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慧又請教道:“老師,我剛閱讀《五月與安然》這部小說中的一段文字,深感其文辭優美:‘娘還說,陽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團兒,就連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開,又變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這是您從其他書里看到的?還是自己的奇異想法?好新穎啊。”
劉賀答之:“長篇小說《五月與安然》于2024-05-20在番茄首發連載前已完稿,并已取得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作品登記證書,證書具體的樣式及編號在每一章的作者有話說中皆有上傳,歡迎查核。
取得版權證書(作品登記證書)的前提是作品內容全文上傳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接受審查,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只要你的作品有CIP數據,即可查重,除非你的作品之前沒有申請過保護;
第二,簽署獨創性聲明。因此包括你在內的任何一位讀者,如果認為《五月與安然》存在抄襲他人的情形,均可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或國家版權局舉報。
自2024-05-20首發以來,作者尚未收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任何投訴。”
程玉慧:“我完全相信《五月與安然》的原創性。從文字中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獨特的創作風格,這種獨一無二的表達不可能是抄襲得來的。而且作者為了確保版權做了這么多嚴謹的工作,就更不用擔心啦。希望老師您后續能繼續產出更多優秀的內容 ,我會一直支持的!”
程玉慧:“老師,要讀懂您的小說,有點難,您的文學充滿詩意,有散文的味道,有些段落我要重復來回閱讀好幾遍,方能領悟其涵意。老師,您更像是一位詩人。我看您的小說里還有您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老師,您真是個全能的人。”
回到現世喘口氣的劉賀繼續說道:“小慧,如果你想從事寫作,我建議你還是要大量閱讀。
包括《五月與安然》《藍鸮之戀》在內的安然三部曲(擬將創作的第三部曲《曼尼普爾》會是一部新式武俠小說)是老師內心深處的詩與夢境的延展,而在動筆之前和創作期間,老師就閱讀了近千萬字的作品,包括古籍。
詩與夢境,綿延愈久,愈顯艱澀,愈露斧鑿之痕。恰似心間失卻了一朵一朵的陽光,人便會墮入迷霧。
人眼的迷茫與疲憊,非止生理使然,更多時候,乃是長久以來無所可看,再無足以令人激動欲與人分享之書,亦無幾個值得守候必須緊盯之人,目光始終凝滯于一種淡漠、無焦點的不良狀態。
那么,何處能讓眼睛明亮、豐盈起來呢?依然是書籍,且是那些隨之年輕的書。若此刻身邊無合適之書,不妨自己書寫一本。
創作一部長篇小說,便是我讓自己沉浸其中,專注于漫長的時光,即便所捕捉、所觸及的短暫如朝露,于創作中,它亦可長出樸素、溫暖、深沉的腳來,方可敲出真誠、深情且帶有記憶之文字,方能化為人心持續閃耀、難以割舍或無法驅散之印記或圖譜,在人心與人心之間熱烈傳遞,找到些許溫良有趣的靈魂,如此,我便希翼因此能和讀者做著同樣的夢。”
程玉慧:“老師,我明白了,我會廣泛閱讀的。若有不明之處,還望老師不吝賜教。”
如此甚好,你既已明曉,那老師便要繼續入夢了,重返那西漢之夢。
(蒙太奇轉身,鏡頭切回大青山)
存放鐵隕石的南山軍事倉庫坐落在百什戶村。
百什戶村乃大青山井溝之南口,村東一里有朝代溝,二里處為白石頭溝,三里處乃寬闊而險要之大萬家溝南口。大萬家溝溪水潺潺,終年不息,滋養著二十余村之肥沃土地。村西一里為面溝,二里處是小萬家溝,再往西則是小白龍溝。
此地每一道溝皆可深入大青山腹地,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要地。趙武靈王修筑的趙北長城于山腳下東西穿過。
過百什戶村,沿溝深入四里,便是葫蘆溝。
此溝之所以得名葫蘆溝,乃是因其前后兩段由兩片開闊地構成,整道溝中間狹窄,恰似一倒臥山中之亞腰葫蘆。
葫蘆之亞腰處有一座面西朝東之山神廟,供奉的正是投胎鐵弗兒之火鳳凰。
山神廟北側有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石門,因地處南山口,帝賀遂稱其為"南天門",此即其心心念念之南天門計劃中的南天門。
也正是在這個地方,帝賀曾經和朵顏開過一個玩笑,他說南天門計劃中的南天門,指的就是這里。我們頭頂上的這片天空,其實是天庭龍族居住的“南天門”。而朵顏,她正是來自上天的使者,被派遣到這里來幫助帝賀“開啟天門”。
然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朵顏已逝,生產鐵弗兒時人尚安好,何以生完便“崩”了?
