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年1月1日晚,劉賀在平吉堡召開新夏朝籌建會第二次會議,娜菌、韓曉健、宗政明月、阿布、阿嘎、娜嘎、拓跋思恭、劉飛龍、華箏、閆晗、韓紅、姚鐵意出席會議,拓跋力微、尉遲納蘭、拓跋艾娃列席,馬宏玫做記錄。
會議最終形成正式的“新夏朝籌建會第二次決議文本”,予以執行,通報鐵木真和拓跋濤,告知姚襄、楊玉和龔代仁,并知會北川府、金城屬國、于闐國、精絕國、華氏城方面。
(一)新夏朝政體由漢廷的“三公九卿制”改為王上領導下的“五公負責制”,并在“王上”下設“親王”一職,下領五公:國相、太常、太尉、郎中令、御史大夫。另,財政大臣阿嘎和情報中心負責人娜菌對“王上”直接負責。
(1)國相府,管理扁平化,下設:農田水利部(韓紅),畜牧部(燕南天),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部(閆晗),商貿部(娜嘎:禹羌山莊、馬幫、駝幫、鹽煤專營司、玉石茶葉司),工部(暫由王村長代理:機器局,陶瓷、紡織、皮革、磚瓦),
戶部(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刑部(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
兵部(下轄屯田于民司、預備役民兵司、游俠司),外務部(鐵木真:鞏固南絲綢之路,開拓北絲綢之路,以及對接禹羌水軍航海事務)。
首任國相由韓曉健擔綱。韓曉健同時暫兼任“親王”一職,涉新夏朝的皇權日常管理事務可由王上授權韓國相實施之,涉國家戰略性之重大事務仍一決于王上。
之上部局主事人選未定之者,待國相另行選定,自行任命,事后在“明堂”備案即可。
(2)財政大臣阿嘎直接向王上負責,下設三個副大臣,一個對接國相府,一個對接軍部(作戰部隊),一個對接王上私庫。目前暫由閆國慶配合阿嘎對接國相府和軍部。
情報中心“明堂”可對“五公”監督之,其職責和結構以及人員安排由王妃娜菌另行制定,報王上批準后執行之。明堂下轄的新夏朝暗衛組織授權王妃娜菌另行組建,尉遲明珠為其助手。
北川府煙云衛亦歸明堂節制,由華箏負責,閆晗配合之。
(3)宗政明月任太常一職,掌管祭祀、禮儀、史記、醫學、科考和天文地理等。緊急情況下,經報備王上,可調動指揮北典城治安軍。
太常者,掌典三禮,王之旌也,畫日月焉,以列侯為之,以尊崇其職。欲令國家盛大,社稷常存,王者有大事則建以行,禮官主奉持之。
在莊嚴隆重的宗廟之祭中,太常導“贊天子”,輔助天子完成祭禮。在其他一些常規性的祭祀活動中,太常則成為事神活動的主角。如“求雨,太常禱天地、宗廟、社稷、山川以賽,各如其常牢,禮也”。(《漢官六種》)
太常下設長丞一個,主要屬官,人選暫空缺。長丞下轄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西漢時)。
太樂掌樂司,負責祭祀樂舞,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首任太樂令劉筍。
太祝,掌祭祀時誦讀祝詞及迎神送神,丞“掌祝小神事”,兼負山陵水務;首任太祝令蔣瑞洋。
太宰,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即掌管祭祀膳食、燃材事務;首任太宰令黃煒。
太史,掌天時、星歷,“凡國祭祀、喪、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王上特喻太史令鄔力久協助明月長老盡快編撰羌人發展史。
太卜,掌官府卜筮以決疑事;首任太卜令王欽。對于太卜令王欽經占卜后,向上奏請王上新年三陽開泰宜稱帝一事,劉賀令暫緩,他還是想找到梅紅衣之后,才議此事。這個皇后之位,劉賀還是想留給梅紅衣。
太醫,掌管太醫院;首任太醫令為“橘井泉香”蘇耽后人蘇東昆。
“橘井泉香”典出《列仙傳》之《蘇耽傳》,相傳西漢文帝時,湖南郴州人蘇耽,醫術精湛、助人為樂,為人治病不收報酬,篤好養生之術,人們稱他為“蘇仙翁”。
