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山城重慶的歡呼與沸騰尚未平息,畫面已然切換。
無垠的蔚藍大洋,以一種冷酷的姿態(tài),取代了先前的濃霧與人潮。
旁白聲,在此時響起。
“盟友的加入,帶來了希望。但希望,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
“為了洗刷珍珠港的國恥,為了提振全球盟軍低迷的士氣,更為了向那個狂妄的對手證明,沒有任何一片土地是絕對安全的——美**方,策劃了一次史無前例,甚至堪稱瘋狂的空襲。”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畫面中,一張巨大的地圖展開,一只血紅色的利爪,從太平洋深處探出,狠狠地抓向了日本列島的中心——東京!
大唐,李世民瞳孔驟然一縮。
“直擊其國都?好大的膽魄!”
此刻的日本海軍,主力雖在印度洋肆虐,但其本土防御絕非空殼。想要跨越整個太平洋去轟炸東京,無異于虎口拔牙。
然而,天幕展現(xiàn)的計劃,比他想象的還要瘋狂。
旁白聲繼續(xù)解釋著這個計劃的核心難點。
“這是一個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能夠飛抵東京的遠程轟炸機,體型巨大,根本無法在航空母艦上起降。”
“而能夠從航母上起降的艦載機,航程又遠遠不夠。”
“陸軍的飛機,無法在海軍的甲板上作戰(zhàn)。”
“這,是當時軍事上的鐵律。”
“但,總有人敢于擊碎鐵律。”
畫面中,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飛機模型。
一種是體型龐大的陸基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另一種,則是海軍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計劃的核心,就是讓十六架陸軍的B-25轟炸機,從海軍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強行起飛!”
“這在人類航空史上,前所未有。”
“B-25轟炸機安全起飛,需要至少五百米的跑道。”
“而‘大黃蜂’號航母的甲板,全長不過二百五十米,可供滑跑的距離,更是短得可憐。”
“這是一次沒有返程票的單程旅行。”
漢武帝劉徹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他雖不懂飛機,卻能瞬間理解這其中的兇險。
“跑道不足一半,強行起飛,與送死何異?”
天幕的鏡頭,對準了“大黃蜂”號航母的甲板。
狂風將巨浪掀起,狠狠砸在船體上,整艘航母都在怒濤中劇烈搖晃。
水手們用濕滑的繩索,拼死固定著甲板上那十六個鋼鐵巨獸。
機艙內(nèi),飛行員們正在做著最后的準備。他們寫下遺書,交給隨軍牧師。
一個年輕的飛行員,小心翼翼地從胸前口袋里,取出一枚小小的勛章,鄭重地交到一位負責后勤的戰(zhàn)友手中。
鏡頭給了一個特寫。
那是一枚云麾勛章,由華夏政府授予,表彰那些為抗擊侵略者而戰(zhàn)的勇士。
“如果我回不來,把它寄給我的母親。”
飛行員的臉上,沒有恐懼,只有一種去國懷鄉(xiāng)的平靜。
“告訴她,我為兩個國家而戰(zhàn)。”
這一幕,讓所有華夏時空的觀眾,心臟猛地一緊。
“好小子!”
大明,奉天殿內(nèi),朱元璋一拳砸在龍案上,眼中滿是激賞。
出發(fā)的時刻到了。
領隊的長官,詹姆斯·杜立特中校,第一個走向他的座駕。
他向著甲板上的所有人,豎起了大拇指。
尖銳的起飛信號劃破了海天的風暴聲。
杜立特的飛機,在顛簸的甲板上,開始瘋狂地加速!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百米!
一百五十米!
飛機的機頭已經(jīng)沖出了甲板的邊緣!
然而,它并沒有墜入大海。
就在機輪脫離甲板的瞬間,一股強勁的逆風迎面撲來,硬生生將下墜的機頭猛地托起!
轟鳴的B-25,擦著浪尖,奇跡般地從深淵的邊緣掙脫,呼嘯著沖上了天空!
“成功了!”
“他成功了!”
航母上,壓抑許久的呼喊瞬間炸開,聲浪幾乎要掀翻風暴!
