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過了三天。
秦浩又被邀請來了戰機研發基地。
當他到達這里時,羅瑞祥、張獻忠等幾位核心人物正圍繞著升龍戰機談論。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同的神情,但都離不開激動與自豪。
“小秦到了啊,來來來,看看這戰機如何?”羅瑞祥看到秦浩后,微笑著詢問道。
整體打量了一番后,秦浩才感嘆起來,“非常先進和科幻,在它的身上,我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炎黃國的龍魂。”
“說得好!”
張獻忠聲音洪亮,臉上的興奮勁兒還沒過,
“這架戰機,從設計到首飛,是咱們多少人嘔心瀝血的成果!特別是你提供的星隕合金和那些寶貝芯片,功不可沒!”
其余人也是深以為然,這架戰機身上,確實有太多秦浩的影子。
“這次讓你過來的目的就是準備復制一批戰機,增強國家的空中力量,順便看看一架飛機需要多少能量?”
這時,羅瑞祥看著秦浩,說起了正事。
秦浩點頭示意,然后上前幾步,伸出手,輕輕觸摸著“升龍”戰機冰涼而堅硬的機身。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連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
片刻之后,秦浩目光轉向羅瑞祥,語氣平靜地報出一個數字,
“系統提示,復制一架完整的‘升龍’戰機,需要兩百萬能量點。”
“多……多少?”
饒是獻忠這樣見慣了大場面的軍中宿將,此刻也忍不住有些結巴,他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羅瑞祥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縮,雖然他早有心理準備,但這個數字還是超出了他的預料。
其余人更是面面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兩百萬能量點?
換算下來也就是一百萬人民幣。
要知道,這類戰機的研發費用動輒數百、上千億,單機制造成本也至少是幾億起步。
“就是兩百萬能量點。”秦浩再次確認,聲音清晰。
他知道這個數字對眾人的沖擊有多大。
“一百萬人民幣就能換一架世界頂尖的五代機?”張獻忠的聲音不自覺地拔高了八度,臉上混合著狂喜與不可思議的神情。
“這……這簡直是……跟白撿沒什么區別啊!”
他飛快地在心里盤算著。
鷹醬家的Y-22,單價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刀,而且那還是多年前的價格。
這個兌換比例也太嚇人了。
一位研究人員努力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領袖,將軍,這個復制成本也低得令人發指!這意味著,如果能量點充足,我們理論上可以……”
他沒有把話說完,但在場的人都明白他未盡之言的含義——
他們將擁有快速、低成本地大規模列裝最先進戰機的能力!
羅瑞祥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波瀾。
這個戰略優勢,太大了,大到足以改變未來的世界格局。
他看向秦浩,問道:“小秦,你目前還剩下多少能量點?”
“上次復制芯片和合金之后,還剩下三億點能量,加上這三天累積的,一共有四億八千萬。”
秦浩如實回答。
“四億八千萬……”
張獻忠的眼睛瞬間亮得像探照燈一樣。
“一架兩百萬,那豈不是能復制二百四十架!我的老天!足夠裝備好幾個航空師了!”
他的聲音因為過度興奮而微微顫抖。
擁有二百四十架“升龍”戰機,炎黃國的空防力量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羅瑞祥見狀,雖然內心同樣激動,但還是保持著領袖的沉穩。
他抬手示意張獻忠稍安勿躁,
“先別高興得太早,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復制出來的戰機,其各項性能指標是否能完美達到原型機的水平,還需要經過最嚴格的測試和驗證。”
其余人點頭附和。
“領袖所言極是,原型機是無數科研人員心血的結晶,經過了反復的調試和優化。
雖然之前已經證實過復制品很完美,但我們必須確保每一架戰機的質量都能達到原型機的標準。
這關系到飛行員的生命安全,關系到國家的空防大計,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明白,我明白!”
張獻忠連忙收斂了一下激動的情緒,但眼中的熱切絲毫未減,“是我太心急了。”
羅瑞祥沉吟片刻,目光在秦浩、張獻忠以及其余人臉上一一掃過,最終做出了決斷。
“這樣吧小秦,你先復制出一百架,后續需要的話再進行復制。”
“沒問題,一百架也才兩億能量點。”秦浩點頭應是。
“那就這樣定了!”
羅瑞祥一錘定音,他沒有讓秦浩全部用來復制戰機,因為其它方面還需要能量。
之后羅瑞祥的目光轉向張將軍,語氣嚴肅:
“張司令,這一百架戰機復制出來后,你們空軍和相關的飛機制造廠,必須立即成立最高規格的聯合測試團隊。
對每一架復制戰機,都要進行最全面、最嚴苛的性能測試。
包括但不限于飛行性能、航電系統、武器掛載兼容性、隱身涂層效果等等,
所有數據都必須與原型機進行精確比對,確保萬無一失!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保密。”
“是!保證完成任務!”張獻忠猛地挺直了身體,聲音鏗鏘有力。
一百架!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最大膽的預期,足夠組建一支讓任何對手都不敢小覷的空中鐵拳!
隨后他又忍不住感慨道:“真沒想到,我們竟然能以這樣的方式,迎來國防力量的飛躍,這簡直就是神話照進了現實。”
羅瑞祥也露出了笑容:“我們正在親手創造屬于炎黃的神話。小秦,這次又要辛苦你了。”
“為國家效力,是我的榮幸。”秦浩的回答擲地有聲。
站在一旁的程海棠,看著眼前這群決定國家命運走向的領導者和研究員,再看看身邊的秦浩,心中早已是波濤洶涌。
一百架世界最頂尖的戰斗機,就這樣在幾句對話間敲定了。
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秦浩帶來的。
“那……領袖,我們什么時候開始?”
張獻忠搓著手,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仿佛那些戰機已經在他眼前列隊待飛了。
羅瑞祥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不急于一時,你先安排好一個適合的地方。等明天,我們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架靜靜矗立的“升龍”原型機,眼神深邃。
一百架僅僅是一個開始。
炎黃的天空,必將因為這些“龍”的翱翔,而變得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