據傳說,蘇耽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了治療瘟疫的秘方,并熱心地為民眾治病。他的藥方主要一味是橘葉,橘樹不僅果實可食,橘樹的枝葉都有藥用價值,能治療多種疾病。
蘇耽經常用屋前的井水煎熬橘葉,分文不取,為求診的病人治病,因而廣為傳播,名聲漸漸傳遍了湖南省。
有一次,蘇耽長別母親,前去修道,離別時留一錦囊,告訴母親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打開。
蘇耽離開許久后,郴州瘴病橫行、民不聊生,千村薜荔、萬戶蕭疏。
母親想起蘇耽留下的錦囊,打開發現,寫著:“明年天下會發生一場大的瘟疫,我們家里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樹能夠治療此瘟疫。患者如惡寒發熱,胸膈痞滿,給他一升井水,一片橘葉,煎湯飲服,立可痊愈。”
后求井水橘葉者,遠至千里;飲井水橘葉者,也即刻痊愈。
“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學界中膾炙人口,過去醫家常以“橘井”一詞或橘、杏并用來為醫書取名,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總的來說,橘井泉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醫藥文化傳說,反映了中華民族對醫學和醫療的高度重視,以及醫者仁心、醫者愛人的優良傳統。
(4)阿布擔任太尉一職,分管作戰部隊,下轄禹羌龍軍3個軍團和青鳥游擊軍團。
軍部和文職人員,包括參謀本部和檔案部門在內城辦公,其他作戰人員均歸置于外城東西大營及相關軍事駐地;若需要在內城設置相關臨時性或聯絡性辦公場所,報太尉批準,經國相同意后,方可建設。
軍鎮,暫歸太尉節制,涉及行政事務,商請國相處理。
禹羌水軍軍團及軍港事務,一決于袁承志,直轄于王上。戰時聽從太尉統一調遣。
(5)梅超風擔任郎中令一職,直轄于王上,分管大內禁衛軍1800人和內城5000人、外城10000人治安軍。戰時聽從太尉統一調遣。
在完成石嘴山軍鎮建設任務后,返回任命,目前郎中令一職暫由大內禁衛軍指揮使陸吾代理。
(6)海來阿木擔任御史大夫一職,不再擔任精絕國國相,負責監察百官,下轄東西南北中5路御史臺和錦衣衛。
錦衣衛為御史臺辦案力量,若有鐵證,錦衣衛可對違法違紀官員進行留置盤問,但必須在48小時內報備國相府,若涉軍職人員,則須同時報備太尉府。
王上對御史臺僅有一條訓示:對**現象實行“零容忍”政策,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若涉重大疑難案件,除御史大夫外,御史臺5路御史均可直接面見王上陳述案情。
若王上及親王存在嚴重違法違紀之行為,“御史臺”可聯手“明堂”發起彈劾案。
精絕國國相,暫由姚鐵意兼任。
(二)通過如下重要人事任免案,即日起生效:
拓跋思恭不再擔任畜牲大臣,拓跋濤不再擔任青鳥游擊軍團主將,兩人榮調入咨議委員會;
梅超風不再擔任禹羌龍軍第三軍團主將,由劉飛龍升任,并兼第三軍團東大營副將;拓跋力微不再擔任第三軍團西大營副將,調任青鳥游擊軍團主將,拓跋艾澆調任禹羌龍軍第三軍團西大營副將;
拓跋思恭家族退出張掖郡豪族培植計劃,由沮渠蒙遜族群接替;南梁農場交由拓跋艾娃負責管理;三危山玉石礦場交由尉遲納蘭負責管理。
(三)責成劉飛龍組建鴿子山軍事基地,作為全軍特戰校訓場地,由馬宏玫擔任負責人;責成袁承志組建黃河水軍,以期連通長江水系及岱山軍港和合浦郡,并側護北典新城及金城的安全,閆盾作為助手配合之。
【后記】
西漢劉賀的禹羌帝國(以新夏朝為根據地并將奪回漢室江山)權力核心“明堂”源起近代四大史學家之一的呂思勉先生《中國通史》(中國文聯出版社)第181頁:古代有所謂明堂,其性質極為神秘。一切政令,都自此而出(讀惠棟《明堂大道錄》可見)。
《史記?封禪書》載公玉帶上《明堂圖》,水環宮垣,上有樓,從西南入,名為昆侖,正是島居的遺象。明堂即是大學,亦稱辟雍。辟,壁同字,正謂水環宮垣。雍即今之壅字,壅塞,培壅,都指土之增高而言,正像湖中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