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嬤嬤知道李靜訓不會拒絕自己的請求,于是第二日早早就起床去準備上香用的東西了。
王珈音給李靜訓定的月例是二兩銀子,和春花秋月她們的一樣多。
美名其曰是要助李靜訓養成節儉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但其實大家都心里門清,只是她們的主母不愛這個女兒罷了。
李靜訓的錢都是黃嬤嬤幫忙管著的,她也很懂事,基本上沒有用錢的時候。
所以黃嬤嬤想捐一點香火錢還是拿得出手的。
但李靜訓知道,這樣長久下去不是辦法,她得在錢文上好好謀劃一條路了。
在尚書府,就連角門上的看門小廝都知道李靜訓這個嫡小姐是被放養的。
所以當主仆四人離府根本沒有人阻攔,也不過多關注。
秋月這丫頭已經很有出府經驗了。
“小姐,嬤嬤。今兒個時辰早,好纜車。你們就在前街街口逛逛,不要走遠哦。我馬上就租賃一輛馬車過來。”
“秋月,找一個老實些的車夫。明白了嗎?”
春花每次都不放心,她們這個老弱婦孺的組合太扎眼,擺明了就是很好欺負的樣子。
“哎呀!放心吧,春花姐姐。我秋月辦事就沒有出過差錯的。”
秋月小跑著離開了。
“這貧嘴丫頭!”
春花無奈地搖搖頭。
上輩子的今天,黃嬤嬤也帶著李靜訓去求助了悟大師了。只因當年了悟大師年少還很落魄時,偶然的機會黃嬤嬤曾幫助過了悟大師,甚至為他求到了她外祖母的頭上。
所以,李靜訓還記得當時了悟大師掐指一算,說自己的命運轉折點在位居東神宮的那位貴人身上,只要自己能挺過那場千里之難,一切將會柳暗花明。
對待黃嬤嬤這位有著救命恩情的故人,了悟大師可謂十足費心了。他明明也說過,黃嬤嬤的傷病也要依靠那位貴人化解···
可當時的自己太過年幼,不能參透此等好意。
只是在黃嬤嬤小心翼翼地詢問自己愿不愿意進宮時搖頭拒絕,哭著喊著不要離開爹娘和哥哥們。
李靜訓現在還記得黃嬤嬤當時的眼神,絕望中透著一絲釋然。
似乎只要是她的小姐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她拼了老命都會支持一樣。
了悟大師當年嘆息一聲,只說了黃嬤嬤就算只有兩三年的壽命也不后悔嗎?
黃嬤嬤給了悟大師恭敬地行了三個大禮,只求等她身死后了悟大師能出手幫一幫李靜訓。
所以,李靜訓最后的那三年,其實就是在寒慶寺背后的山腳莊子上生活的。
李靜訓甩掉腦子里那過于沉重的回憶,她確實于情于理都應該去寒慶寺給了悟大師磕幾個頭,不止今生,也為舊世。
黃嬤嬤的咳疾只要遇到寒風,便會加重。
“咳咳咳!”
“呵呼~,呃咳咳咳。”
李靜訓心疼得不行了。
“婆婆,您還好吧?要不今天我們不去了···”
黃嬤嬤咳得上氣不接下氣。
“休~要胡說,老身今日就是爬也要爬到寒慶寺去。”
李靜訓明白黃嬤嬤是因為擔憂自己,上輩子了悟大師給黃嬤嬤開了藥,黃嬤嬤的咳疾才算穩固了些許,比大師所言的兩三年壽命又多了兩年的光景。
李靜訓在心底發誓,這次一定要把握機會,徹底醫治好黃嬤嬤。
春花老遠就看到一架馬車快步駛來。
“小姐,嬤嬤。馬車來了!
咱們快上車避避寒氣。”
京城郊外,龍骨山。
矗立于山巔的寒慶寺不愧為皇家寺廟,它的端重與宏大讓人望而生敬!
寺院后園,會客禪房內。
經弟子持黃嬤嬤奉上的信物通報,了悟大師這才姍姍來遲。
“善哉善哉!小僧來遲了,讓貴客久等。”
看模樣不過四十歲的一個白面僧師捻著佛珠踏入禪房。
黃嬤嬤帶著李靜訓立刻起身行禮。
“大師多禮了,是老身今日叨擾大師了。”
了悟大師不愧是得道高僧,年紀輕輕卻有了看破紅塵往事的那股淡然氣質。
“多年未見,老夫人可還安好?”
黃嬤嬤眼眶微紅,張了張嘴,似是不知該從何處說起。
小僧侶給李靜訓二人面前奉好茶盞退了出去。
了悟大師目光睿智,徑直看向了李靜訓,目光里皆是了然。
“這位小友,命有所缺。也是受了些磨難的。”
和上輩子一模一樣的話,這回李靜訓卻是聽懂了。
她眼眶微紅,有慶幸,也有野心。
“咦?”
了悟大師的一個感嘆,卻讓李靜訓的心瞬間揪了起來。
“這孩子命格···似乎有些不對。”
心里咯噔一下,難道他發現了什么?
李靜訓當下心思百轉,不想讓別人看穿她重生而來的身份。
“改命了!真是奇怪。”
了悟大師摸了摸他下巴處沒有多長的山羊胡,表情里滿是不解和疑惑。
“也罷,天意如此。”
了悟大師沉沉地看向李靜訓。
“小施主是個聰慧之人,貧僧精算命格,唯有幾句話要提點小施主。”
不等黃嬤嬤指教,李靜訓自己起身,上前一步,對著了悟大師就跪了下來,磕了重重的三個響頭。
“煩大師費心了,但請賜教!”
了悟大師半晌才慢慢點頭,語調溫和有力。
“大千世界,各有緣法。施主莫要一葉障目,強求孽緣。多回頭看看身邊的風景,施主也有施主的責任。”
李靜訓心里抽疼,她那時怎么就不明白?
“多謝大師教誨,靜訓明白。”
了悟大師看李靜訓果然聰慧,也愿意多提點幾句。
“你身邊的老夫人,曾經對貧僧有再造之恩。”
這是實話,當年如若不是黃嬤嬤和宰相夫人,了悟大師已怕早已經是一抔黃土了。
“是以,對老夫人想守護之人,貧僧也愿多費一分心力。”
黃嬤嬤感動不已,這才是得道高僧啊!身居高位也不忘初心。
“多謝大師!”
了悟大師抬手制止了黃嬤嬤的感激。
“小施主你的命途確實多舛,貧僧這里窺測到一個機緣可以改你之痛。”
“愿聞其詳!”
這一回,了悟大師的話格外直白。
“東宮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