每每念及于此,帝賀便心神恍惚,涕淚橫流,其常覺朵顏并未亡故,這里到處都是朵顏的樣子。
入南天門,便是葫蘆溝之葫蘆村,葫蘆溝藏有金子。
鐵弗兒與南天門
鐵弗狂騎之軍部雄踞于葫蘆村,而其鐵弗兒則深居軍部,由莫古爾姑姑悉心照料。帝賀特遣一親兵營護其周全,此營主將,乃包綺之親弟包拯。
梅超風平日里也居住在鐵弗狂騎軍部,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鐵弗兒。然而,此時他并不在軍部,而是身在灰騰梁,他是去看望他的香奴以及他們剛滿月的女兒梅香了。
此時山洼里燦爛成了一片。陽光如金子般鋪灑,厚厚的一層,正嘩嘩嘩地歡唱不止。樹葉們舞動著。
鐵弗兒看著這光景,開心極了,正吱吱呀呀地往門口爬,似來迎接他的父親呢,他又怎知父親來看他了,這才五個多月大的娃。
令人驚嘆不已的鐵弗兒啊!一般來說,嬰兒要到八個月大的時候才開始學會爬行,然而,鐵弗兒卻在僅僅五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能,并且還能以驚人的速度爬行。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帝賀目睹著鐵弗兒如此迅速地爬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悅之情。他看著這個小家伙,不禁想起了他的母親朵顏,心中暗自感嘆:這小家伙和他母親簡直如出一轍,都是像風一樣的人啊!
想起朵顏,帝賀心中一陣酸楚,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他無法抑制內心的痛苦,任由淚水肆意流淌。
為了緩解這種悲傷的情緒,帝賀吩咐莫古爾姑姑去廚房炒幾個菜。他希望用食物來填滿內心的空虛,暫時忘卻對朵顏的思念。
不一會兒,莫古爾姑姑端上了幾盤熱氣騰騰的菜肴。帝賀看著這些色香味俱佳的菜品,卻絲毫提不起食欲。他只是默默地拿起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著悶酒。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帝賀的心情愈發沉重,他不停地灌著酒,仿佛只有這樣才能麻痹自己的神經,讓自己不再去想朵顏。
不知不覺間,帝賀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他的意識漸漸模糊,身體也變得軟綿綿的。最后,他終于支撐不住,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這一覺,帝賀睡得很沉,仿佛時間都在他的沉睡中停止了流逝。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太陽已經西斜,日暮時分的余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
口干舌燥的他,喉嚨仿佛被火烤過一般,每吞咽一下都帶來一陣刺痛。他迫不及待地端起桌上的水杯,仰頭一飲而盡。那杯水如甘霖般滋潤著他的喉嚨,讓他感到一陣舒暢。
喝完水后,他稍稍喘了口氣,然后轉頭對莫古爾姑姑說道:“莫古爾姑姑,麻煩您抱一下鐵弗兒,我想帶他去伯陽密洞看看他母妃。”
莫古爾姑姑微笑著點點頭,溫柔地抱起了已睡著的鐵弗兒。
此時,正值中秋佳節,大青山的夜色格外迷人。山巒重疊,宛如一幅水墨畫卷,在月色的映照下更顯朦朧之美。天空晴朗無云,一輪明月高懸,灑下銀白的清輝,將初雪點點、高聳入云的群峰籠罩其中,仿佛給它們披上了一層薄紗,更增添了幾分神秘和圣潔。
帝賀邁步前行,莫古爾姑姑抱著鐵弗兒緊緊跟隨在后。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向著南山頂上的伯陽密洞走去。一路上,月光如水,照亮了他們的道路,也照亮了他們的身影。
走著走著,帝賀仿佛看到前方有個熟悉的身影,那輕盈的步伐,飄逸的身姿,像極了朵顏。他的心猛地一顫,加快腳步追去,可那身影卻在月光下忽隱忽現。等他追到跟前,卻什么都沒有,只有一陣微風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最終,他們抵達了伯陽密洞。
帝賀凝視著洞口,仿若能瞧見朵顏于其中的身影。他徐徐跪地,眼眸中充盈著無盡的思念和哀傷,嗓音微顫道:“朵顏,我來探望你了。自你離去,我日夜牽念,鐵弗兒亦日漸成長,方五個多月便已學會爬行,且爬行速度極快,恰似你一般,猶如風之形態,日后必為一代名將。”言罷,淚水再度決堤。
莫古爾姑姑抱著鐵弗兒,默默站在一旁,眼神里滿是心疼。月光灑在他們身上,為這悲傷的場景增添了幾分凄美。帝賀在洞前久久不愿離去,仿佛要把所有的思念都傾訴給這靜謐的夜色。
南山頂上的山仙火鳳凰,伯陽密洞里的鎮墓神獸神犬阿里和神狼旺財皆因此感到憂傷。
(蒙太奇轉身,鏡頭切回沙坡頭)
如果照壁山的鐵隕石真的是從天庭龍族的宇宙飛船上掉落下來的,那么大青山的鐵隕石又是從哪里飛來的呢?難道是從南天門嗎?這個問題讓帝賀感到十分困惑。
帝賀迅速寫了一封飛鴿傳書,“飛”給宗政明月,讓他盡快前往沙坡頭查看新跌落的鐵隕石。
帝賀希望宗政明月能夠仔細檢查這顆鐵隕石,看看是否能找到蟲洞,或者像他一樣滴血后看到飛船或青衣女子的影子。
