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平安跟蘇晚晴二人早早就起床收拾。
二人都十分激動,因為他們今天準備去公社正式領證結婚。
盛放臘肉的盆里,肉條已褪去鮮紅,呈現出緊實油亮的醬色,散發出濃郁的咸香與香料氣息。
雖然僅僅是李平安半天時間做出來的,但口味也不比長時間腌制在自然風干的口味差。
李平安小心地將臘肉取出,每條都用油紙仔細裹好,再用麻繩捆扎結實。
他又從空間拿出四瓶泡制成虎骨酒的茅臺,跟臘肉一起打包成了兩個包裹。
每個包裹都有著二十斤臘肉以及兩瓶虎骨酒。
包裹中還放著蘇晚晴寫給家人的信,李平安看了看挺高興。
信中除了對家人的關心,其余的全是在夸他。
一切收拾完畢后,二人便出門朝著柳河公社的方向走去。
兩人一人提著一個包裹,李平安也不怕累著蘇晚晴,蘇晚晴國術明勁,快要到暗勁的身體素質,哪怕是百斤重的包裹對她來說也是輕而易舉,更別說才二十多斤。
很快,二人就來到了公社的院子,找到民政科。
民政科就只有一個人,也正是趙大山昨天提到的王干事。
二人向其表明了領證結婚的目的,又遞上大隊開的證明。
民政科的王干事接過大隊證明,仔細核對后,就從抽屜里拿出兩張紙,最上面寫著鮮紅加粗的結婚證三個字。
這就是結婚證了,紙約莫兩張A4紙大小,朱紅底色,最上面還有一個五角星的團,還有一些花紋,要是不認真看上面的內容,一眼看過去感覺就像是一張后世的獎狀。
王干事拿出鋼筆在上面快速的寫著信息,最后蓋上紅章。
王干事將兩張一模一樣的證書分別遞給兩人,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恭喜二位同志結為革命伴侶!祝你們互敬互愛,攜手并肩,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謝謝王干事!”
兩人接過結婚證,只見上面寫著:“姓名:李平安 ,性別:男,姓名:蘇晚晴,性別:女,經審查合于結婚規定——發給此證。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下方還蓋著鮮紅的“撫松縣柳河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的公章。
李平安摟住蘇晚晴,“嘿嘿,現在你就是我名正言順的媳婦了。”
領完證,二人離開公社大院,走了幾十米,便到了公社郵局。
公社的郵局中只有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在,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屋里暖氣就撲面而來。
屋內陳設簡單,一個約莫三十出頭的男人,坐在火盆旁邊烤著暖。
聽到門響,男人抬起頭,推了推眼鏡:“同志,寄東西?”
“對,同志,麻煩寄兩個包裹。”李平安將兩個包裹小心地放在桌子上。
郵遞員站起身,走到桌邊。
他先是掂量了一下包裹的分量,眉頭微挑:“嚯!分量不輕啊!”
“寄哪兒?”他走回柜臺后,拿起蘸水鋼筆,翻開登記簿。
“一個寄河南蘭考縣人民醫院醫療隊,蘇建國同志收;
一個寄北京市西城區XX胡同XX號,蘇振華同志收。”
蘇晚晴清晰地報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
郵遞員一邊用略顯潦草的字跡記錄,一邊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兩個鼓鼓囊囊的包裹,他忍不住問了一句:“同志,這……里面是啥要緊東西?分量還挺重。”
李平安微微一笑,語氣平和:“沒啥金貴的,同志。就是些自家做的山貨臘肉,還有點自泡的藥酒。老家親戚身子骨弱,寄點過去給他們補補身子,驅驅寒氣。”
“寄到老家啊,你們是知青?”男人一邊問著一邊熟練地拿起柜臺上的大秤砣秤。
李平安點了點頭,“嗯,剛到這邊下鄉,進山打到點野味,寄回去給家里人改善下伙食.....”
“蘭考這個,二十一斤八兩!”
“北京這個,二十二斤一兩!”
他麻利地在包裹單的“重量”欄填上數字,然后在“內件品名”欄停住了筆,抬頭問道:“同志,這里面具體是啥?得寫清楚點,好登記。”
“臘肉跟藥酒。”
郵遞員點點頭,在包裹單上工整地寫下:“內件:臘肉、藥酒”。接著開始計算郵費,嘴里念念有詞:“蘭考……北京……按重量和距離……一共是……三塊六毛八分錢。”
李平安爽快地付了錢。
郵遞員收好錢,撕下包裹單的收據聯遞給李平安,然后拿起兩個包裹,轉身走向后面用厚棉簾子隔開的包裹存放區。
掀開簾子一角時,能看到里面堆放著一些大小不一的包裹和郵件袋。
“你們這次趕上趟了!今天下午縣里郵局就會來人把東西搬走,明天就能發走!”郵遞員放好包裹,掀簾出來,對李平安和蘇晚晴說道。
“謝謝同志!麻煩您了!”兩人道了謝,拿著收據,離開了郵局往家走去。
回到家時,已近晌午。
二人簡單吃了午飯,就離開了家,一起去了知青點。
蘇晚晴跟李平安結婚后就不會回知青點住了。
就打算把在知青點這邊的被子搬回家。
原本蘇晚晴是想在二人結婚前她都住在知青點的,結果每天晚上李平安都會想各種辦法留下蘇晚晴一起睡覺,后面蘇晚晴基本上都沒回過知青點了。
“晚晴,你進去收拾被褥,順便邀請她們明天中午過來吃飯,我去男宿舍那邊請韓隊長,再去衛國那兒打個招呼。”
“好。”蘇晚晴會意點頭,轉身輕快地走進女宿舍。
李平安則徑直走向男宿舍,敲了敲門。
門開了,韓建國站在門口,“李平安同志?有事?”
“韓隊長,我和蘇晚晴同志今天去公社領證結婚了。明天中午,我們在家準備辦酒席,韓隊長過去坐坐,熱鬧一下。”
韓建國點了點頭,“好,我知道了。恭喜二位同志。”
“我還要去通知陳衛國,就先離開了。”
說完李平安轉身就離開了。
他沒有停留,也沒有看向屋內其他知青,徑直離開知青點大院,繞到后面的陳衛國家。
敲了敲門,陳衛國的大嗓門立刻響起:“誰啊?……平安哥!”門拉開,“快進來!外面冷!”
“不進去了衛國,跟你說一聲,我跟蘇晚晴領證了,明天中午,我和晚晴在家請客,你和秀云早點過來!熱鬧熱鬧!”
“哎喲!大喜事啊!恭喜平安哥!恭喜嫂子!放心!我明天一早就過去!順便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