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林賢侄,俺還有事便先走一步了!”程咬金朝林平安和李漱拱了拱手,便轉身大踏步離去。
縣衙不是久待之地,林平安和高陽也隨即朝衙門外走去。
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點,方才公堂上的喧囂與緊張已然散去。
高陽亦步亦趨地跟在林平安身后,看著他那挺拔卻顯得有些疏離的背影,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和委屈涌上心頭。
自己興師動眾,連護衛都出動了,擺出一副為他拼命的架勢,結果他好像根本不需要。
自己那番“霸氣護夫”倒顯得像個自作多情的笑話!
兩人走出大門,來到拴馬石旁,氣氛一時間有些微妙的凝滯,跟在兩人身后的護衛都識趣地退開稍許。
高陽絞著手指,偷瞄了一眼林平安那俊朗側臉,見他神色平靜,似乎完全沒有要主動開口的意思,她心里更氣了,又有點慌。
她抿了抿嬌艷欲滴的紅唇,決定主動打破沉默,但她又不想把姿態放的太低,因為那樣太跌份了。
“沒想到你還有這般本事,倒是省得本宮再多費唇舌了!”
她揚起雪白尖翹下巴,試圖維持驕傲的姿態,但閃爍的眼神卻出賣了她的心虛。
林平安停下腳步,側過頭看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語氣平淡卻意味深長。
“哦?如此說來,倒是要多謝公主殿下今日仗義執言了?”
他特意在“仗義執言”四個字上微微加重了語氣,仿佛在調侃她方才那番近乎撒潑的維護。
高陽被他這話語一噎,俏麗臉頰微微泛紅,又氣又羞。
她聽出了他話里的調侃,小腳直跺:“你!你這是什么語氣?本宮難道不該來嗎?若不是本宮及時趕到,鎮住場面,那老匹夫豈會那么容易服軟?!”
她試圖強調自己的重要性,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林平安從善如流地點點頭,眼神卻帶著一絲戲謔:“是!是!是!殿下威風八面,一出場便嚇得鄖國公肝膽俱裂,實在是功不可沒!”
“你…你明知我不是那個意思!”高陽氣得臉頰鼓鼓的,像只被惹惱了的貓咪。
“林平安!你別不識好人心!我…我那是擔心你!”
情急之下,她忘了自稱“本宮”,那句“擔心你”脫口而出,聲音卻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帶著一絲委屈。
林平安看著她這模樣,心中微微一動,知道她是真急了。
但他并不打算就此輕易和解,他故意嘆了口氣說道。
“勞殿下掛心了,只是些跳梁小丑的手段,我自有辦法應付!”
“殿下金枝玉葉,實在不必為這些瑣事動氣,更不必興師動眾,免得落人口實,于殿下聲譽有礙!”
高陽一聽,心頓時涼了半截,那股委屈和失落瞬間放大。
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借機和好,卻被他這不軟不硬的釘子碰了回來。
她又羞又怒,一雙如水杏眸,瞬間泛紅:“林平安!你混蛋!我好心好意來幫你,你不但不領情,還這樣說!”
“是!是我多余!是我多管閑事行了吧!”
她的聲音帶著哽咽,轉身就想翻身上馬離開這個讓她難堪的地方。
看到她真的快要哭了,林平安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逗下去,倒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他伸手輕輕拉住了她的嫩白滑膩小手。
她背對著他,香肩微微抽動,卻沒有甩開他的手。
林平安的聲音放緩了些,不再帶有調侃,而是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溫和:“好了,剛剛是我失言,今日…多謝你了!”
他沒有過多解釋,也沒有立刻承諾和好,但這句簡單的道歉和感謝,卻比任何甜言蜜語都讓高陽覺得受用。
高陽依舊背對著他,但緊繃的嬌軀卻微微放松了一些,小聲嘟囔了一句,帶著濃濃的鼻音:“誰要你謝…”
林平安松開手說道:“好了,天色不早了,殿下還是趕緊回去吧!”
