步累積起來,才造就了今天的成果。
接下來的100多人里,幾乎都在50多分到70分之間,直到人群開始騷動。
【中央第一軍事學院,伊萬,速度:85,能量效率:75%,靈活度:78%,攻擊力:93,綜合得分:85!】
蕭懷遠看著自己的弟子,滿意的點點頭。
伊萬不僅天賦卓絕,人也非常勤奮。
從5歲字都認不清的時候,就開始就跟著他在機甲室里學習了。
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的。
“靠!”
“伊萬牛批!”
“綜合上80了!”
“93的攻擊,一般的S機甲能打穿護甲了!”
“六邊形機甲師!”
“這分數怕是到頂了吧?”
還沒等大家從伊萬的數據中驚喜完,驚呼聲再度響起。
【第十八軍校,孫千宇,速度:92,能量效率:90%,靈活度:75%,攻擊力:92,綜合得分:90!】
“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