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牙戰(zhàn)船上。
楊林等人聚在一起。
看著眾將,楊林直入主題,說道:
“諸位,本王方才得到前線消息,倭國一方倒是果決,他們?yōu)榱俗钄r我軍,竟然調(diào)遣重兵在前方布防。
接下來是一場硬仗,若是在陸戰(zhàn),本王自然勢在必得,也沒有任何擔心。但是倭國的水軍,卻必須多加重視。
當初面對琉球兵馬,若非銳武郡公在此,恐怕我軍就要敗下陣來?!?/p>
楊林認真說起此事,哪怕他現(xiàn)在回想起那日戰(zhàn)斗,也覺得心有余悸。
其實楊林并非貪生怕死之輩,如果只是他一個人,死了也就死了,又有什么好擔心?
可問題是,等楊林戰(zhàn)死之后,勢必會引起連鎖反應。跟隨楊林至此的大軍,恐怕也要面臨前所未有的絕境。
這才是楊林最不愿看到的結(jié)果。
眾將神色肅然,他們在水戰(zhàn)上確實有所欠缺。雖然不至于落入下風,卻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接下來,他們將要殺到倭國本土,倭國一方的兵馬,肯定要占據(jù)優(yōu)勢,這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事情。
而在此刻,宇文成惠卻是面露思索之色,在短暫沉默后,宇文成惠便是下定決心,他正色說道:
“啟稟王爺,末將有個想法?!?/p>
見到開口的是宇文成惠,楊林沒有耽擱,便是直接問道:
“你有什么話,直說就是?!?/p>
既然楊林這樣說了,宇文成惠也不客氣,便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王爺,敵軍在前方構(gòu)筑防線,必然準備周全,雖然以我軍的實力,并不懼倭國分毫 但要取勝,恐怕也要損失慘重。
正因如此,末將覺得,與其和敵軍在正面硬碰硬,倒不如派出一路兵馬,繞行倭國側(cè)翼,出其不意。
到時候,倭國兵馬都被牽制在正面,側(cè)翼兵馬反而能夠趁虛而入,一鼓作氣取得勝利,徹底打開局面?!?/p>
宇文成惠侃侃而談,他可不想耽誤時間,與倭國在此糾纏。
如果兵分兩路,他還是有信心打破僵局,讓倭國一方首尾不能兼顧。
并且,如果是分兵而戰(zhàn)的話,宇文成惠也能更暢快的殺敵獲取經(jīng)驗。
總之,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前方楊林正好奇,宇文成惠想要說什么,當他聽到這里,也明白了宇文成惠的意思。
但楊林并未覺得,宇文成惠是貪功冒進,因為宇文成惠有這樣的實力。
如果是其他人,膽敢在此夸下??冢菞盍侄喟霑纳恍肌?捎钗某苫菰缫炎C明自己的實力,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想到此處,楊林頷首笑道:
“那你是不是打算親自出手???”
宇文成惠淡然道:
“若是王爺相信末將,末將自是求之不得?!?/p>
楊林點點頭,接著說道:
“宇文成惠,你方才說的沒錯,眼下倭國兵馬都在前方,顯然他們是打算拼盡全力,將戰(zhàn)場控制于此。
縱然我軍不懼強敵,但在此與倭國消耗,拖延時間,顯然也不是明智之舉。
那這個重任,本王就交給你了,本王也相信以你的實力,定然能夠打破僵局,讓倭國一方始料未及。”
并沒有繼續(xù)和宇文成惠開玩笑,楊林直接表明了自己對宇文成惠的支持。
不需要懷疑,如今宇文成惠便是軍中第一猛將,他早就用實力證明了這一切。
哪怕是剛開始心有不服的十二太保,現(xiàn)在都是敬畏萬分,不敢有半分怠慢。
聽得楊林篤定的話語,宇文成惠也是神色微肅,他連忙答道:
“末將絕不會辜負王爺厚望?!?/p>
反正先把態(tài)度表明了,至于后面怎么做,那就是隨機應變了。
楊林也不耽擱,便是繼續(xù)安排起來:
“在正面戰(zhàn)場,本王會親自領兵,牽制倭國兵馬,后面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你需要多少兵馬,本王給你安排?”
聽到這個問題,宇文成惠并未考慮太久,他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本身他就不擅長統(tǒng)兵,要是太多人反而指揮不過來。
所以,宇文成惠立刻拱手道:
“兵在精不在多,并且末此行,本就是要出其不意行事,所以,末將只要一萬兵馬就足夠了!”
先前在漠北的時候,宇文成惠只帶了五千兵馬,便攻破了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但這多多少少有運氣成分在里面。
接下來能不能這么順利,還真不一定。
是以他并未夸下海口,而是正兒八經(jīng)的向楊林要了一萬大軍。
楊林自然不會拒絕,這個答案亦是在他預期之中,便是說道: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本王分一萬兵馬給你,突襲倭國側(cè)翼的重任就交給你了,此番羅賢侄也和你一起去。
除此之外,就讓薛亮跟著你,他的實力雖然遠不如你,但多少能幫一些忙?!?/p>
隨著楊林開口,羅成和薛亮也是拱手領命,尤其是薛亮,他的表情多是有點激動。
雖然跟著楊林,一樣能夠建功立業(yè),但他莫名有種感覺,如果跟著宇文成惠,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然了,因為楊林已經(jīng)下令,不管薛亮作何想法,也只能遵命而行。
楊林很快將此事安排妥當,他分出一萬兵馬,由宇文成惠統(tǒng)領。他們將與主力分開,從另一個方向?qū)羾l(fā)動進攻。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沒有誰知道戰(zhàn)斗最終結(jié)果如何。
雖然宇文成惠很強,但他帶著一萬兵馬,會遇見何等強敵,一樣無法確定。
翌日。
一支兵馬分散而去,與隋軍主力分道揚鑣。
楊林和定彥平在船頭,他們看著宇文成惠離去身影,神色間都有幾分感慨。
在此之前,楊林就和定彥平達成共識,大隋有宇文成惠和羅成這等年輕戰(zhàn)將,就該給他們機會歷練,而非瞻前顧后。
現(xiàn)在的宇文成惠已經(jīng)很強了,而這還不是他的極限,隨著宇文成惠年齡增長,他的實力恐怕還會更進一步。
定彥平若有所思道:
“先前宇文賢侄只帶五千兵馬,就敢深入漠北,攻破王庭,也不知道這一次,他能給我等帶來什么驚喜。”
這是楊林和定彥平共同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