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光凜凜的戰刀照射下和全副盛裝戰甲的肅穆騎兵注目下,經包氏族人和第10騎兵營來自朵顏部落的匈奴人的努力勸說,1萬余戶近3萬人(其中成年女子約1萬人)現在從事奴隸和佃農的原於單部落族人攜家帶口遷往白音敖包。
在稍息安定后,經過遴選,從中找出近3千勇士新組建了禹羌鐵騎第2軍第1、第2兩個騎兵營,由朵顏居次擔任主將,包綺為副將,按劉飛龍將軍撰寫的特戰訓練手冊的要求,進行特戰化訓練。
除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外,阿布他們還帶回了二千余名小姐丫環和良家婦女,以及八十幾萬頭牛羊馬。
牛羊馬和駱駝放養到之前選址過的井眼梁、馬場梁、駱駝梁三個軍管的天然放牧場,由軍部派專人進行統一管理。
同時,阿布將軍還宣布,凡嫁給禹羌鐵騎的勇士者,該女子或其所在家庭可以獲得兩頭牛、兩只羊和兩匹馬以及十兩銀子;若有奴籍者,可去之而為平民。
于是,禹羌鐵騎全體官兵悉數脫單,王還作為證婚人親自為他們辦了一場集體婚禮。軍民皆大歡喜,其樂融融,集體歡快地投入定居點生活區的建設工作。
不久,在敖包山的西南坡地,往五原城方向延伸的區域,出現了一個可容納數萬人的軍鎮。
在這個區域實行軍事化的地方統治體制,由軍方任命鎮將管理該區域,以軍鎮制配以領民酋長制。
鎮將權力極大,統領軍政諸務,“鎮將例都督本州軍事且或兼督附近諸州,并有兼本州刺史者。當時制度,既督軍事,實即干預一切”。
王喻,今后在蒙古草原開疆拓土,新占領要地均實行“軍鎮”之軍事占領制度,而非漢朝之郡縣制,也不實施分封制,而是由軍方統一管理草原。
白音敖包軍鎮首任鎮將由阿布大將軍兼任,朵顏為原於單部落首領,協助阿布將軍管理軍鎮,在阿布大將軍不在軍鎮期間,則由朵顏居次代行職權。
由于軍人在“白音敖包軍鎮”的地位甚高,且享受諸多高福利,比如說免費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包括模仿北典城提供公共馬車,以致在軍鎮嫁給軍人蔚然成風,是當地百姓的榮耀。
期間,朵顏陪王視察和慰問了部落的族人,參觀了草原上的敖包,并專門去“白音敖包”祈福。劉賀和朵顏各堆上6塊專門從大青山帶去的青色石頭,祝愿他們的孩子可以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降生。包綺夫婦以及朵顏的貼身侍女如蕤陪同前往。
明天,10月10日,曹雨就要帶上新組建的鐵礦生產開發管理百人小組前往昌邑單縣的秘密冶煉基地取經學習。出發前,曹雨交上了改進后的二十套長筒煤爐。這些新式煤爐通風設計更為合理,笑臉煤球燃燒更為充分,去煙效果甚是理想,除煤渣也方便。
王很高興,當即吩咐鑄造部在冬季到來之前趕工大批量生產出來,以便軍鎮居民可以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同時,要求鑄造部根據使用空間的大小再制造更多新型的煤爐出來,相關圖紙謄抄一份給他,他要帶回賀蘭山。
正要離開“白音敖包”時,目前駐防此地的張志群部的通信兵快馬來報,北部前出二百里地的哨位接到拖雷將軍和他的衛隊、拖雷將軍正準備先行趕往青山村向王匯報高車國之行的情況。
王聽完,說先不回青山村了,就在白音敖包等拖雷,反正他要路過此地。王讓諸葛亮通知阿布大將軍也前來議事。
待至傍晚時分,風塵仆仆的拖雷終于出現了,在與王上和阿布相互擁抱后,拖雷為他們介紹了身后的美嬌娘馬乃真,曾被匈奴征服的高車國的小居次。他們已完婚,也因為聯姻,高車王才允許原日逐王部落的族人離開。
或許因暮色朦朧,劉賀覺得馬乃真與朵顏這樣的匈奴女子一樣,初初印象是美麗、遙遠又野性。
拖雷向王上報告,父親鐵木真因為要帶領一萬余戶近3萬人的原日逐王部落的族人前來,故走得較慢,預期半個月后才能來到敖包山。
又是3萬人,聽得王內心狂喜,加上原於單部落的3萬人和禹羌鐵騎的1萬多人,大青山這個地盤的人口就有近7萬多人了,這樣的人口數量都可以再建立一個屬國了。
只是這3萬人要安置在哪里呢,“白音敖包”軍鎮肯定是住不下的,這里的居住條件已經飽和了。
阿布似乎知道王的擔憂,提到可以在九峰山南部的土默川平原再建一個軍鎮。
既可以安置這3萬人,也可以在以大青山青山村和軍部五當召駐地為核心的我軍目前占據的陰山北部區域設立一個緩沖地帶,以拒止陰山南部的漢軍。
于是,在不久的將來,在九峰山南部開闊平坦的土默川平原,王親自取名的“美岱召軍鎮”拔地而起。
美岱召軍鎮府總體平面布局為不規則的正方形,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墻,墻體用黃土夯筑,內外表層拿石塊砌筑,有5米多高,底寬4米,頂寬2為,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85米,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正門為南城門,城墻四角筑有重檐角樓,兼具觀望哨所和烽火臺之功能。
以軍鎮政府為核心展開定居點建設,建鎮費用由王的私庫支出。
軍部支持十萬頭牛羊,牧場由軍鎮政府管理,牧民申請使用;轄區土地歸軍鎮政府所有,但鼓勵個人開荒種田種果樹,凡開荒十畝者,可取其一,享有永久使用權,可繼承,可流轉,上不封頂。
同時,作物種子和農具由政府免費提供,糧食及作物種子等由俠客山莊從昌邑等地調入;在“白音敖包軍鎮”實行的軍婚獎勵政策也在美岱召軍鎮適用。
鐵木真兼任美岱召軍鎮的首任鎮將,對王直接負責,軍事上歸阿布大將軍節制。
王指示鐵木真,軍鎮要深鑿水井,修筑城池,興建谷倉,并與五原城和平共處,與五原城的百姓互通有無,密切往來。并秘令其派兵秘密控制通往陰山南麓的昆都侖河通道;
馬乃真協助鐵木真鎮將管理軍鎮,兼顧貿易事務,盡快與禹羌山莊大青山分部做好對接;
正式組建禹羌鐵騎第2軍,由拖雷擔任主將,遷張志群、白輕衣為副將,并從原日逐王部落3萬人中挑選勇士組建了禹羌鐵騎第2軍第3、第4、第5騎兵營,與先前的第1、第2騎兵營一起駐防美岱召軍鎮;
遷劉陽宏繼任原張志群部主將,即禹羌鐵騎第1軍第6、第7、第8騎兵營指揮使,遷謝俊華為禹羌鐵騎第1軍第9騎兵營主將,遷楊勇為禹羌鐵騎第1軍第10騎兵營主將;軍事上第9、第10騎兵營也歸劉陽宏節制,負責白音敖包礦區的安全,特別是兵工廠的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