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京州市委大樓燈火通明。李達康的專車急剎在大樓門前,他幾乎是小跑著沖進電梯,連秘書小金都差點跟不上。電梯上升的幾十秒里,他不停地用手指敲擊著扶手,那節奏快得像是要敲出一首進行曲。
會議室里,光明區區長孫連城和京州市公安局局長趙東來已經等候多時。見李達康進來,兩人立刻站起身。
"李書記。"兩人異口同聲。
李達康沒理會他們的問候,直接走到會議桌前,將公文包重重摔在桌上:"怎么回事?五個億的管道維修款,弄哪去了?"
孫連城喉結滾動了一下:"李書記,這筆錢...這筆錢到賬的時候,區長還是丁義珍..."
"又是丁義珍!"李達康一拳砸在會議桌上,震得茶杯跳了起來,"這個王八蛋陰魂不散了是吧?跑到國外還要給我惹麻煩!"
趙東來悄悄瞥了孫連城一眼,兩人都不敢接話。會議室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只有李達康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過了片刻,李達康強壓怒火,聲音低沉得可怕:"現在不是追責的時候。東來,你馬上聯系消防支隊,對剩余兩個城中村的管道進行全面排查,有安全隱患的立即停氣,政府先行墊資搶修。"
趙東來迅速記下:"是,我這就安排。"
"孫連城,"李達康轉向孫連城,"你負責成立專項調查組,我任組長,你和東來任副組長,徹查這五個億的去向。要快,但也要細,每一分錢都要有交代!"
孫連城點頭如搗蒜:"明白。我馬上調集審計、財政的精干力量..."
"不要用區里的人!"李達康突然打斷,"從市審計局直接調人,要生面孔。另外,所有調查材料只報我一人,嚴禁外泄!"
這個異常的指示讓孫連城和趙東來交換了一個疑惑的眼神,但兩人都識趣地沒有多問。
"還有,"李達康補充道,"對外統一口徑:事故原因是管道自然老化,資金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明白嗎?"
"明白!"兩人齊聲回答。
"去吧,明天早上八點,我要看到初步排查報告。"李達康揮了揮手,像是趕蒼蠅一樣把兩人打發走了。
會議室門關上后,李達康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椅子上。他扯松領帶,突然發現自己的手在微微發抖——這是從未有過的情況。他握緊拳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小金,"他叫住正要退出去的秘書,"丁義珍之前提過這筆錢的事嗎?"
小金推了推眼鏡,仔細回想:"沒有明確匯報過。中福集團拿下城中村地塊后,大部分對接工作都是直接和光明區委聯系的,市委這邊介入不多..."
李達康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你是說,丁義珍刻意繞過市委?"
"這個...我不敢妄下結論。"小金謹慎地回答,"不過當時有些文件...沒有走正常流程。"
李達康的臉色更加陰沉了。他擺擺手示意小金出去,然后獨自坐在空蕩蕩的會議室里,望著窗外的城市夜景。
五條人命。五個億的資金。丁義珍,中福集團。這些詞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最讓他惱火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他李達康治下的京州,而他卻像個局外人一樣被蒙在鼓里。
他拿出手機,翻到通訊錄里"趙立春"的名字,手指懸在撥號鍵上方許久,最終還是鎖上了屏幕。現在不是求助的時候,必須先掌握足夠的信息和籌碼。
站起身,李達康走到窗前。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遠處爆炸現場的零星燈光,救援工作仍在繼續。他的政治生涯何嘗不是站在這樣的懸崖邊上?一步踏錯,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沙李配"...想到這個曾經近在咫尺的美夢,李達康嘴角浮現一絲苦笑。出了這樣的事故,上面怎么可能還會考慮讓他當省長?能保住現在的職位就不錯了。
更糟糕的是,寧方遠在常委會上當眾揭出五個億資金問題時的眼神——那分明是已經嗅到血腥味的獵人的眼神。作為常務副省長,寧方遠分管經濟和財政,對這筆錢的去向不可能一無所知。他選擇在這個時機發難,顯然是早有準備。
正思索間,辦公室門被輕輕敲響。小金探頭進來:"李書記,孫區長來電話,說在光明區財政局的賬目里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
李達康立刻恢復了往日的威嚴:"接進來。"
電話中,孫連城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緊張:"李書記,我們發現那五個億在2019年12月3日轉入了一個叫'光明新城基礎建設基金'的賬戶,這個基金的審批人是丁義珍,但..."
"但什么?"李達康追問。
"但資金轉出記錄顯示,三天后就有兩億轉到了一個離岸賬戶,戶名是...是趙瑞龍控制的一家空殼公司。"
李達康握電話的手驟然收緊,指節發白:"證據確鑿?"
"千真萬確。銀行流水、轉賬憑證都在,丁義珍親筆簽的字。"
"好,繼續查,不要打草驚蛇。"李達康強作鎮定地掛斷電話,然后猛地將手機摔在沙發上。
好一個丁義珍!竟然在他眼皮底下玩這種把戲!五億的專項資金,兩億直接進了趙瑞龍的腰包,剩下的三億恐怕也...
想到這里,李達康突然意識到一個更可怕的問題——作為市委書記,他真的能完全撇清關系嗎?丁義珍是他提拔的干部,趙瑞龍是他老領導趙立春的兒子,光明峰項目是他主推的政績工程...
他重新拿起那部加密手機,猶豫再三,還是撥通了一個許久未聯系的號碼。
"是我。"電話接通后,李達康壓低聲音,"出事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我知道。瑞龍太不懂事了。"
"現在不是責怪的時候。"李達康強壓怒火,"五個億的專項資金,兩億直接轉到了他境外賬戶。現在寧方遠已經盯上這事了,沙瑞金也..."
"慌什么。"對方打斷他,"錢是丁義珍轉的,人已經跑到國外了。死無對證。"
李達康冷笑一聲:"您覺得寧方遠會這么容易罷休?他手里肯定還有牌!"
"那就讓他出牌。"對方的聲音突然變得陰冷,"達康,別忘了你是誰的人。二十年前金山縣的事,我能保你一次,就能保你第二次。"
這句話像一盆冰水澆在李達康頭上。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
"做好你該做的。"電話那頭繼續說道,"其他的,我來安排。"
通話結束,李達康呆立在窗前,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二十年前金山縣集資修路逼死人的事,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污點,也是被趙立春牢牢攥住的把柄。這些年他拼命工作,就是想用政績洗刷那段歷史,沒想到最終還是繞不過去。
窗外,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李達康整了整領帶,恢復了往日的威嚴表情。無論內心如何波濤洶涌,他都必須以京州市委書記的身份,繼續站在公眾面前。
"小金,"他按下通話鍵,"通知宣傳部,八點召開新聞發布會,我要親自向市民說明情況并道歉。"
掛斷后,他又撥通了孫連城的電話:"連城,調查組的工作要加快。"
走出市委大樓時,晨光已經灑滿了臺階。李達康瞇起眼睛,看向遠處漸漸蘇醒的城市。這場危機才剛剛開始,而他必須在這場政治風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