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高估了陸明遠。
那封信交到他手里時,他正摟著花魁飲酒,隨手就將信塞進了袖袋,連看都沒看一眼。
直到十數日后,家中賬上沒錢了,青樓因他拖欠銀錢將他趕出門時,他才想起那封信。
“你們敢看不起本世子?!” 他醉醺醺地指著老鴇大罵,“待我回府取了銀錢,用銀子砸死你們!”
當他踉踉蹌蹌回到京郊宅子時,宅子里早已空無一人。
推開老夫人房門的那一刻,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
陸老夫人早已潰爛在床上,尸身都生了蛆蟲。
突然他想起有封未拆的信,他顫抖地拆開信件,謝嬤嬤的字跡清晰可見:“老奴盡力了,世子若還有半分孝心,速歸。”
青樓的人一路跟著陸明遠來到京郊的宅子,兇神惡煞地堵在門口。
“陸大世子,欠的銀子該還了吧?”為首的龜公陰陽怪氣地踢開院門,“您要是再拖,我們可就不客氣了。”
陸明遠臉色慘白,他翻遍全府,卻連一個銅板都湊不出來,最后只能顫抖著簽字畫押,將這座最后的宅子和僅剩的幾間鋪子,全部抵給了青樓。
可青樓的人仍不滿意,龜公一揮手,幾個打手一擁而上,將陸明遠按在地上拳打腳踢。
龜公一口唾沫啐在他臉上:“呸,還說自己是世子呢,京城哪兒有住這種破地方的世子?家中老母都爛在床上了,還有臉在青樓裝大爺?晦氣東西!”
最后,陸明遠和老夫人的尸首一起,被草草裹了張破席子,像垃圾一樣丟出了大門。
青樓的人臨走前還故意高聲嘲諷: “大伙兒瞧瞧!這就是當年的定遠侯世子!老娘死了都不知道,還在花天酒地呢!”
圍觀的路人指指點點,有人搖頭嘆息,更多人是滿臉鄙夷。
陸明遠蜷縮在路邊,渾身是血,他呆呆地看著身旁草席里露出已經腐爛的老夫人的手臂,突然發出一聲不似人聲的嚎哭。
另一邊:
在坤寧宮靜養了三個月,云棠腹中的胎兒已經有五個月了,張院判每日請脈不敢懈。雖然云棠的假流產丹在十二時辰后就失效了,但是皇上和太醫都不敢掉以輕心。
這一日,春光正好,蕭景琰正倚在坤寧宮的軟榻上,為云棠輕聲念著《詩經》。
他念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時,忍不住抬眼看向云棠,她半闔著眼,唇角含笑,她如今雖不能侍寢,可這般慵懶嬌憨的情態,反倒比從前更讓人心癢。比那詩中的桃花還要嬌艷三分。
蕭景琰忽然想起靜安,靜安小的時候,他朝政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她。
如今對著云棠,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卻是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守在身邊,連早朝都要三催四請才肯離開。
正想著,張院判提著藥箱進來請平安脈。老太醫跪在錦墊上,手指剛搭上云棠的腕子就猛地一顫,蕭景琰立刻坐直了身子:“怎么了?”
張院判手指又仔細探了探,突然重重叩首:“老臣賀喜皇上,賀喜娘娘!娘娘腹中...是三胎啊!”
“什么?”蕭景琰手中的書冊啪嗒掉在地上。
“老臣先前不敢確定,如今脈象清晰,確確實實是三胎。”張院判激動得胡子直顫,他這輩子能摸到三胎的脈,人生也算圓滿了。
云棠驚得捂住嘴,差點激動落淚。
蕭景琰愣住了,雖然棠棠的肚子比尋常五個月的要大些,可怎么也沒想到里面竟藏著三個小家伙。
他狂喜地將云棠摟進懷里,又怕傷著她,連忙松開些。他伸手輕輕撫摸她圓潤的腹部,聲音都有些發顫:“三...三個?棠兒,你聽見了嗎?是三個我們的孩子...”
云棠眼中泛起淚光,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抓住皇上的衣袖:“那...那臣妾以后豈不是要胖成球了?”說著自己先破涕為笑。
蕭景琰愛憐地刮了下她的鼻子:“胖成球朕也喜歡。”轉頭又緊張地問太醫,“三胎可會傷身?需要什么特別調理?”
張院判忙道:“娘娘體質特殊,如今胎象穩固。只是要多進補些,往后月份大了,娘娘行動要格外當心,但不能疏于鍛煉。”
太后得了三胎的喜訊,整個人歡喜得幾乎要飄起來,嘴里念著“阿彌陀佛”,連手里的佛珠都轉得快了幾分。
“快!快去開哀家的私庫!”太后扶著嬤嬤的手,腳步生風地往庫房走:“拿出那套羊脂玉的長命鎖,還有先帝賞的那個——對對,就是能拆成三個小項圈的那個!”
慈寧宮的宮女太監們忙得團團轉。太后一會兒要去佛堂上香,一會兒又要去太廟告慰祖宗,走到半路忽然想起什么,又急匆匆折回寢殿,翻箱倒柜地找起古籍來。
太后戴著老花鏡,趴在案前翻著《詩經》:“哀家得挑幾個好字出來,皇上的名字就是先帝從書里取的,這三個小的也得...”
正翻著書,忽然又想起什么,急急忙忙喚來掌事嬤嬤:“去,把哀家年輕時攢的那些小衣裳料子都找出來!要最軟和的!三個孩子呢,得多準備些...”
嬤嬤們忍俊不禁,太后這模樣,活像個頭回當祖母的年輕媳婦。
太后平日里最重規矩,這會兒卻連發髻松了都顧不上整理,滿腦子都是三個即將出世的小孫兒。
“菩薩保佑啊!”太后跪在佛前,虔誠地叩了三個頭。
“咱們大梁開國以來,皇室還從沒有過三胎的喜事呢!信女不是貪心,就是想著...若是三胎里有個姑娘家或者有個小子,湊個好字,那就更好了...”
轉頭又吩咐御膳房每日往坤寧宮送三份補湯,說是要“一個孩子一份,不能虧著哪個。”
蕭景琰來請安時,太后都顧不上多說話,只顧著念叨:“你可仔細著棠丫頭,三個孩子呢,得多吃些...哎喲哀家得再去庫房找找…哀家記得有塊雙面屏風...”
整個慈寧宮被太后折騰得人仰馬翻,可誰都不敢勸,老人家盼孫子盼了這么多年,好容易得了個能懷三胎的兒媳,可不是要樂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