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之后,帝賀一行人人方才抵達狼山之麓。此山,乃河套平原與內蒙古銀根盆地間之山脈,其平均海拔約在 1500 至 2200 米之間。
(狼山長約370公里,位處今巴彥淖爾市之西,內蒙古銀根盆地之東,烏拉特后旗西南。最高的主峰呼和巴什格2364米。
南側以斷崖臨河套平原,北側坡度較緩,逐漸過渡到巴彥淖爾高原,西端沒入本巴臺沙漠、亞瑪雷克沙漠等沙漠中。富礦產資源。)
帝賀仰頭望著眼前巍峨的狼山,心中滿是敬畏。
眾人沿著蜿蜒曲折、崎嶇不平的山路艱難地向前行進著。
一路上,他們穿越了茂密的樹林和陡峭的山坡,腳下的道路時而泥濘濕滑,時而布滿碎石和荊棘,讓人舉步維艱。
就在大家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忽然有人驚喜地喊了起來:“快看啊!”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的山壁上,那神秘而古老的石刻正一點一點地映入人們的眼簾。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狼山石刻也變得越發清晰可見。它宛如一幅巨大的畫卷鑲嵌在山間,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
狼山石刻形態各異,有的似神獸欲騰飛天際,石紋仿若靈動的鱗片;有的像威嚴仙人,衣袂飄飄仿佛隨風而動。傳說這石刻有神性,每逢月圓之夜,石刻周圍會泛起一層淡淡的光暈,像是受到月光的洗禮。
帝賀徐步趨近石刻,緩伸手指輕柔摩挲,頓感指尖泛起絲絲涼意,那涼意沿臂而上,直抵心尖,仿若能體悟到千載歲月沉淀而成的神秘偉力,此乃先人心跳之聲,因為帝賀感覺自己的心跳與其同頻,他能感應到先人心波的律動。
經宗政明月詳加查探,狼山石刻要義竟是詳述夏伯陽一行因申侯背叛,于甘德爾山險些遭“包餃子”之困,逃至狼山后又幾近遭圍殺,幸得狼山狼王施援相救。
在甘德爾山,申侯投效于商人。申侯及其叛眾趁夜闌人靜,張鵬及張氏族人酣眠之際,將其殘殺,繼而與商人追兵合力圍捕夏伯陽及夏族人。
夏族人浴血奮戰,幾近覆沒,然助夏伯陽突出重圍,抵至狼山。
然于狼山主峰呼和巴什格,尚未及喘息,夏伯陽便為申侯等叛者所追及。
此時夏伯陽身旁僅余舒文濤與唐芳達二族人,且三人皆身負重傷,無力再戰。
正當他們閉目,欲跪落懸崖之際,一聲震徹天地的狼嚎聲驟然傳來。
在那巍峨聳立、云霧繚繞的狼山主峰呼和巴什格之上,棲息著一頭威風凜凜的狼王。
它身形高大而矯健,毛色如銀霜般閃耀,在陽光下散發出令人膽寒的光芒。
狼王昂首挺胸地站在山頂最高處,俯瞰著它所統治的這片廣袤領地,那雙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睛警惕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它強壯有力的四肢穩穩地踏在山石之間,仿佛與這座山峰融為一體,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霸氣和威嚴。
狼山百獸之王狼王阿里聞到了彌漫在空氣中的血腥氣息,它仰天長嘯一聲,召集起群狼朝著戰斗之地奔襲而去。
阿里帶著狼群如黑色的閃電沖入敵陣,咬斷敵人的喉嚨,一時間背叛者大亂。
阿里徑直沖向夏伯陽王子身邊的申侯,申侯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阿里撲倒在地,鋒利的狼牙抵在他的咽喉處。申侯被活捉。
隨著狼群的不斷沖擊,背叛者漸漸潰敗。阿里護送著夏伯陽王子脫離險境。
夏伯陽感激地撫摸著阿里的毛發,說道:“今日多虧了你這狼王相助,日后定當厚報。”
阿里仿若領會了其中深意,輕輕搖動尾巴,卻并未離去,而是與狼群中的老二頭狼短暫接觸后,旋即回到夏伯陽身側,向著伯陽王子發出低沉的吼聲。
舒文濤似是聽懂了狼王阿里的狼語,阿里這是表示要追隨并護送夏伯陽王子至大青山。
夏伯陽心中自然是欣喜萬分,畢竟身旁能有阿里這般神奇的神獸相伴左右,安全性大大增加。
然而,對于這只威風凜凜的神獸,他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稱呼偏好——并不愿像眾人那般稱其為神狼阿里,而是執意喚作“神犬阿里”。
或許在夏伯陽眼中,阿里雖然具備著超凡脫俗的能力和威嚴的外表,但那忠誠與溫順的特質更像是一只通人性的神犬。
