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場上的喧囂,如同窗外的風雨,雖然猛烈,卻絲毫無法影響炎黃國一系列的計劃。
其中,打造一支星際艦隊則是最重要的部分。
炎黃國某處人煙稀少之地,一個規模堪比小型城鎮的超級廠區,已經開始動工一段時間了。
當秦浩來到這里,看見如此大的場面時,心中不由得被震撼住了。
只見大量的智能工程機器人,和少數的軍工人員、工程師在不停的忙碌著。
他們主要負責下達各種指令,監管每個環節的流程與質量,勞動力全部由機器人代替。
張云峰站看著這繁忙的一切,面帶微笑的開口:
“外面的輿論戰,就讓我們的外交部去應對,歷史的車輪一旦開始轉動,就不是其他國家能夠阻擋的。
我們的目光,早已不在藍星這片小池塘了。”
說完,他轉過頭,看向秦浩,眼神充滿笑意。
“小秦,國家需要更多的昆侖號。不是一艘兩艘,而是成百上千艘,我們需要一支真正的星際艦隊。”
“等第一條生產線建成后,還得請你再復制出一百條,這樣我們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秦浩點了點頭,臉上沒有絲毫的壓力,反而帶著一絲成竹在胸的自信。
“副領袖放心,這都不是問題,第一條原型生產線一旦完成調試,就可以批量復制,不過我現在的能量點可能不夠,需要再去補充。”
“這個不急,等建成后至少還要二十天,你有的是時間。”
張云峰笑了笑說道。
“對了,這樣的生產線制造一艘戰艦需要多久?”
聽到秦浩如此問,張云峰脫口而出,
“我們的工程師已經做過估算,一個月就可以產出一艘,而且比昆侖號還要巨大,畢竟基建狂魔可不是白叫的。”
“一個月一艘,百條就是一百艘,一年豈不是有1200艘?”
秦浩喃喃自語。
這哪里是造宇宙戰艦,這簡直是在下餃子!要是把這消息傳出去,還不得嚇死人!
……
兩人的談論還在繼續,另一方面,軍隊的變革也在不斷的進行。
某國防科技大學,一棟教學樓內,一場不同于平常的演講正在上演。
主要的內容是:【星際戰爭理論與指揮系。】
講臺上,一位黑頭發,在陸海空三軍都曾擔任過要職的老將軍,親自擔任了第一任系主任。
他看著下面一張張充滿朝氣和迷茫的年輕臉龐。
“我這一輩子,都在研究坦克集群如何突擊,航母編隊如何遠航,戰斗機如何奪取制空權。”
老將軍的聲音有些沙啞,但聲音異常洪亮,“我以為,我已經摸透了戰爭的脈絡。但現在我才知道,我學了一輩子的東西,都即將成為歷史。”
他揮了揮手,身后的全息屏幕上,立刻出現了一場模擬的太空戰役。
幾艘飛船在小行星帶中穿梭,利用引力彈弓進行機動,能量光束在漆黑的宇宙中交錯,無聲卻致命。
“你們未來的戰場,是真空的宇宙,你們的戰壕,是隕石帶的陰影。
你們的制高點,是穩定的拉格朗日點。
你們聽不到引擎的咆哮,只能聽到反應堆的嗡鳴,你們看不到敵人的臉,只能看到傳感器上一個閃爍的紅點。”
“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學習如何計算軌道,如何管理能源,如何進行超視距的、以光秒為單位的博弈。
你們要學的,是如何在星辰大海之間,捍衛我們炎黃國的榮耀與安寧!”
臺下的學員們,一個個屏息凝神,眼神中充滿了激動與向往。
在他們的面前,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正在緩緩開啟。
在一處高強度的模擬器訓練艙內,一名年輕的學員滿頭大汗,他駕駛的模擬飛船因為一次錯誤的引力轉向,
一頭撞上了虛擬的小行星,屏幕瞬間變得一片血紅。
而在他旁邊的另一臺模擬器里,一名女學員則冷靜地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引力漂移”,
成功規避了來襲的模擬導彈,并鎖定了目標。
變革的陣痛與成長的經歷,正在這片土地上同時上演。
……
這天,秦浩單獨一個人來到了羅瑞祥家里。
“小秦,今天怎么舍得來我這里坐坐?”
一見到秦浩,羅瑞祥發出親切的問候。
“領袖,我確實有件事和你商量。”
兩人坐下后,秦浩開口說道。
“哦?是不是又有什么好點子?”
聽到這打趣的話,秦浩也不避諱,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是在想,星際艦隊是用來守護的,而不是用來生活的。
要讓我們的十幾億同胞,真正過上好日子,徹底把其他國家甩在身后,我們或許還需要犁,一把能耕種未來的犁。”
“犁?”
羅瑞祥先是愣了一下,隨后又猜到了什么。
接著他就聽到秦浩后續的話。
“是的,這個犁就是民用科技。軍事上的強大,會讓對手感到恐懼和威脅,他們不敢輕易開挑釁我們。
但民用科技的飛躍,尤其是那種能徹底改變每個人生活方式的技術,帶來的將是一個無限動力的未來。”
“就像我們推出的延壽藥劑一樣,它帶來的不是戰爭,而是讓那些曾經的對手,主動把他們最珍貴的東西送到我們面前。”
羅瑞祥聽到這里,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立刻明白了秦浩話語中的深意。
“你有什么具體的想法?”
“交通!”秦浩只說了兩個字。
“我們現在的城市,越來越擁堵。汽車的發明改變了世界,但也帶來了新的枷鎖,如果我們能掙脫這個枷鎖呢?”
“你是說把反重力技術變成商用?”羅瑞祥皺眉問道。
“不是反重力技術,至少現階段不會拿出來,而是磁懸浮技術。”
秦浩搖了搖頭。
“磁懸浮嗎?我們國家有這種技術,但距離大規模運用還早的很,也存在各種問題,如果你復制出成熟的磁懸浮技術,確實可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羅瑞祥思考了一下后,贊同道。
“嗯!這種技術在一部電影中非常成熟,那就是——【第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