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微頓,似有感慨一般,隨即語氣一轉:
“不過近日,這樁舊案得了些轉機。朝廷重新調查之后,已經為崔家平反昭雪,其家產得以返還,聲譽亦獲恢復。”
“崔大人也因此官復原職,重返太醫院任職?!?/p>
說到此處,他刻意停頓了片刻,目光掠過易知玉沉靜的面容,
見她始終專注,眼中流露出恰當的好奇與思索,才又緩緩道來:
“至于云舟這‘救命之恩’從何而來,還需追溯到幾年之前?!?/p>
“當時崔家突逢大難,女眷四散零落。”
“那位崔家女兒,因其幼弟病重,無錢延醫,迫于無奈,只得自賣自身,墮入風塵,以求銀錢救弟。”
他語氣平淡,卻自有一股沉凝之力,令每個字都清晰無比:
“許是機緣巧合,在要淪落青樓之時恰好遇見了云舟。云舟憐其遭遇,見她處境可憐,便出手搭救了一把?!?/p>
“他不僅請醫用藥,救了那女子幼弟的性命,更是出錢為她贖了身,使她免于終身淪落煙花的命運。”
“如今崔家沉冤得雪,重返京師,這位女兒也自然回歸本家,重為崔府小姐?!?/p>
“崔大人便是從愛女口中得知昔日恩情,這才特來致謝。此外……”
沈仕清話音稍頓,眼底掠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神色,
“他還向為父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p>
易知玉在沈仕清緩緩道出崔家往事時,心中便已了然。
這位崔大人,定然就是那位崔若雪的父親了。
只是,一絲難以言喻的詫異仍在心底悄然蔓延。
在上一世,沈云舟離世之后,她便被困于后宅,再未聽聞過關于崔若雪的只言片語,更不知曉崔家的任何消息。
如今重活一世,沈云舟安然無恙,許多事情的軌跡竟然也隨之偏移了。
她未曾料到,崔家還有沉冤得雪,重返京城的一日,
而那位曾差點委身風塵,被沈云舟救下之后金屋藏嬌的崔若雪,也搖身一變,從罪奴之軀再度成為了官家小姐。
這世間萬事倒是奇妙的很,按照沈仕清剛剛所說。
想來他口中那崔大人的“不情之請”,恐怕便是希望將女兒送進侯府,給云舟做個良妾吧。
見沈仕清語畢后并未立刻繼續,似在等待她的反應,
易知玉適時地抬起眼,目光溫順中帶著些許困惑,聲音溫軟地詢問道:
“不知……崔大人所提的是何請求?父親但說無妨?!?/p>
沈仕清沉吟片刻,方開口道:
“崔大人之意,是希望將其女送入侯府隨侍云舟左右?!?/p>
聽到沈仕清這話,易知玉適時地微微睜大了眼睛,流露出些許訝異,輕輕“啊”了一聲,
眼中帶著恰到好處的詫異與不解,像是一時未能理解其中關聯。
“讓崔小姐給夫君當婢女?這會不會,不太妥當?”
沈仕清見她如此疑惑,便又解釋道,
“當初云舟救下崔家女兒后,見她孤苦無依,實在可憐,便在京中置辦了一處宅院,將她與其母、幼弟一并安置其中,也算給了他們一個容身之所。”
“她既受了云舟恩惠,又長久居于云舟所置的宅邸之中,名分上雖未明說,但早就算是云舟的人了。”
“這一點,崔大人心中也有數。他此番前來姿態放得極低,并未提出任何非分之求,反而言辭懇切,道是即便沒有名分,只讓女兒進府做個婢女,隨身伺候云舟,也心甘情愿?!?/p>
說到這里,他略頓一頓,目光落在易知玉臉上定住,
“你同為女子,當知女子名節重于泰山。她雖已恢復官家身份,可終究與云舟有過這么一段淵源,此事終究難以抹去。若再議親事,只怕也難以尋得良配。”
“然則,她終究是太醫令嫡女出身,若真讓她為奴為婢,也于禮不合,委屈了人家,于侯府顏面、于崔家體統,皆有不妥。因此,”
沈仕清聲音微沉,帶著一家之主的決斷,
“為父決定應允了崔大人所請,讓她進門,給云舟做個良妾。”
沈仕清說完,目光便定定地落在易知玉臉上,那眼神深沉而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他的語氣平穩,卻字字如釘,語氣分明是在命令,而非商量,全然透著一家之主決斷已下、只需執行的意味:
“今日喚你過來,主要便是告知你這云舟納妾一事。如今既由你執掌中饋,那此事便交由你來操持準備?!?/p>
聽到沈仕清交代完事情,易知玉面上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她一臉認真乖巧的點著頭,一副沈仕清說的都對的樣子,心中跟明鏡一般。
她知曉,沈仕清今日喚她過來,說這番話,從頭至尾都不是為了與她商量,而僅僅是在下達命令而已。
只因為她現在負責暫管后宅庶務,他才需將這事“告知”于她,以便她按命執行。
回想方才種種,他先是借昨夜后院風波敲打她,令她心生惶恐、自請其罪;
隨后又提及管家之權,明里暗里提醒她這權柄由他所予,亦能由他所收;
最后,才迂回切入納妾之題。
這一步步,無不是在施壓,是要她認清自己的位置,乖順地接受安排,不得有半分異議,更不容鬧情緒、使性子。
否則,“后宅管理不善”便是現成的錯處,這剛到手的掌家權,轉眼就能收回。
不愧是曾在沙場運籌帷幄、執掌軍令的老侯爺,就連后宅之事,也被他布排得如同用兵,步步為營,令人無從抗拒。
只是,易知玉覺得,若是直接應承下來,恐怕是有些不妥的,
因為這崔若雪對于沈云舟來說并不是個普通的外室那么簡單。
易知玉猜想沈仕清應該是不知曉崔若雪在沈云舟心中的分量。
聽他方才語氣,或許只將崔若雪當作兒子一時憐憫收容的普通外室,
所以隨手便安置,心中是覺得無足輕重的。
想來沈仕清平日對幾個兒子的事情都是不甚關注的,
所以并不知曉這位崔若雪早就與沈云舟相識相知,甚至算得上是青梅竹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