緊接著,第二架,第三架……
十六架B-25轟炸機,如十六只掙脫鎖鏈的雄鷹,在狂風巨浪之中,奇跡般地全部起飛!
它們組成編隊,義無反顧地,飛向那個被所有日本人,都認為是“絕對安全”的圣地。
天幕的鏡頭,瞬間切換。
日本,東京。
春日的陽光和煦,市民們的生活一如往常。
城市上空,響起了防空警報。
但這并未引起任何恐慌。街上的行人,只是懶洋洋地抬頭看了一眼,便繼續(xù)做著自己的事。
“又是演習啊。”一個穿著和服的女人,笑著對身邊的孩子說。
“媽媽,看!飛機!”孩子興奮地指著天空。
天際線上,出現(xiàn)了一排陌生的機影。
它們飛得很低,巨大的雙引擎發(fā)出沉悶的轟鳴。
許多市民好奇地走出家門,對著天空指指點點,甚至有人面帶微笑,向著那些飛機揮手致意,以為是自家海軍在進行飛行表演。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那是復仇的死神。
“他們……在揮手?”
大唐,李世民的表情變得古怪起來。
他身邊的房玄齡,嘴角抽動了一下,低聲道:“陛下,這……這大概就是兵法中所說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最高境界了。”
然而,下一秒,這片祥和被徹底撕碎。
嗡——
一枚黑色的炸彈,脫離機腹,發(fā)出尖銳的嘯聲,從天而降!
轟!!!
地面上,一棟屬于軍工企業(yè)的廠房,瞬間被巨大的火球吞噬!
整個東京,在這一刻,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
那些揮舞的手臂,凝固在半空。
那些臉上的笑容,變成了極致的驚駭與茫然。
緊接著,是第二顆,第三顆……
炸彈如冰雹般落下!
東京、名古屋、橫濱、神戶……日本最重要的幾座工業(yè)城市,在同一時間,遭到了空襲!
爆炸聲、尖叫聲、哭喊聲,徹底取代了演習的警報,將所謂的“圣地”,化作了一片火海與狼藉。
雖然這次空襲,造成的物質(zhì)損失并不算巨大,但它帶來的心理沖擊,卻是毀滅性的!
日本大本營。
那些曾為偷襲珍珠港而彈冠相慶的將領們,此刻,一個個面如死灰。
本土被炸!
首都東京,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敵人的飛機肆意蹂躪!
這不啻于一記最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
這是對他們所謂“圣戰(zhàn)”的,最大、最無情的羞辱與諷刺!
“快哉!快哉!”
大明,朱元璋看著天幕,龍顏大悅,笑聲在奉天殿內(nèi)回蕩。
天幕之上,旁白為這場空襲的意義,做出了最終的注解。
“杜立特空襲,是一次戰(zhàn)術上的奇襲,更是一次戰(zhàn)略上的偉大勝利。”
“它向全世界宣告:日本,并非不可戰(zhàn)勝。它讓被法西斯鐵蹄蹂躪的國家,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將戰(zhàn)爭的恐懼,帶回了日本本土,將那層籠罩在天皇頭上的‘神圣光環(huán)’,炸出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畫面中,日本國內(nèi)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人們不再相信政府的宣傳,對戰(zhàn)爭的狂熱,第一次被恐懼所取代。
然而,對于那十六架轟炸機上的勇士們來說,他們的任務,才剛剛完成了一半。
旁白的聲音,重新變得凝重。
“轟炸機完成了它們的使命。但因為提前起飛,他們的燃料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他們飛到預定的中國機場。”
“他們無法返回航母,唯一的希望,就是繼續(xù)向西,飛向那片對他們而言,同樣陌生、充滿未知的土地——華夏。”
“他們的任務完成了,但他們的生死考驗,才剛剛開始。”
一架B-25轟炸機,在漆黑如墨的華夏夜空中,耗盡了最后一滴燃油。
兩個引擎,相繼熄火。
巨大的飛機,瞬間變成了沉重的鐵棺材,失去了所有動力,在死寂的夜空中,開始搖搖欲墜地,向著下方那片無邊無際、看不清輪廓的黑暗大地,滑翔而去。
等待他們的,是生,還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