帝賀對這顆新跌落的鐵隕石充滿了期待,他相信宗政明月一定能夠發現一些重要的線索。如果真的能找到蟲洞,那么他們或許就能解開這個謎團,弄清楚這些鐵隕石的真正來源。
宗政明月接到帝賀的旨意后,馬不停蹄地朝著沙坡頭照壁山疾馳而去。他心急如焚,因為新跌落的鐵隕石,以及大麥地巖畫或與無淚之城有關都是極為重要的發現,需要他親自去查勘和考究。
達巴緊緊跟隨著宗政明月,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這位智者如今已經完全適應了新夏朝的朝堂生涯,不僅在本職的太丞工作上表現出色,還經常協助宗政明月處理太常府的諸多事務。
宗政明月對他的能力非常認可,因此在外出期間,毫不猶豫地授權達巴代理他的太常職務。
海來阿木和海來阿土兩兄弟也一同前往。他們對這次的行程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在大麥地巖畫上找到一些新的線索或靈感。
他們在斷腸崖玉牌上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微刻字體——符箓。這種字體他們從未見過,完全沒有破譯的頭緒。面對這個難題,他們感到有些沮喪,但并沒有放棄。
于是,他們決定暫時放下對符箓的研究,出來散散心,也許換個環境能夠讓思路更加清晰。而大麥地巖畫,或許就是那個能給他們帶來靈感的地方。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可知帝賀夢中的天庭龍族提及的“蟲洞”是何物乎?
人們以為蟲洞像一條隧道,鉆過去就別有洞天。這是真的嗎?
這條隧道是時光隧道嗎?
那么時光隧道在哪里呢?過去與未來是由時空隧道聯系的嗎?這是時空交錯嗎?
來自第五時空的胡文元道長以話外音的方式此時又跳出來:時空隧道不但存在宇宙中,也存在于你的心里,因為你的心不用乘坐時光穿梭機也可以回到過去到達未來。
在這部作品的“作品簡介”部分,作者曾提到第五個時空層次,即借助讀者參與共同創作和兩只螢火蟲的力量,將現實與虛擬空間適度融合的類元宇宙時空。
作者認為,于已知的人類三維空間及第四維時間之外,世界尚存在第五維度:即我們的意識,包括潛意識和心靈感應以及大腦中通過的思維電流,等等。比如之前帝賀夢中和鐵隕石呈現的心靈影像,即屬于第五維度。
這便是我們在安然第一部曲《五月與安然》中所探討的靈魂及其輪回轉世之事,而在這部作品,即安然第二部曲《藍鸮之戀》中,我們將通過第五時空繼續深入探討此話題。
此介質除兩只螢火蟲外,更增添了胡文元道長這位兼具人性光環的亦道亦科之超現實主持人。
誠邀讀者朋友們踴躍參與這部作品的話題討論,本部作品將持續展現與讀者積極互動、共同創作的開放式創作手法與寫作模式。
意識的能量就如同宇宙中的星辰一般,無窮無盡,廣袤無垠。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卻能夠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作為一名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能量的強大,并渴望與每一位讀者朋友共同探索這個神奇的領域。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擁有著獨特的意識能量,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或者不知道如何去釋放它。通過閱讀和寫作,我們可以激發這種能量,讓它在文字的世界里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當我們沉浸在一部好的作品中時,我們的意識會被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與作者一同經歷各種奇妙的冒險和情感的起伏。而當我們自己動手創作時,我們則能夠將自己的意識能量轉化為具體的文字,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文學世界。
我希望能夠與讀者朋友們一起,用我們的意識能量去創造更多的文學奇跡。無論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還是一段動人心魄的描寫,都可以成為我們共同創造的寶貴財富。
讓我們一起用文字的力量,去觸動彼此的心靈,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后記】中華民族“開啟天門”的天文學歷史悠久
二十世紀末,一座宏偉的史前古城于中國山西汾河之畔重見天日,其中驚現一處半圓形遺跡。經考古學家嚴謹考證,此乃中國最為古老之天文臺,即中國山西省襄汾縣之陶寺古觀象臺,其始建年代約為公元前 2296 年。
據相關史料記載,中國乃世界上天文學起源最早之國家之一,于世界天文發展之歷史進程中,中國在觀測天文方面所獲成果舉足輕重,諸如太陽黑子、超新星及日食之觀測記錄等。中國亦是最早觀測彗星之國家,哈雷彗星每隔七十六年現身一次,而史料中已有中國觀測到三十一次之記載。
(聞新《1小時星際探索:追星歷程》,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