每當他輕輕呼喚出“神犬阿里”這個名字時,阿里總會迅速地響應,飛奔而來,那矯健的身姿猶如一道閃電劃過天際。
而夏伯陽則會微微頷首,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伸手緩緩地摩挲著阿里的毛發,體悟著那份僅屬于他們之間的默契與親密。他們的關系愈發深厚,無可替代。
在艱難地喝完那散發著腥膻氣息的狼奶之后,夏伯陽感覺自己的身體逐漸恢復了一絲力氣。然而,他心中的憂慮卻絲毫未減。
因為他深知那些貪婪的商族人絕不會輕易放過他,他們的追兵隨時都有可能再度追上來,將他團團圍住并捕獲。
此刻,盡管夏伯陽那受傷的手指還在不停地滴著鮮血,但他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他咬咬牙,強忍著傷痛,毅然決然地站起身來,用堅定的目光望向遠方,那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七十個黑山頭”。
對于夏伯陽來說,這次行程不僅僅是一次逃亡之旅,更是一項關乎整個夏族命運的神圣使命。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一項極其艱巨而又至關重要的使命——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那件珍貴無比、堪稱無價之寶的祭天金人毫發無損地安全帶至那遙遠且神秘的“七十個黑山頭”。
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整個家族對他的殷切期望和信任,更是他能否成功守護住那份歷經無數代傳承下來的無上榮耀與不可侵犯的尊嚴的關鍵所在。
這件祭天金人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它象征著夏族昔日的輝煌與昌盛。
若能順利完成此次任務,將祭天金人送達目的地,或許就能借助其神奇力量重振夏朝雄風,讓這個古老的王朝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巔。
然而,此去路途遙遠,途中必定充滿了各種艱難險阻和未知危險。但他毫無畏懼之心,心中唯有堅定的信念: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決不能辜負家族所托!于是,他毅然踏上了這條充滿荊棘的征程……
就在他們即將啟程之際,唐芳達驚覺一旁牢籠中的申侯已然消失無蹤,顯然是在他未曾察覺之時逃脫了。
夏伯陽一行人出發后不久,這可惡的申侯竟引導著一支商人追兵的先鋒隊,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顯然,除了“神犬阿里”尚有一戰之力外,其余三人幾無戰力。
然而,“神犬阿里”縱有神勇,亦難敵眾。難道他們今日真要在此殞命?
而就在此時,奇跡再度降臨。
數千名當地土著部落的戰士如猛虎般沖殺而來,成功解救了夏伯陽等人。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是炎帝和黃帝的部分后裔遷徙至北方草原后所形成的部落,只因聽聞夏伯陽乃夏朝皇族后裔,特來歸附,恰逢其遭困,故而施救。
如此看來,他們與以大禹為先祖的夏族人可謂同根同源。擁有五千余眾的狼山部落愿意追隨夏伯陽王子前往“七十個黑山頭”開拓新的根據地。
唯一的憾事乃是又一次讓狡詐的申侯逃之夭夭了。
(蒙太奇轉身,鏡頭切回夏朝末的甘德爾山)
畫外音 OS:
然而,身負重傷的申侯雖僥幸逃脫,卻因已無利用價值而遭商人遺棄。他唯有強忍著傷痛,艱難地“挪”回甘德爾山,尋得在此處等待他的已有四月身孕的妻子春申君,以及守護她的族人申大豹和申小豹,繼而返回絕情谷。隨他一同叛離的申戎小部落的其余族人,皆在狼山一役中戰死。
此亦可謂惡有惡報!
(蒙太奇轉身,鏡頭切回西漢時期的狼山)
帝賀等人仔細看完石刻記載后,不禁對夏伯陽和狼王阿里充滿敬意。他們將沿著夏伯陽曾經走過的路繼續前行。
唯一令帝賀心憂之事,乃是申侯的逃脫是否會給李驚鴻夫人等人帶來傷害,而李驚鴻夫人她們最終是否能與夏伯陽王子在“七十個黑山頭”成功會合?
行不多時,前方忽現一群野狼,眾人緊張起來。
帝賀卻發現這群野狼并無惡意,為首的一只老狼眼中竟透著幾分熟悉。
這時,明月長老驚呼道:“看那狼的模樣,莫不是當年‘神犬阿里’的后代?”
