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安石齊繼續(xù)說道:
“在下是奉我國國主之命,愿意向王爺投降,請王爺網(wǎng)開一面,留我琉球百姓一條活路。”
隨著這番話響起,在場眾人更加愕然,尤其是薛亮等太保,他們都做好準備,領兵攻城,建功立業(yè)了。
結果現(xiàn)在,琉球一方竟然想要投降?
實在是令人始料未及。
包括楊林,亦是有幾分意外,不過作為大隋靠山王,一代名將,他什么大場面沒見過,很快恢復如常,說道:
“想當初,我大隋百姓安居樂業(yè),卻不曾想,突然有海寇侵擾,令他們家庭破碎,流離失所,生活何其艱難?
當初你琉球派遣兵馬,進犯登州府的時候,可曾想過有這一天……”
面對楊林的質問,安石齊額頭冷汗直流,那種壓迫感,實在是難以形容。
并且,楊林說的都是事實,他根本無法辯駁,也解釋不了。
在這個前提下,就算楊林將琉球斬盡殺絕,他也無話可說,誰叫他們琉球非要自尋死路,去招惹大隋呢?
這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正當安石齊絕望之際,楊林卻是繼續(xù)說道:
“但是,我大隋和你們不同,本王興仁義之師至此,自然不會大開殺戒。
至于你們的生死,也不是由本王來決斷,本會將你們送往大興,交由陛下處置!”
原本緊張得不行的安石齊,在聽到這番話后,終于是如釋重負。
雖然楊林并沒有應允什么,但最起碼楊林不會將他們斬盡殺絕,那就足夠了。
安石齊立刻正色道:
“這一切,都是我琉球國的過錯,現(xiàn)如今,大隋王師已至,我琉球上下,只想要將功贖罪……”
楊林懶得聽這些廢話,他又不是傻子,琉球一方只是怕了,而不是真的知道錯了。
如果他沒有領兵殺到此處,琉球怎么可能投降,或許他們還在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能力非凡,大隋奈何不了他們。
不過,楊林并未過多糾結。
因為琉球投降,也不是什么壞事,這同樣代表楊林達成目標,并且避免了接下來攻城戰(zhàn)斗中的傷亡。
這一路上,隋軍所擊殺的敵軍,也算是為登州府的百姓報仇雪恨了。
很快,楊林冷哼一聲道:
“既然要投降,那就不要拖泥帶水,本王給你們一個時辰時間,若是一個時辰后,你們還沒有行動,本王絕不留情。”
楊林自然不可能讓琉球一方毫無限制的拖延下去,如果他們還心存妄想,那就休怪楊林心狠手辣了。
雖然隨著年紀增長,楊林比年輕時冷靜了許多,但這并不意味他是優(yōu)柔寡斷,心慈手軟之輩。
真要大開殺戒,楊林沒有太多顧忌。
因為從始至終,楊林都只有一個目標,他只要維護大隋利益,其他的事情,根本無關緊要。
就這樣,安石齊匆忙回到首里城中,將楊林之言,盡數(shù)告知琉球國主。
其實琉球國主早已準備妥當,他之所以派出安石齊求見楊林,也是為了安心。
雖然楊林所言,并沒有給出什么保證,可如今的琉球國,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琉球國主看向身后文武群臣,輕嘆道:
“降了吧!”
——
首里城門完全打開。
琉球國上下在琉球國主的帶領下,朝著隋軍緩緩而來。
眾人的臉上都帶著無奈和忐忑的神情,他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如何。
宇文成惠看到這般場景,不禁有些感慨,說道:
“這琉球國主倒是果決,不等我們攻城,就直接投降了。”
在這件事上,宇文成惠多少有些可惜,雖然他并不追求立功,但殺敵獲取經(jīng)驗,對他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就在這時,前方楊林看向他,笑道:
“這可多虧了你,若非你斬殺那鰲魚太子,恐怕琉球國也不會這么快陷入絕境。”
宇文成惠一本正經(jīng)道:
“王爺過譽了,這并非末將一人之功,而是眾將士的功勞。”
楊林沒有繼續(xù)和宇文成惠客套,他緩緩道:
“只希望這琉球國主有自知之明,既然選擇投降,那就老老實實配合我軍,否則就算他投降了,事情也并未結束。”
楊林低聲說著,也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琉球國主怎么說都是一國之主,而海寇背后除了琉球,還有倭國參與。
在這件事上,琉球國主還是有些用處的。
片刻后,楊林策馬向前,來到琉球國主身前,頷首說道:
“你便是琉球國主?當初我大隋無意對琉球用兵,爾等卻屢次派兵侵擾我大隋,難道你們以為,我大隋這般軟弱可欺嗎?”
楊林凌厲的氣勢,令琉球國主呼吸急促,他心中忐忑,卻只能硬著頭皮道:
“罪臣敖柳,拜見靠山王,先前出兵進攻大隋,皆非罪臣本意,這一切都是倭國所逼迫的。
我琉球小國,時常面對倭國威逼,若是不配合他們,倭國便是出兵來犯。
還請靠山王贖罪,罪臣方才得知消息,倭國兵馬已經(jīng)在路上,欲要趕來琉球與大隋為敵,罪臣愿將所知消息盡數(shù)告知王爺。”
琉球國主巧妙的換了個說法,這支倭國大軍不是為了支援琉球而來,他們就是想要與大隋為敵,是要自尋死路。
反正都這個時候了,琉球國主自然不想把自己牽扯進去。
看到琉球國主大義凜然的模樣,楊林心中只覺得可笑,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隨隨便便就被忽悠了?
琉球不敢得罪倭國,就敢得罪大隋了?
但現(xiàn)在說這些,也沒有太多意義,畢竟楊林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乘勝追擊,將那倭國覆滅,徹底平定海寇。
不管是琉球還是倭國,他們膽敢出兵侵擾大隋邊境,那就必須要付出代價。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登州府百姓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這也是楊林一直以來的目標。
是以,楊林微微點頭道:
“你是個聰明人,接下來你只要好好配合,等到我大隋覆滅倭國,凱旋而歸,本王自當向陛下上書,讓你將功贖罪。”
琉球國主連連稱是,態(tài)度無比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