高陽心里雖然還有氣,但心中的委屈已然消散大半。
她也知道眼下不是糾纏的時候,更拉不下臉來繼續糾纏。
她“嗯”了一聲,算是回應,翻身上馬,大長腿猛地一夾馬腹,疾馳而去。
她自始至終沒再回頭看林平安,但嘴角卻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極其細微地向上彎了一下。
林平安看著縱馬疾馳而去的高陽,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
十月的長安,秋意漸濃,仲秋已至,鴻臚寺客館內,吐蕃大相祿東贊正對著一卷羊皮地圖凝神,眉頭緊鎖。
來大唐兩天了,求親之事卻毫無進展,大唐皇帝的態度依舊曖昧不明,仿佛吐蕃的誠意與高原的冰雪一樣,難以融化長安宮殿的綠瓦。
“大相!大相!”
就在這時,一名隨從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壓低聲音道:“天大的好消息!”
祿東贊抬起頭,眼神銳利:“講!”
“大唐的嫡長公主,皇后所出的長樂公主,還有那位永嘉公主,就在不久前,竟都與她們的駙馬和離了!” 隨從語速極快,生怕這消息飛走一般。
“什么?!” 祿東贊猛地站起身,身后的胡凳因他劇烈的動作而發出“吱呀”一聲。
他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和離?兩位公主?你確定消息無誤?!”
隨從一臉認真地回道:“千真萬確!此事已人盡皆知,據說與那位新晉長安縣伯提出的近親三代不可成婚有關,大唐的皇帝陛下下了旨意,兩位公主已與駙馬和離!”
一瞬間,祿東贊臉上的陰霾被一種近乎狂喜的光芒所取代。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眼中閃爍著精明與野性的光芒,在房間內來回踱步。
“天神庇佑!天神庇佑我吐蕃!”
他幾乎要大笑出聲,卻又強行壓抑住,化作幾聲低沉而興奮的喘息。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贊普夢寐以求的大唐公主,而且一次出現了兩位合適的人選!還是身份如此尊貴、正值婚齡的公主!”
之前他向李世民提出和親時,李世民以無適婚年齡的公主為由拒絕了他。
他猛地停下腳步,眼中精光四射:“尤其是長樂公主,嫡長公主,身份尊貴無比!若贊普能娶到她,那嫁妝……永嘉公主雖稍遜,但亦是上上之選!好,好啊!”
之前的挫敗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絕佳的計劃在他腦中飛速成形。
他不再是無的放矢的求親者,而是手握明確目標的獵人。
他迅速冷靜下來,恢復了應有的沉穩,但眼底的熾熱卻絲毫未減,他沉聲對隨從下令。
“立刻去辦幾件事:第一,不惜重金,詳細打探兩位公主的性情、喜好,越詳細越好!”
“第二,去查清楚那位長安縣伯的底細,他一句話竟能引得大唐皇帝下旨,令公主和離,此人絕不簡單!”
“第三!” 他頓了頓,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準備好更豐厚的禮物,這次不止獻給大唐皇帝,還要有針對性地準備一些能投兩位公主所好的珍玩!”
“另外,將我帶來的吐蕃最上等的寶石、麝香、氆氌重新整理,以備進獻!”
隨從領命,正要離去,祿東贊又補充道:“且慢!讓我們的人,在長安的茶樓酒肆、文人聚會中,可以‘無意’間散播一些言論!”
“內容嘛……就是贊嘆咱們贊普的年輕英勇、雄才大略,以及吐蕃百姓對迎娶大唐公主的殷切期盼,強調此番和親對兩國邊境永續和平的莫大好處!”
“記住,一定要做得巧妙,如同水滴入海,無聲卻可漸起漣漪!”
他要先造勢,讓吐蕃求娶一位合適的公主,這個概念滲透進大唐人的談論中,特別是要讓那些朝臣們覺得,此事并非突兀之舉,而是有現實基礎和民意。
隨從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祿東贊走到窗邊,望向不遠處巍峨的太極宮方向,目光灼灼。
“大唐皇帝陛下!” 祿東贊低聲自語,仿佛在與宮殿中的李世民隔空對話。
“您最珍愛的女兒既然已恢復自由身,何不給予她一段更為廣闊、更能彰顯大唐威儀的姻緣?嫁往吐蕃,成為一國之母,豈不遠勝于困于長安方寸之間?”
秋風吹過庭院,卷起幾片枯黃落葉,卻吹不散祿東贊心中已然熊熊燃燒的野望之火。