眾人恍然,此地狼族始終銘記“神犬阿里”臨別之囑托,代代守護于此,或正靜候夏伯陽后裔的到來。
帝賀暗自思忖,這老狼莫非是“神犬阿里”的轉世不成?遂趨前幾步,對著那似有千年道行的老狼躬身施禮,以示友好。
通靈的老狼低吼數聲,轉身在前引路。
眾人緊隨老狼,來到一處僻靜的隱蔽山洞。
踏入山洞之后,帝賀等一行人只覺眼前一亮,只見洞壁之上閃爍著奇異而炫目的光芒。那光芒或明或暗,時而如繁星點點,時而又如流火般絢爛奪目,令人不禁心生好奇。
帝賀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小心翼翼地朝著散發奇異光芒之處靠近。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他終于看清了這些光芒的來源——原來這山洞的洞壁竟然是由無數金礦石所組成!
那些金光閃閃的礦石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條蜿蜒曲折、宛如巨龍般的礦脈。
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包括帝賀在內的所有人都驚愕得張大了嘴巴,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他們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這條巨大的金礦礦脈,心中涌起陣陣驚濤駭浪。
要知道,金礦可是極為珍貴的資源,如今卻在這里被他們偶然間發現,怎能不讓人感到震驚和狂喜呢?
宗政明月湊近說道:“王上,此乃祥瑞之兆,許是先輩庇佑,若開采得當,國庫充盈不在話下。”
仔細查勘山洞未幾,他們目睹了一幅更為古老的壁畫,其上所繪乃是一個古老部落的祭祀之景,貌似與先前所見大青石巖畫中的齊家古國有相似之處,然亦有不同。
宗政明月斷定此山洞即為那個拯救伯陽王子并隨之前往“七十個黑山頭”的狼山部落之祭祀場所,且此部落或與齊家古國存有淵源。
帝賀凝視許久,心中對目的地更加向往,當下決定加快腳步,循著先輩的足跡向“七十個黑山頭”進發,期望能解開更多關于夏族的秘密,更是期待能夠見證夏伯陽與李驚鴻夫人的傳奇重逢。
臨行之際,那頭老狼仿若千年前的“神犬阿里”,對著帝賀低聲咆哮數聲,繼而輕舔帝賀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帝賀心有所動,莫非你欲隨我前往大青山,或可與你的老祖宗“神犬阿里”相見。
老狼似乎聽懂了,連連點頭示意。
帝賀應允,并為老狼取名“旺財”,只因它為帝賀帶來了一座金山。
得知自己有了名字,老狼甚是歡喜,不斷搖動尾巴向帝賀示好,而后亦如“神犬阿里”般去與狼群中的老二交代后事。它深知此去恐難再歸,遂將“頭狼”之位傳予老二。
隨后那被稱為“老二”的狼亦恭敬地來到了帝賀面前,低垂著頭,身軀微微彎曲,表示著對帝賀無比的敬畏之情。
帝賀面色凝重地通過“旺財”囑咐“老二”,務必守護好金礦礦脈所在的山洞,“老二”聽完后,神情肅穆地點了點頭,承諾定不辱使命。
緊接著,帝賀喚來七暗衛中的舒小劍。
帝賀抬手指著舒小劍道:“老二,你去嗅一下他的氣息,記住這股味道。此后,由舒小劍與你單線聯系,他會傳達我的命令及相關事宜。你們務必緊密協作,確保金礦礦脈安然無恙!”
“老二”依言走到舒小劍身旁,屏息凝神地嗅了嗅他的氣息,而后又一次向帝賀頷首示意,表示已銘記于心。
與此同時,帝賀一臉鄭重地看著舒小劍,語重心長地交代道:“這一路上,你務必要抓緊時間向‘旺財’好好學習狼山的狼語。”他的目光充滿了期望和信任。
舒小劍挺直了身子,表情嚴肅地點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完成這個任務。站在一旁的“旺財”也昂首挺胸,似乎已經做好了傳授狼語的準備。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啊!今天咱們來探討一個有趣且頗具爭議性的話題:那就是由英勇無畏的夏伯陽所率領的那個神秘而古老的狼山部落在順利抵達“七十個黑山頭”(陰山山脈)之后繁衍生息,是否有可能成為了后來威震天下、令人聞風喪膽的匈奴民族的始祖呢?
這可是個能讓人腦洞大開、浮想聯翩的問題呀!
想象一下,當年夏伯陽帶著他的部落子民們,在廣袤無垠的草原和山川之間馳騁縱橫,他們或許有著獨特的文化習俗、精湛的戰斗技藝以及頑強不屈的精神意志。
那么這些特質有沒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傳承發展,并最終孕育出強大的匈奴一族呢?
當然啦,要確定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歷史資料、考古發現等等,但光是這樣大膽地設想一番,就已經足夠讓我們心潮澎湃啦!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對此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和想法呢?快來本章章評處或本書讀圈一起分享交流吧!
(據作者考據,早在夏朝時期,就有史書記載匈奴的名字。按照古籍所載,匈奴是炎帝和黃帝的部分后裔遷移到北方草原上后形成的部落聯盟。他們勇猛善戰,崇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